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切瓣式土锚杆锚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6867发布日期:2019-02-15 23:4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切瓣式土锚杆锚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锚杆锚头,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钢管切瓣式土锚杆锚头,属于锚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锚杆是在深基础土壁未开挖的土层内钻孔,达到一定深度后,在孔内放入钢筋、钢管、钢丝束、钢绞线等材料,灌入泥浆或化学浆液,使其与土层结合成为抗拉(拔)力强的锚杆。土锚杆端部与护壁桩联结,防止土壁坍塌或滑坡;且由于坑内不设支撑,所以施工条件较好。

目前,并无用于抗浮的土锚杆,传统工程采用抗浮桩实现这一功能。但是,抗浮桩相较于土锚杆钻孔孔径较大,且其底部不扩孔,单根抗浮桩极限抗拔力小于土锚杆;同时成本也高于土锚杆,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抗浮桩极限抗拔力小于土锚杆、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钢管切瓣式土锚杆锚头。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钢管切瓣式土锚杆锚头,包括由钢管形成的锚杆壁,所述的锚杆壁内部设置有钢绞线或钢筋,锚杆壁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的钢绞线或钢筋与底座连接,锚杆壁下部竖向开设有多个侧面通孔形成钢片与侧面通孔间隔分布的结构。

所述的侧面通孔为八个。

所述的侧面通孔底端近锚杆壁底部端面或至锚杆壁底部端面。

所述的钢片顶部外壁环向切有槽口ⅰ,钢片中部内壁环向切有槽口ⅱ。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本土锚杆钻孔孔径小,单根土锚杆极限抗拔力大于现有的抗浮桩;且施工方便,较为经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受力使用状态图。

图中,钢管1,钢绞线2,底座3,钢片4,槽口ⅰ5,槽口ⅱ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2,一种钢管切瓣式土锚杆锚头,包括由钢管1形成的锚杆壁,所述的锚杆壁内部设置有钢绞线2或钢筋。锚杆壁底部设置有底座3,所述的钢绞线2或钢筋与底座3连接。锚杆壁下部竖向开设有多个侧面通孔形成钢片4与侧面通孔间隔分布的结构,该处的多个侧面通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参见图1至图3,进一步的,所述的侧面通孔为八个。

参见图1至图3,进一步的,所述的侧面通孔底端近锚杆壁底部端面或至锚杆壁底部端面。

参见图1至图3,进一步的,为保证钢管1底部变形方向和弯折位置,所述的钢片4顶部外壁环向切有槽口ⅰ5,钢片4中部内壁环向切有槽口ⅱ6;使得钢片4在发生变形时沿环向切槽处折弯。

参见图1至图3,在锚固孔孔底完成钻孔、扩孔后,将本土锚杆放入锚固孔中,采用拉拔仪拉拔钢绞线2,使钢管1底部沿钢片4顶部的槽口ⅰ5和钢片4中部的槽口ⅱ6发生折弯变形。完成本土锚杆安装,向孔洞中灌注灌浆料,养护完成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钢管切瓣式土锚杆锚头,包括由钢管(1)形成的锚杆壁,所述的锚杆壁内部设置有钢绞线(2)或钢筋,锚杆壁底部设置有底座(3),所述的钢绞线(2)或钢筋与底座(3)连接,锚杆壁下部竖向开设有多个侧面通孔形成钢片(4)与侧面通孔间隔分布的结构。单根土锚杆极限抗拔力大于现有的抗浮桩;且施工方便,较为经济。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波;高作平;陈明祥;周志勇;谭星舟;徐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9
技术公布日:2019.0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