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及其搭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97452发布日期:2019-01-14 19:50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及其搭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房屋因为其组装和拆卸方便、便于移动和运输等特性,在多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利用,尤其是一些工程施工工地,由于需经常转移地方,所以这些地方大都都是采用装配式房屋用来短期的人员居住。

但是现有的装配式房屋存在两个问题:

1)现有的装配式房屋自身结构的强度以及与地面的连接强度都不是很理想,一旦遇上暴风等天气,房屋自身的牢固性达不到要求,致使房屋出现晃动,情况严重时更是会出现房屋散架的情况,给人们的人身和生命安全都带来了隐患。

2)无法标准化生产、无法灵活组装、扩展、房屋建造现场施工量太大、工程进度缓慢、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其简易搭建、灵活组装、扩展,同时具有很好结构强度、牢固性好。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包括墙体、房顶和支撑底部单元,所述支撑底部单元设有用于灌注混凝土的容腔,部分的所述支撑底部单元的上封板向下内凹形成凹槽,所述凹槽插接钢筋束,所述支撑底部单元拼接成支撑底部,且所述支撑底部单元的凹槽连通形成闭环;所述墙体为具有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空腔的空心板,所述墙体的下端面垂直嵌接在所述支撑底部单元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钢筋束插入所述墙体的空腔内,所述墙体的两侧相互连接围蔽成一室内空间,所述房顶覆盖在所述室内空间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的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首先采用形状分离,将支持底座拆分为支持底座单元,而墙体也明显是单元式的,实现了运输方便、灵活组装、扩展;

2、采用了重量分离,使用前的支持底座单元和墙体为空心的,是为了便于运输、便于组装,当使用时,向空心的支持底座单元和墙体注入混凝土,一方面增强各自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凹槽、钢筋束和混凝土的三者结合,实现支持底座单元和墙体的稳固连接;

3、强强结合,使得本发明的房屋结构的基础稳固,能抵御恶劣天气,避免出现房屋散架,从而确保人们的人身和生命安全。

进一步,所述支撑底部单元为底部开口的箱体,所述木箱由上封闭板、前封板及其对应的后封板、左封板及其对应的右封板围蔽而成,有一部分的所述支撑底部单元的上封板向下内凹形成凹槽。将浇灌混凝土的开口设置底部,避免在支撑底部单元的各个封板上开浇注口,简化生产工艺。再者,底部开口方便与地面实现连接:为了更进一步地稳固支撑底部及房屋,可以在地面插接钢筋束,通过混凝土与钢筋束的结合,使得支撑底部单元固定设置在目的地的地面上,增强牢固性。

具体地,具有凹槽的所述支撑底部单元分为直角型支撑底部单元和直通型支撑底部单元;所述直角型支撑底部单元的凹槽呈直角拐弯,所述直角拐弯的凹槽的两端连通上述直角型支撑底部单元的后封板和左封板;所述直通型支撑底部单元的凹槽为直通的,所述直通的凹槽的两端连通上述直通型支撑底部单元的左封板和右封板。设置三种不同类型的支撑底部单元,通过有机合理的拼接,实现灵活拼装和扩展。

具体地,所述钢筋束的一端裸露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钢筋束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支撑底部单元的容腔内。钢筋束的裸露端通过混凝土连接墙体,钢筋束的另一端通过混凝土连接支撑底部单元,从而实现墙体与支撑底部单元的牢固连接。

进一步,构成所述支撑底部的支撑底部单元通过连接件连接。通过连接件,支撑底部为有机的一个整体,增强耐用性。

具体地,所述支撑底部单元与相邻的所述支撑底部单元之间通过加强板上螺钉连接。简单方便。

具体地,通过所述钢筋束围绕最外围的所述支撑底部单元多圈。操作简单,牢固。

进一步,所述墙体为空心胶合板,所述墙体由前板面及其对应的后板面、左侧面及其对应的右侧面围蔽而成,形成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空腔;所述墙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对地形成斜面,所述墙体与相邻的上述墙体通过所述斜面的左侧面/右侧面连接。墙体设置斜面的侧面,通过不同方向的拼接,实现墙体平面与拐角两种方式的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室内空间外设置角架,所述角架的一直角边通过螺钉与所述支持底座单元连接,所述角架的另一直角边通过螺钉与所述墙体的前板面/后板面连接。从而加固墙体与支持底座单元的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室内空间内设置地脚线,所述地脚线敷贴在所述墙体的与所述支持底座单元连接的下边沿。从而加固墙体与相邻墙体的连接。

作为解决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上述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的搭建方法,其步骤包括:

1)翻转支持底座单元使其底部朝上,向支持底座单元的容腔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结成后,翻转支持底座单元,待用;

2)拼接支持底座单元,支持底座单元的凹槽相互连通并形成闭环,支持底座单元结成支持底座,通过连接件使持底座单元相互连接;

3)安装墙体于持底座上,墙体的下端面插入持底座单元的凹槽中,且凹槽的钢筋束插入墙体的内部空腔,墙体围蔽成一室内空间;

4)向墙体的内部容腔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连接钢筋束和墙体;

5)盖上房顶,房顶与墙体连接,房顶罩合室内空间;

6)在墙体的围蔽空间外设置角架,角架的一直角边通过螺钉与支持底座单元连接,角架的另一直角边通过螺钉与墙体的板面连接;

7)在墙体的围蔽空间内设置地脚线,地脚线敷贴在墙体的与支持底座单元连接的下边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的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的搭建方法,操作简便,将空心的、轻便的单元材料运输至目的地,通过现场灌注混凝土和简易拼接的方式,实现房屋的牢固结合。一方面实现了运输方便、灵活组装、扩展的便利性,另一方面确保了房屋的结构强度和牢固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及其搭建方法的示意图

其中,1-墙体,2-支撑底部单元,3-钢筋束,4-混凝土,5-角架,6-地脚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包括墙体1、房顶和支撑底部单元2,所述支撑底部单元2拼接成支撑底部,墙体1垂直连接在支撑底部上,墙体1围蔽成一室内空间,房顶覆盖在所述围蔽空间上方,且房顶与墙体1连接,形成房屋。

具体地,所述支撑底部单元22为底部开口的木箱,所述木箱由上封闭板、前封板及其对应的后封板、左封板及其对应的右封板围蔽而成,上封板向下内凹形成凹槽。按凹槽分,分为直角型支撑底部单元2、直通型支撑底部单元2和不设有凹槽的平面型支撑底部单元2。直角型支撑底部单元2的凹槽呈直角拐弯,凹槽的两端连通直角型支撑底部单元2的后封板和左封板。直通型支撑底部单元2的凹槽为直通的,凹槽的两端连通直通型支撑底部单元2的左封板和右封板。平面型支撑底部单元2不设有凹槽。凹槽底部插接多根钢筋束3,具体为,钢筋束3的一端裸露在凹槽内,钢筋束3的另一端置于支撑底部单元2的容腔内。

通过上述三种类型的支撑底部单元2拼接,各支撑底部单元2的凹槽相互连通,形成闭环。本实施例优选,做成九宫格的一个方形的支撑底部,支撑底部的支撑底部单元2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整体。具体为,支撑底部单元2与相邻的支撑底部单元2之间通过加强板上螺钉连接。本实施例优选,通过钢筋束3围绕最外围的支撑底部单元2多圈,把支撑底部单元2扎实。

支撑底部单元2的下方开口用于灌注混凝土4,支撑底部单元2的容腔用于承载混凝土4。

墙体1为空心胶合板,墙体1由前板面及其对应的后板面、左侧面及其对应的右侧面围蔽而成,形成空腔,用于灌注混凝土4。墙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空,混凝土4自墙体1的上端面自上而下灌注。墙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对地形成斜面,使墙体1的横截面为梯形,墙体1与相邻的墙体1拼接时,若采用墙体1的一侧与相邻墙体1的另一侧通过反向连接时,墙体1与相邻墙体1在同一平面上,实现墙体1的平面拼接;若采用墙体1的一侧与相邻墙体1的另一侧通过同向连接时,墙体1与相邻墙体1呈直角连接,实现墙体1的拐角拼接。

墙体1立在支撑底部上,且墙体1的下方嵌接在支撑底部单元2的凹槽内,凹槽内的钢筋束3的裸露端置于墙体1的内部容腔中。墙体1通过与相邻墙体1拼接,形成围蔽空间。向墙体1灌注混凝土4,混凝土4结实,混凝土4结合钢筋束3,使墙体1固定在支撑底部单元2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把支撑底部拆分为单元,实现了形状分离,运输时,只需要把足够量的支撑底部单元2堆积运输即可,减少空间浪费。另外,支撑底部单元2使用前为空心木箱,在使用时灌注混凝土4,实现重量分离。一方面减轻运输的重量,另一方面使得使用时有足够的支撑力,达到更好的结构强度,抵御恶劣天气,兼具运输方便、灵活组装、扩展的便利性,与牢固性。

其次,墙体1也是单元模式,实现了形状分离,墙体1为空心板,运输方便,在使用时浇注混凝土4,通过混凝土4与支撑底部单元2的钢筋束3结合,使得墙体1稳固地连接在支撑底部单元2上,而空心板在使用时也不在空心,而是内含混凝土4的实心板,也是实现了重量分离。一方面减轻运输的重量,另一方面使得使用时有足够的支撑力,达到更好的结构强度,抵御恶劣天气,兼具运输方便、灵活组装、扩展的便利性,与牢固性。

本实施例优选地,为了加固墙体1与支持底座单元的连接,在墙体1的围蔽的室内空间外设置角架5,角架5的一直角边通过螺钉与支持底座单元连接,角架5的另一直角边通过螺钉与墙体1的板面连接,加强支持。

本实施例优选地,为了加固墙体1与相邻墙体1的连接,在墙体1的围蔽的室内空间内设置地脚线6,地脚线6敷贴在墙体1的与支持底座单元连接的下边沿,使得墙体1与墙体1的连接更紧密。

上述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的搭建方法,其步骤包括:

1)翻转支持底座单元使其底部朝上,向支持底座单元的容腔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结成后,翻转支持底座单元,待用;

2)拼接支持底座单元,支持底座单元的凹槽相互连通并形成闭环,支持底座单元结成支持底座,通过连接件使持底座单元相互连接;

3)安装墙体于持底座上,墙体的下端面插入持底座单元的凹槽中,且凹槽的钢筋束3插入墙体的内部空腔,墙体围蔽成一室内空间;

4)向墙体的内部容腔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连接钢筋束3和墙体;

5)盖上房顶,房顶与墙体连接,房顶罩合室内空间;

6)在墙体的围蔽空间外设置角架,角架的一直角边通过螺钉与支持底座单元连接,角架的另一直角边通过螺钉与墙体的板面连接;

7)在墙体的围蔽空间内设置地脚线,地脚线敷贴在墙体的与支持底座单元连接的下边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简易拼接型装配式房屋结构的搭建方法,操作简便,将空心的、轻便的单元材料运输至目的地,通过现场灌注混凝土和简易拼接的方式,实现房屋的牢固结合。一方面实现了运输方便、灵活组装、扩展的便利性,另一方面确保了房屋的结构强度和牢固性。

所述房顶的结构、房顶与墙体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