一种防汛积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4608发布日期:2018-11-07 10:4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汛积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积木,具体是指一种防汛积木。



背景技术:

我国是洪水多发地带,特别是夏季,水汛严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当出现洪水泛滥时,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当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位高过堤坝或者洪水冲垮堤坝时,固堤筑坝是人们常用的抗洪方式。临时性的固堤筑坝主要方式是把内部填装有泥土、黄沙或石子的防汛沙袋堆叠起来。现有的防汛沙袋均是由人工通过绳子来进行封口,在搬运的过程中人工直接抓取袋口,袋口绳子容易松脱而导致泥土、黄沙或石子等掉出,导致搬运不方便,影响临时性的固堤筑坝的效率,甚至还会存在固堤筑坝不牢固的风险。因此,为提高临时性的固堤筑坝的效率和牢固性,在一些场合也开始使用防汛沙箱来堆叠成沙箱墙来进行固堤筑坝。但是,现有的防汛沙箱堆叠在一起时,相邻的防汛沙箱之间的定位和固定机构比较复杂,安装比较麻烦,从而影响采用防汛沙箱进行固提筑坝的效率。

因此,一种性能优良、组装方便、制作经济合理的防汛墙成为这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汛装置结构复杂,组装效率低、或者传统的防汛装置效果较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汛积木,包括包括前板和侧板,所述前板设置在侧板的前侧,所述侧板的后侧设有后板,所述后板的结构与前板结构一致,所述前板和侧板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方设有拎手凹槽,所述前板和侧板的下方设有防渗底板,所述防渗底板的上方设有加重层,所述前板上均匀设置的孔,所述侧板上设有穿索孔,所述侧板的外侧设有结合隼,防渗地板和加厚层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汛墙不牢固等问题,当汛情较大时,可以通过穿绳索穿过穿索孔的形式固定;前板上的孔作为吸水槽,将水吸入防汛墙中,增加了防汛墙的重量,保证防汛墙不被冲走或者飘起;结合隼的结构简单、组装快捷牢固,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孔呈线性排列均匀设置在前板上,外形美观大方。

进一步地,所述穿索孔呈圆形结构设置在侧板的上方,汛情较大时,可以用穿索绳穿过穿索孔,使防汛墙的结构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拎手凹槽的大小为适合手指抓握的凹槽,方便提起。

进一步地,所述加重层采用重铁材质制作,增加了防汛墙的承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结合隼上设有梯形结构的凸起,所述凸起与结合隼一体成型,结构简单、组装快捷方便,结合隼的存在提高了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前板和后板呈矩形结构设置,所述侧板呈梯形结构设置。

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一种防汛积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汛墙不牢固等问题,当汛情较大时,可以通过穿绳索穿过穿索孔的形式固定;前板上的孔作为吸水槽,将水吸入防汛墙中,增加了防汛墙的重量,保证防汛墙不被冲走或者飘起;结合隼的结构简单、组装快捷牢固,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顶板上设有的拎手凹槽,适合手指抓握,方便拎起;同时,本发明的成本低廉、外形美观大方,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汛积木中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防汛积木中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防汛积木中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防汛积木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前板,2、侧板,3、孔,4、顶板,5、穿索孔,6、防渗底板,7、加重层,8、结合隼,9、拎手凹槽,10、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防汛积木,包括前板1和侧板2,所述前板1设置在侧板2的前侧,所述侧板2的后侧设有后板10,所述后板10的结构与前板1结构一致,所述前板1和侧板2的上方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上方设有拎手凹槽9,所述前板1和侧板2的下方设有防渗底板6,所述防渗底板6的上方设有加重层7,所述前板1上均匀设置的孔3,所述侧板2上设有穿索孔5,所述侧板2的外侧设有结合隼8。所述孔3呈线性排列均匀设置在前板上。所述穿索孔5呈圆形结构设置在侧板2的上方。所述拎手凹槽9的大小为适合手指抓握的凹槽。所述加重层7采用重铁材质制作。所述结合隼8上设有梯形结构的凸起9,所述凸起9与结合隼8一体成型。所述前板1和后板10呈矩形结构设置,所述侧板2呈梯形结构设置。

本发明一种防汛积木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实施原理如下:当汛情发生时,通过结合隼8将防汛墙组装在一起,牢固快捷,孔3通过吸水增加防汛墙的承重力,当汛情较大时,可以将穿绳索穿过穿索孔5,以穿绳索的形式固定,更加牢固,底板4上的加重层1增加了整体的重力,使整个防汛墙更加稳固;当汛情结束时,水从孔3中流出即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防汛装置不牢固等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防汛积木,包括前板和侧板,前板设置在侧板的前侧,侧板的后侧设有后板,后板的结构与前板结构一致,前板和侧板的上方设有顶板,顶板的上方设有拎手凹槽,前板和侧板的下方设有防渗底板,防渗底板的上方设有加重层,前板上均匀设置的孔,侧板上设有穿索孔,侧板的外侧设有结合隼,孔呈线性排列均匀设置在前板上,外形美观大方,防渗地板和加厚层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汛墙不牢固等问题,当汛情较大时,可以通过穿绳索穿过穿索孔的形式固定;前板上的孔作为吸水槽,将水吸入防汛墙中,增加了防汛墙的重量,保证防汛墙不被冲走或者飘起;结合隼的结构简单、组装快捷牢固,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汛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03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