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底板变形缝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7923发布日期:2019-02-22 20:57阅读:1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础底板变形缝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主要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础底板变形缝防水结构机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基础底板变形缝是由于考虑结构不均匀受力和混凝土结构胀缩而设置允许变形的结构缝隙,它是防水处理的难点,也是结构自防水中的关键环节。随着地下防水技术的发展,新型防水材料不断涌现,对建筑地下细部的防水处理会直接影响到地下结构的性能。地下细部防水构造要不断创新,在技术可行、工艺可靠、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可以改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础底板变形缝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础底板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卷材防水层和混凝土层,所述卷材防水层紧贴所述混凝土垫层铺设,所述混凝土层紧贴卷材防水层铺设,所述混凝土垫层浇筑在地面上,地面向下挖设有竖向断面呈梯形的凹槽,所述混凝土垫层紧贴地面高低走势浇筑铺设,混凝土垫层朝向迎水面一侧为迎水面斜坡,其相对侧为背水面斜坡,所述迎水面斜坡和背水面斜坡的底部相对地面的凹槽倾斜;所述混凝土层包括设在所述迎水面斜坡上方的迎水面混凝土层和设在所述背水面斜坡上方的背水面混凝土层,所述迎水面混凝土层和所述背水面混凝土层之间预留有间隙,该间隙中设有填缝层,所述填缝层的中部设有中埋式止水带,所述填缝层上表面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防水涂料层和填充变形缝面层,所述变形缝面层两侧铺设基础底板。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垫层表面平整,选用c15混凝土,其厚度为100mm;所述迎水面斜坡和背水面斜坡的底部相对地面的凹槽倾斜45°。

作为优选,所述卷材防水层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搭接的mbp卷材防水垫,相邻所述mbp卷材防水垫的卷材长边选用自粘边搭接、卷材短边选用胶结带搭接;相邻所述mbp卷材防水垫的卷材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卷材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层选用自防水混凝土材料,其抗压强度不低于c30,抗渗强度不低于p6。

作为优选,所述中埋式止水带选用橡胶材料,其中部为空心球,两侧向所述迎水面混凝土层和背水面混凝土层分别延伸平板结构,所述平板结构上设有若干凸起,所述空心圆环的中心线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凸起在转角处的转角半径为不小于200mm的圆弧结构;所述中埋式止水带通过镀锌铁丝固定其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填缝层中填充的填缝材料选用聚苯板。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涂料层选用聚氨酯防水材料,其厚度为3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础底板变形缝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浇筑混凝土垫层:采用c15混凝土浇筑100mm厚的混凝土垫层,且平整混凝土垫层表面;

步骤2:铺设mbp卷材防水层: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好卷材铺贴基线,单层铺设mbp卷材,卷材长边采用自粘边搭接,卷材短边采用胶结带搭接,卷材端部搭接区相互错开,先对卷材进行空铺,再对卷材进行粘贴,完成防水卷材大面的铺装工作后,对防水层表面进行修补及清理;

步骤3:埋设止水带:在卷材防水层上涂抹一层混凝土层以预设变形缝位置,将中埋式止水带固定在专用套中,置于变形缝中部,使止水带的空心圆环的中心线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并在中埋式止水带的边缘处用镀锌铁丝绑牢;

步骤4:填充填缝层:使用聚苯板材料完全填充层;

步骤5:涂刷防水材料:在聚苯板填缝材料均匀涂刷3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料;

步骤6:填充变形缝面层:在剩下的变形缝空隙中均匀填充c20细石混凝土;

步骤7:浇筑混凝土层:在变形缝两侧浇筑自防水混凝土;

步骤8:铺设基础底板:在变形缝面层两侧平铺基础底板。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与传统基础底板变形缝防水处理相比,本方法施工操作简捷,进度快,而且采用mbp卷材新型防水材料,设置中埋式止水带,聚氨酯防水涂料,多重防水抗渗,抗渗能力强,且施工方便快捷、防水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凝土垫层,2、卷材防水层,3、中埋式止水带,4、聚填缝层,5、防水涂料层,6、变形缝面层,7、混凝土层,8、基础底板,101、迎水面斜坡,102、背水面斜坡,701、迎水面混凝土层,702、背水面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基础底板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1、卷材防水层2和混凝土层7,卷材防水层2和混凝土层7紧贴混凝土垫层1铺设,混凝土垫层1浇筑在地面上,地面向下挖设有竖向断面呈梯形的凹槽,混凝土垫层1紧贴地面高低走势浇筑铺设,混凝土垫层1朝向迎水面一侧为迎水面斜坡101,其相对侧为背水面斜坡102,迎水面斜坡101和背水面斜坡102的底部相对地面的凹槽倾斜;混凝土层7包括设在迎水面斜坡101上方的迎水面混凝土层701和设在背水面斜坡102上方的背水面混凝土层702,迎水面混凝土层701和背水面混凝土层702之间断开,其断开处中部设有中埋式止水带3,其余的空间完全填充填缝材料形成填缝层4,填缝层4上表面依次设有防水涂料层5和填充变形缝面层6,变形缝面层6两侧铺设基础底板8。混凝土垫层1表面平整,选用c15混凝土,其厚度为100mm;迎水面斜坡101和背水面斜坡102的底部相对地面的凹槽倾斜45°。卷材防水层2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搭接的mbp卷材防水垫,相邻mbp卷材防水垫的卷材长边选用自粘边搭接、卷材短边选用胶结带搭接;相邻mbp卷材防水垫的卷材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卷材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混凝土层7选用自防水混凝土材料,其抗压强度不低于c30,抗渗强度不低于p6。中埋式止水带3选用橡胶材料,其中部为空心球,两侧向迎水面混凝土层701和背水面混凝土层702分别延伸平板结构,平板结构上设有若干凸起,空心圆环的中心线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凸起在转角处的转角半径为不小于200mm的圆弧结构;中埋式止水带3通过镀锌铁丝固定其位置,填缝材料选用聚苯板。防水涂料层5选用聚氨酯防水材料,其厚度为3mm。

在混凝土垫层1上弹好卷材铺贴基线,在潮湿基面铺设时,基面应平整坚固、无明水,卷材宜单层铺设,卷材长边应采用自粘边搭接,短边应采用胶结带搭接,卷材端部搭接区应相互错开,铺贴卷材时,随时注意与基准线对齐,先对卷材进行空铺,再对卷材进行粘贴。mbp卷材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完成防水卷材大面的铺装工作后,需对表面进行修补及清理,浇筑结构混凝土时不得损伤防水层;中埋式止水带3为橡胶止水带,止水带必须准确埋设,其中间空心球应与变形缝及结构厚度中心线重合。环境温度在-40℃—40℃,可以使用,变形缝的止水带在转角处的转角半径应做成r≥200mm的圆弧形,止水带的接槎不得留在转角处,且应留在较高部位,止水带在浇筑混凝土前须固定在专用套中,并在止水带的边缘处用镀锌铁丝绑牢。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础底板变形缝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浇筑混凝土垫层:采用c15混凝土浇筑100mm厚的混凝土垫层,且平整混凝土垫层表面;

步骤2:铺设mbp卷材防水层: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好卷材铺贴基线,单层铺设mbp卷材,卷材长边采用自粘边搭接,卷材短边采用胶结带搭接,卷材端部搭接区相互错开,先对卷材进行空铺,再对卷材进行粘贴,完成防水卷材大面的铺装工作后,对防水层表面进行修补及清理;

步骤3:埋设止水带:在卷材防水层上涂抹一层混凝土层以预设变形缝位置,将中埋式止水带固定在专用套中,置于变形缝中部,使止水带的空心圆环的中心线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并在中埋式止水带的边缘处用镀锌铁丝绑牢;

步骤4:填充变形缝:使用聚苯板材料完全填充变形缝,使填缝层宽度与变形缝同宽;

步骤5:涂刷防水材料:在聚苯板填缝材料均匀涂刷3mm厚的聚氨酯防水涂料;

步骤6:填充变形缝面层:在剩下的变形缝空隙中均匀填充c20细石混凝土;

步骤7:浇筑混凝土层:在变形缝两侧浇筑自防水混凝土;

步骤8:铺设基础底板:在变形缝面层两侧平铺基础底板。

本发明施工操作简捷,进度快,而且采用mbp卷材新型防水材料,设置中埋式止水带,聚氨酯防水涂料,多重防水抗渗,抗渗能力强,且施工方便快捷、防水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