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基坑围护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4813发布日期:2018-09-14 20:3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基坑围护桩。



背景技术:

维护桩是一种用于基坑维护的支护桩,其作用是在基坑开挖后挡住基坑外围道路土方,保护基坑内施工安全,同时维护桩也有止水的效果,可以防止外围水流到基坑内,但桩与桩之间的空隙却很容易出现渗水,基坑渗水是威胁基坑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公告号为CN2062738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H型围护桩的连接结构,包括两个H型钢,所述H型钢为中空结构,所述H型钢的其中一个翼板一端纵向焊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凸条,另一端纵向焊接有第二凸条,两个所述第一凸条之间形成插槽,其中一个H型钢的第二凸条与另一个H型钢的插槽相互配合,两个所述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的上端均设有相互贯通的通孔,所述第二凸条与两个第一凸条通过设在通孔内的螺栓进行紧固,所述第二凸条与两个第一凸条之间均设有密封垫。

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第一凸条形成插槽,利用第二凸条与插槽的插接配合进行防水,且加设了密封圈以增强密封性和防水性。但现实中一般将基坑挖成长方体形,围护桩围绕在基坑周侧。上述技术方案中的H型钢在基坑的角落部位无法拼接,外围水流容易从此处进入,影响了基坑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基坑围护桩,防水性好,对基坑形成严密的保护,提高基坑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水基坑围护桩,包括围护桩主体,所述围护桩主体一侧开设有插槽,另一侧固定有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所述围护桩主体中部开设有一个转向槽,所述转向槽形状与所述插槽相同并与所述凸条插接配合,且所述转向槽开口处固定有两块密封条,两块所述密封条之间留有供所述凸条通过的缝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围护桩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插槽和凸条,利用插槽与凸条的插接配合实现相邻围护桩的连接;又在围护桩主体中部开设一个转向槽,转向槽形状与插槽相同,以此使基坑角落处相邻的围护桩得以紧密连接;且转向槽开口处设有两块密封条以遮挡凸条与转向槽之间的间隙,提高围护桩之间的密封性和防水性,从而对基坑形成严密的保护,提高基坑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和所述凸条截面形状为T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槽和凸条设置成T形的截面,利用T形向两边延伸的端部增加插槽和凸条之间的紧密度,从而避免相邻的围护桩之间产生松动,提高围护桩的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凸条上设有凸缘,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凸缘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槽上设置第一凹槽,在凸条上开设凸缘,利用第一凹槽和凸缘增加插槽和凸条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相邻的围护桩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增强围护桩的抗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护桩主体底部固定有一底板,所述底板底部下表面与地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围护桩主体底部设置一个底板,底板上表面与围护桩主体固定,下表面与地面抵触,底板的设置增加了围护桩主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围护桩主体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下表面上固定有楔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下表面上设置一个楔形块,楔形块尖端朝下,顶部与底板固定,利用楔形块的尖端便于施工时将围护桩插入土地中,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楔形块两侧开设有斜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楔形块两侧开设几个斜槽,当楔形块插入土地中后,泥土等物填充进斜槽中,以此增加楔形块与土地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紧密度,从而提高围护桩的抗冲击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护桩主体一侧固定有两个支架,所述支架对称分布在所述转向槽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围护桩主体一侧固定支架,且连个支架对称分布在转向槽两侧,支架起到确保围护桩的垂直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底部固定有多个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架底部固定多个肋板,利用肋板加强支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围护桩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围护桩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插槽和凸条,利用插槽与凸条的插接配合实现相邻围护桩的连接,又在围护桩主体中部开设与插槽形状相同的转向槽,以此便于基坑角落处相邻的围护桩的连接,且转向槽开口处设有两块密封条以提高围护桩之间的密封性和防水性,从而对基坑形成严密的保护,提高基坑的安全性;

2、在插槽上设置第一凹槽,在凸条上开设凸缘,利用第一凹槽和凸缘增加插槽和凸条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相邻的围护桩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以及抗压强度;

3、在底板下表面上设置一个楔形块,楔形块尖端朝下,以此便于施工时将围护桩插入土地中,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坑角落相邻的围护桩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围护桩主体;11、插槽;111、第一凹槽;12、凸条;121、凸缘;13、转向槽;131、第二凹槽;14、密封条;2、底板;3、楔形块;31、斜槽;4、支架;41、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水基坑围护桩,包括围护桩主体1,围护桩主体1呈长方体形,其底部固定有一块底板2,其一侧安装有两个支架4。底板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底面面积大于围护桩主体1的底面面积,且底板2上表面与围护桩主体1下表面固定,底板2下表面上固定有一个与其等长的楔形块3。楔形块3底部尖锐,其顶部与底板2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楔形块3两侧面上均开设有三个斜槽31。斜槽31长度方向与楔形块3的长度方向一致,斜槽31的深度方向由外到内向下倾斜以便泥土填充进斜槽31中,以此增加楔形块3与土地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紧密度,从而提高围护桩的抗冲击性。

如图1、图2所示,围护桩主体1两端分别设有插槽11和凸条12。插槽11和凸条12的截面形状相同,均为T形,二者的长度方向与围护桩主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二者的长度与围护桩主体1的高度一致,且相邻的围护桩上的凸条12与插槽11插接配合,以此实现相邻的围护桩的连接。插槽11内还开设有四道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分布在插槽11的内侧壁上。凸条12上设有四道凸缘121,凸缘121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凹槽111的截面形状一致,且凸缘121与第一凹槽111的长度方向与围护桩主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二者相互插接配合。

围护桩主体1设有支架4的一侧上开设有一个转向槽13,转向槽13的长度方向与围护桩主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且转向槽13的截面形状与插槽11的截面形状一致,转向槽13内还开设有与第一凹槽111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31。凸条12与转向槽13插接配合,凸缘121与第二凹槽131插接配合,转向槽13的设置使基坑角落处相邻的围护桩得以紧密连接。

围护桩主体1开设有转向槽13的侧表面上还固定有两个密封条14,两个密封条14粘接在转向槽13开口的两侧,且密封条14由橡胶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当凸条12向下插入转向槽13中时,凸条12将密封条14推向两侧,由于密封条14具有弹性,密封条14在凸条12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且密封条14一端与凸条12侧面抵紧,以此遮挡凸条12与转向槽13之间的间隙,提高围护桩之间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如图1所示,两个支架4对称分布在转向槽13两侧,且支架4截面形状为T形,其一端与围护桩主体1固定连接。支架4的上表面与围护桩主体1的上表面平齐,其下表面与底板2的下表面平齐,且支架4底部固定有多个肋板41。肋板41呈直角三角形,其底部与地面抵触,侧面与支架4表面固定,用于增加支架4以及围护桩主体1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先将基坑挖好,再将围护桩逐个放入。围护桩放置时,其底部的楔形块3插入至地下,直至底板2底部与地面接触,此时支架4以及肋板41底部与地面抵触以支撑围护桩主体1。

当一个围护桩放置完毕后,放置与其相邻的围护桩时,只需将围护桩主体1一侧的凸条12插入已放置好的围护桩的插槽11中,直至凸条12上表面与插槽11上表面平齐,以此实现相邻围护桩的连接。

当围护桩排列至基坑角落时,只需将下一个围护桩的凸条12插入至基坑角落的围护桩的转向槽13中,利用转向槽13与凸条12的插接配合实现基坑角落相邻围护桩的连接。且当凸条12向下插入转向槽13中时,凸条12将密封条14推向两侧,由于密封条14具有弹性,密封条14在凸条12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密封条14一端与凸条12侧面抵紧,以此遮挡凸条12与转向槽13之间的间隙,提高围护桩之间的密封性和防水性从而对基坑形成严密的保护,避免外围水流从基坑角落进入基坑,提高基坑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