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拱式亲水生态护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1164发布日期:2018-12-12 00:0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连拱式亲水生态护岸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生态河道工程和景观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拱式亲水生态护岸,用于要求占地少,亲水生态景观要求很高和挡墙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河道或护坡整治工程。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护岸为钢筋混凝土硬质护岸,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挡墙墙身及挡墙底板构成了封闭的屏障,阻碍了墙体两边的水土交换,封闭了水生植物和动物赖以生存的土壤,阻断了河道、堤岸原有的生态链。另外,水景观、水生态均依附于河道或者湖泊,滨水之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旅游、休闲、亲近自然的文化胜地,都市居民迫切希望生态性、亲水性和景观性得以提升。再者,城市生活区土地紧张宝贵,要求护岸结构尽可能占地少。因此护岸结构如何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能同时满足亲水、生态环保、美化环境,满足行洪安全要求又具有较好的亲水生态景观功能,同时占地又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拱式亲水生态护岸,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拱式亲水生态护岸,包括沿河岸设置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位于河底的底板及位于所述底板上的连拱式的墙体,所述墙体的顶部低于河道常水位;所述墙体的上方还设有挡板和多个平台板,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墙体的拱脚位置,所述平台板连接在所述挡板上。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墙体整体浇筑而成。

优选地,所述挡板与所述墙体整体浇筑而成。

优选地,每个所述平台板与所述墙体之间设有支柱。

优选地,每个所述平台板的下方还设有平台梁,所述平台梁的端部连接在相应的支柱上。

优选地,所述墙体的顶部与河道常水位的距离为0.5m~1m。

优选地,每个所述平台板上设有排水沟。

优选地,所述墙体为多个连续的拱形曲面,每个拱形曲面的临土侧设有容腔,所述容腔内填有土料,土料的上方种植有水生植物。

优选地,所述土料的顶部与所述墙体的顶部齐平。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临土侧设有回填土构成的土质平台,所述土质平台的上方种植有陆生植物。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连拱式亲水生态护岸,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生态性好。采用二级挡土结构,一前一后高低错落有致布置,挡板下部不与底板连接,使得连拱结构空腔中的土水和挡板后的水土连通起来,连拱结构容腔中的水土和河道的水体是连通的,从而不阻断生态链。连拱结构和挡板之间的水下土料平台为水生植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也为水中的鱼虾蟹等水生动物提供了觅食、栖息产卵和避难的场所。

2.提升了护岸前后的水体交换。当暴雨时,墙后水位高河道内水位低可以较快排出地下水有利于挡墙的稳定。当干旱时,墙后地下水位低河道水位高,可以对地下水进行一定程度的补给,同时为后挡板以后一定范围内的陆生植物根系提供水分。

3.有利于水土保持。

4.保证稳定安全。

5.占地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断面图。

图2为挡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底板

2墙体

3挡板

4平台板

41平台梁

42排水沟

43容腔

44土料

5支柱

6河道常水位

7水生植物

8土质平台

9陆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拱式亲水生态护岸,包括沿河岸设置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位于河底的底板1及位于所述底板1上的连拱式的墙体2,所述底板1优选采用厚度500mm~800mm的钢筋混凝土板,所述墙体2优选采用厚度为300mm~500mm的钢筋混凝土,所述底板1与所述墙体2整体浇筑而成,所述墙体2是承担水土压力的主体。所述墙体2的顶部低于河道常水位6,便于河水从所述墙体2的顶部进入。所述墙体2的上方还设有挡板3,所述挡板3优选采用厚度为300mm的钢筋混凝土板,所述挡板3靠近所述墙体2的拱脚位置,并与所述墙体2整体浇筑而成,所述挡板3为二级挡土小结构,承担较小的上部土压力。所述墙体2的上方还设有多个平台板4,每个平台板4位于墙体2的两拱之间,根据连拱形状顺势做成贝壳形状,所述平台板4连接在所述挡板3上,行人可在平台板4上欣赏风景,必要时可设置与景观协调的护栏,避免行人落水。

优选地,每个所述平台板4与所述墙体2之间设有支柱5,支柱5为钢筋混凝土柱,将上部景观平台荷载传至下部连拱结构,每个所述平台板4的下方还设有平台梁41,所述平台梁41的端部连接在相应的支柱5上,平台梁41为钢筋混凝土梁,用来支承景观平台板4,并将荷载传至支柱5上。

优选地,所述墙体2的顶部与河道常水位6的距离为0.5m~1m,所述墙体2为多个连续的拱形曲面,每个拱形曲面的临土侧设有容腔43,所述容腔43内填有土料44,土料44的上方种植有水生植物7,水生植物7可选用狐尾藻、金鱼藻、苦草、芦苇、香蒲等,所述土料44一般需要选择粘性土回填,以便有利于植物生长和保水功能。所述土料44的顶部与所述墙体2的顶部齐平,即所述土料44的顶部与河道常水位6的距离为0.5m~1m,水下0.5m~1m范围内适合大部分水生动植物栖息生长。

优选地,每个所述平台板4上设有排水沟42,排水沟42作为贝壳形平台板表面上的花纹,兼具景观和排水功用,排水沟42的尺寸优选宽度2cm,深度5cm。

优选地,所述挡板3的临土侧设有回填土构成的土质平台8,土质平台8填至地面高度,所述土质平台8的上方种植有陆生植物9,陆生植物9可选用美人蕉、麦冬、葱兰、贴梗海棠、木芙蓉、云南黄馨、香樟等。

本发明的景观效果好,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地设计理念融入其中。首先,外表造型上圆弧型比直线型有更易被人接受的美感,连拱构成鱼鳞状的起伏,形似波纹。其次,景观平台结构与连拱结构相得益彰,连拱结构形似波纹或鱼鳞,景观亲水平台形似贝壳,又形似鱼鳍,还形似一片银杏叶漂浮于水面上,站在景观亲水平台上,仿佛置身于一叶扁舟之上。在景观平台板上俯视浅水的水生动植物生活区域,让人们亲近水体的同时,还可以同时近距离多角度观赏浅水区水生动植物生活区域的水生植物和游鱼,兼具了生态、景观、水土保持等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