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水带固定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1778发布日期:2018-12-12 00:06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止水带固定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管廊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廊变形缝的止水带固定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交通及生活需求,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会进行建设综合管廊,从而合理的利用城市土地面积,以及更好的布置管道、线缆等。管廊在建设过程中都是分段建设,两段管廊之间留有变形缝,施工过程中管廊变形缝中间放置有钢边橡胶止水带,处于变形缝下1/3处,上1/3处间距设置有传力杆,钢边橡胶止水带中楞处预埋挤塑板,外侧上下用木模加固,保证变形缝挤塑板对中,线型顺直。目前,管廊的变形缝止水带固定多采用木模板固定,无法加固到位,加固时无法保证变形缝处止水带准确居中,并且在模板拆除后,模板易变形,无法重复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水带固定模具,不采用木模板或其它辅助工具,确保在浇筑管廊时对止水带继续固定,且能重复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止水带固定模具,包括用于夹持管廊底边端面止水带的上模板、下模板,还包括用于夹持管廊侧边端面止水带的外模板、内模板;所述的上模板包括横板一,所述的横板一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向上垂直延伸有竖板一,所述的下模板包括与横板一对应的横板二,所述的横板二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向下垂直延伸有竖板二,所述的竖板一、竖板二沿管廊底边端面布置;所述的外模板包括侧板一,所述的侧板一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向外垂直布置有竖板三,所述的内模板包括与侧板一对应的侧板二,所述的侧板二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向内垂直布置有竖板四,所述的竖板三、竖板四沿管廊侧边端面布置。

所述的竖板三、竖板四的下端向内侧分别延伸有弧形板一、弧形板二,弧形板一、弧形板二的端部分别与竖板一、竖板二的端部交接平齐,且弧形板一、弧形板二的端部与竖板一、竖板二的端部皆垂直布置有连接板。

所述的横板一与竖板一之间、横板二与竖板二之间、侧板一与竖板三之间、侧板二与竖板四之间、竖板一、竖板二分别与连接板之间、弧形板一、弧形板二分别与连接板之间皆垂直连接有直角板。

所述的竖板四的下段内侧布置有角板,所述的角板与管廊底板和管廊侧边之间的倒角端面吻合。

所述的竖板一的上方布置有与管廊中间段吻合的中间板,所述的中间板包括梯形段,梯形段的上边与矩形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上模板、下模板、外模板、内模板组合拼接作为管廊端模的同时也作为止水带的固定模具,其中竖板一、竖板二顺延管廊底边端面的长度方向上下布置,竖板三、竖板四顺延管廊侧边端面的高度方向外内布置,竖板二的下侧边压紧外贴式止水带,横板一、横板二用于夹持管廊底边的平置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侧板一、侧板二用于夹持管廊侧边的竖置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将上述各板拼装连接固定各止水带,然后通过穿墙螺杆将竖板一、竖板二、竖板三、竖板四与管廊的侧模、底模及钢筋骨架连接,进行浇筑彻底将止水带与混凝土凝结,最终再拆除上述各板以重复利用,保证浇筑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安装拆卸也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止水带固定模具的使用方法,在建造管廊时,实施对止水带固定模具的安装,并且对止水带进行固定,从而完成浇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止水带固定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首先将外贴式止水带平置于管廊底边所在平面,再布置下模板,下模板的竖板二的下侧边紧紧压住外贴式止水带;

b、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平置于下模板的横板二的表面,随后布置上模板,上模板的横板一与横板二对齐夹持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采用连接销将横板一与横板二连接;

c、布置外模板,外模板的弧形板一的端部与竖板二的端部交接,并采用连接销将端部的连接板进行连接;

d、布置内模板,内模板的侧板二与外模板的侧板一夹持竖置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采用连接销将侧板一与侧板二连接,内模板的弧形板二的端部与竖板一的端部交接,并采用连接销将端部的连接板进行连接;

e、竖板一、竖板二、竖板三、竖板四、弧形板一、弧形板二的背板面皆设置有挤塑板,穿墙螺杆穿过上述各板及挤塑板与管廊的钢筋骨架连接。

所述的步骤e还包括如下内容:中间板的梯形段的下边与竖板一的上侧边对应贴靠,同样的在中间板的背板面设置有挤塑板,采用穿墙螺杆将中间板与管廊中间段的侧模与钢筋骨架对应连接。

还包括步骤f、采用混凝土对管廊的侧模及底模内的钢筋骨架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混凝土与止水带固定模具后的挤塑板凝固在一起,同时处于管廊底板端面的外贴式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处于管廊侧边端面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皆嵌入至凝固的混凝土中,随后拆卸连接板上的连接销,割除穿墙螺杆,将上模板、下模板、外模板、内模板、中间板拆卸,进行清理留作下次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建设管廊过程中,首先会搭建好管廊底边、侧边及中间段的模板及钢筋骨架用于浇筑用,本申请针对的则是管廊的端模部分,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既作为管廊端头模具又能固定止水带,横板一、横板二用于夹持管廊底边的平置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侧板一、侧板二用于夹持管廊侧边的竖置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将上述各板拼装连接固定各止水带,然后通过穿墙螺杆将竖板一、竖板二、竖板三、竖板四与管廊的侧模、底模及钢筋骨架连接,进行浇筑彻底将止水带与混凝土凝结,最终再拆除上述各板以重复利用,保证浇筑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安装拆卸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固定止水带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模具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上模板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下模板立体示意图;

图5为外模板与内模板配合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止水带固定模具,包括用于夹持管廊底边端面止水带的上模板1、下模板2,还包括用于夹持管廊侧边端面止水带的外模板3、内模板4;所述的上模板1包括横板一11,所述的横板一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向上垂直延伸有竖板一12,所述的下模板2包括与横板一11对应的横板二21,所述的横板二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向下垂直延伸有竖板二22,所述的竖板一12、竖板二22沿管廊底边端面布置;所述的外模板3包括侧板一31,所述的侧板一3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向外垂直布置有竖板三32,所述的内模板4包括与侧板一31对应的侧板二41,所述的侧板二4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边向内垂直布置有竖板四42,所述的竖板三32、竖板四42沿管廊侧边端面布置。

采用上模板1、下模板2、外模板3、内模板4组合拼接作为管廊端模的同时也作为止水带的固定模具,其中竖板一12、竖板二22顺延管廊底边端面的长度方向上下布置,竖板三32、竖板四42顺延管廊侧边端面的高度方向外内布置,竖板二22的下侧边压紧外贴式止水带y,横板一11、横板二21用于夹持管廊底边的平置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x,侧板一31、侧板二41用于夹持管廊侧边的竖置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x,将上述各板拼装连接固定各止水带,然后通过穿墙螺杆将竖板一12、竖板二22、竖板三32、竖板四42与管廊的侧模、底模及钢筋骨架连接,进行浇筑彻底将止水带与混凝土凝结,最终再拆除上述各板以重复利用,保证浇筑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安装拆卸也方便;上述各板均采用3mm镀锌钢板,另外竖板一12的宽度设为竖板二22的宽度的两倍,确保管廊底边止水带处于底边端面1/3位置处,竖板三32的宽度设为与竖板四42的宽度一致,确保管廊侧边止水带处于侧边端面1/2位置处,并且竖板三32、竖板四42的长度仅仅只是实际管廊侧边长度的一部分,因为在实际浇筑管廊时,是自下而上先浇筑底边再分段浇筑侧边;还需说明的是平置的、竖置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x都是一体的,只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将其折弯然后再采用上述模具进行固定,同样的外贴式止水带y也是一体的。

所述的竖板三32、竖板四42的下端向内侧分别延伸有弧形板一33、弧形板二43,弧形板一33、弧形板二43的端部与竖板一12、竖板二22的端部交接平齐,且弧形板一33、弧形板二43的端部与竖板一12、竖板二22的端部皆垂直布置有连接板5。设有弧形板一33、弧形板二43是因为实际使用时管廊底边与侧边之间是存在倒角的,并且通过设置连接板5便于外模板3与下模板2连接、内模板4与上模板1连接。

所述的横板一11与竖板一12之间、横板二21与竖板二22之间、侧板一31与竖板三32之间、侧板二41与竖板四42之间、竖板一12、竖板二22分别与连接板5之间、弧形板一33、弧形板二43分别与连接板5之间皆垂直连接有直角板6。直角板6与两两交接的板垂直布置,用于增强结构稳定性。

所述的竖板四42的下段内侧布置有角板44,所述的角板44与管廊底板和管廊侧边之间的倒角端面吻合。角板44与弧形板二43交接,管廊侧边内侧与管廊底边内侧设有斜倒角,设置角板44作为端模的一部分,便于成型。

所述的竖板一12的上方布置有与管廊中间段吻合的中间板7,所述的中间板7包括梯形段71,梯形段71的上边与矩形段72连接。管廊在建设过程中为双舱室管廊,则管廊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段,对应的中间板7做为端模的一部分用于成型管廊中间段。

一种止水带固定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首先将外贴式止水带y平置于管廊底边所在平面,再布置下模板2,下模板2的竖板二22的下侧边紧紧压住外贴式止水带y;

b、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x平置于下模板2的横板二21的表面,随后布置上模板1,上模板1的横板一11与横板二21对齐夹持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x,采用连接销将横板一11与横板二21连接;

c、布置外模板3,外模板3的弧形板一33的端部与竖板二22的端部交接,并采用连接销将端部的连接板5进行连接;

d、布置内模板4,内模板4的侧板二41与外模板3的侧板一31夹持竖置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x,采用连接销将侧板一31与侧板二41连接,内模板4的弧形板二43的端部与竖板一12的端部交接,并采用连接销将端部的连接板5进行连接;

e、竖板一12、竖板二22、竖板三32、竖板四42、弧形板一33、弧形板二43的背板面皆设置有挤塑板,穿墙螺杆穿过上述各板及挤塑板与管廊的钢筋骨架连接。在建设管廊过程中,首先会搭建好管廊底边、侧边及中间段的侧模及钢筋骨架用于浇筑用,本申请针对的则是管廊的端模部分,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既作为管廊端头模具又能固定止水带。

所述的步骤e还包括如下内容:中间板7的梯形段71的下边与竖板一12的上侧边对应贴靠,同样的在中间板7的背板面设置有挤塑板,采用穿墙螺杆将中间板7与管廊中间段的侧模与钢筋骨架对应连接。管廊在建设过程中为双舱室管廊,则管廊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段,对应的中间板7做为端模的一部分用于成型管廊中间段。

还包括步骤f、采用混凝土对管廊的侧模及底模内的钢筋骨架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混凝土与止水带固定模具后的挤塑板凝固在一起,同时处于管廊底板端面的外贴式止水带y、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x和处于管廊侧边端面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x皆嵌入至凝固的混凝土中,随后拆卸连接板5上的连接销,割除穿墙螺杆,将上模板1、下模板2、外模板3、内模板4、中间板7拆卸,进行清理留作下次使用。上述提到的穿墙螺杆采用三段式穿墙螺杆,便于在管廊浇筑成型、固定好止水带后,拆除各模板,拆卸下来上模板1、下模板2、外模板3、内模板4、中间板7之后,可以进行重复利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