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格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4998发布日期:2018-10-13 02:05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格网结构。适用于所有保护河床、治理滑坡、防治泥石流、防治落石兼顾环境保护等工程。



背景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水利防护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海洋开发工程等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水质而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经济建设必须与生态环保紧密结合,这就需考虑如何在建设中兼顾维护生态环境。国内外许多大城市已采取各种环保措施,以保持本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河道整治的设计中,除注重河道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必须重视水质的提高、水环境的改善。在工程实践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在城市河道内一律采用刚性硬质护岸,会加快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格网结构,本实用新型融工程结构与生态环保为一体的柔性结构,能适应各种土层性质并与之较好的结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格网结构,该结构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左边板、右边板、盖板、底板和隔片,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左边板、右边板、盖板、底板之间绑扎连接组成网箱,所述前端板的左边丝和左边板的前边丝之间绑扎连接,前端板的右边丝和右边板的前边丝之间绑扎连接,左边板的后边丝与后端板的左边丝之间绑扎连接,右边板的后边丝与后端板的右边丝之间绑扎连接,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左边板、右边板的下边丝均分别和底板相对应的边丝之间绑扎连接,所述盖板的下边丝与后端板的上边丝之间绑扎连接,所述隔片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隔片两侧边分别与前端板、后端板之间绑扎连接。

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左边板、右边板、盖板、底板和隔片上均设有若干网格。

所述网格的材质均为镀锌钢丝,其抗腐蚀性好、耐磨损性佳,强度较好。

所述绑扎连接所用绑扎线的材质与网格的材质相同。

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左边板、右边板、盖板、底板和隔片的边界均为机械收边。

所述网箱为正方体或长方体。

一种生态格网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网箱的组装,根据护坡设计断面进行格网石笼网箱的组装,将前端板的左边丝和左边板的前边丝之间绞合相接,将前端板的右边丝和右边板的前边丝之间绞合相接,左边板的后边丝与后端板的左边丝之间绞合相接,右边板的后边丝与后端板的右边丝之间绞合相接,所述前端板、后端板、左边板、右边板的下边丝均分别和底板相对应的边丝之间绞合相接,所述盖板的下边丝与后端板的上边丝之间绞合相接,所述隔片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隔片两侧边分别与前端板、后端板之间连接,

步骤2,填充石料,在所述步骤1组装后的网箱中均匀、分层进行投料,严禁将单格网箱一次性投满,填料施工中,所述每层投料的厚度不大于30cm,一般一米高网箱分四层投料为宜,填充石料顶面宜适当高出网箱,且必须密实,填充双绞格网石笼网箱的石料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填充石料的容重为1.7t/m3,所述填充石料的顶面高于网箱的上端面,填充石料的空隙中用碎石填塞,裸露的填充石料,表面应以人工或机械砌垒整平,石料间应相互搭接,

步骤3,网箱盖板封盖,将所述步骤2中填充的石料顶部砌垒整平,封盖必须在顶部石料砌垒平整的基础上进行,采用封盖夹固定相邻结点,然后将盖板分别与前端板、左边板、右边板相接的边界之间绑扎,每间隔25cm绑扎一道,

步骤4,网箱植被种植,所述步骤3网箱盖板封盖后,依土壤、气候和景观要求,做好植被草种或灌木的选择,在填充石料的空隙中均填满壤土,在壤土上种植草种或灌木。

所述绑扎时所用绑扎线为双股线并绞紧,交接处绑扎时,间隔网与网身呈90°相交,间隔网与网身的四处交角各绑扎一道,间隔网与网身交接处每间隔距离d为20-25cm绑扎一道,间隔网与网身间的相邻框线每间隔距离d为20-25cm绑扎一道,网箱组间连接绑扎时,相邻网箱组的上下四角各绑扎一道。

所述填充石料时,网箱内石料填充至1/3高后设置拉筋线,所述拉筋线呈八字形向内拉紧固定。

所述壤土的厚度为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适应性强:生态格网工艺以钢丝网箱为主体,为一柔性结构,能适应各种土层性质并与之较好的结合,能很好的适应地基变形,不会削弱整体结构,更不易断裂破坏;

2)透水能力强:生态格网工艺可使地下水以及渗透水及时的丛结构填石缝隙中渗透出去,能有效解决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利于岸(堤、路、山)坡的稳定;

3)结构整体性强:生态格网网片是由机械编织成双绞、蜂巢形孔网络,即使一两条丝断裂,网状物也不会松开,有其他材料不能代替的延展性,大面(体)积组装,不设缝,整体性强;

4)施工方便易组合:可根据设计意图,工厂内制成半成品,施工现场能组装成各种形状;

5)抗压强度高:生态格网(填满石块后)抗压强度达300~400t/m2

6)耐久性好:生态格网网丝经双重防腐处理,抗氧化作用强,抗腐耐磨,抗老化,使用年限场;

7)造价低:网箱砌体单价低于浆砌块石砌体单价;

8)美化环境、保持生态:网箱砌体石缝会被土填充(人工或自然),植物会逐渐长出,实现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或是美化景观,形成一个柔性整体护面,恢复自然生态。结构填充料之间的缝隙可保持土体与水体之间的自然交换功能,同时也有利于植物生长,实现水土保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统一;

9)生态效益:能与周围环境自然的结合,填石间的渗透能力能使土壤、水、空气、和植物自然的相互作用,可以良好的营造自然水体环境,维持原有水生动、植物生态环境。使用的主材料为天然石料,亲环境且可回收;

10)经济效益:网箱可在工厂规模化生产、成本低,网箱成型制作成圈卷,运输费用减少;填料可就地取材,采用块石、卵石,经济实用。生态网格结构稳固,具有良好的放散效果和很强的适应地基变形能力,且抗化学、生物及腐蚀性能力强,使用寿命长且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网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网箱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网片之间的绑扎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生态格网结构,该结构包括前端板1、后端板2、左边板3、右边板4、盖板5、底板6和隔片7,所述前端板1、后端板2、左边板3、右边板4、盖板5、底板6之间绑扎连接组成网箱,所述前端板1的左边丝和左边板3的前边丝之间绑扎连接,前端板1的右边丝和右边板4的前边丝之间绑扎连接,左边板3的后边丝与后端板2的左边丝之间绑扎连接,右边板4的后边丝与后端板2的右边丝之间绑扎连接,所述前端板1、后端板2、左边板3、右边板4的下边丝均分别和底板6相对应的边丝之间绑扎连接,所述盖板5的下边丝与后端板2的上边丝之间绑扎连接,所述隔片7设置在底板6上,所述隔片两侧边分别与前端板1、后端板2之间绑扎连接。

本实施例中前端板1、后端板2、左边板3、右边板4、盖板5、底板6和隔片7上均设有若干网格8,网格的材质均为镀锌钢丝,镀锌钢丝直径为2.2-2.7mm。

作为优选,相邻网片之间绑扎连接所用绑扎线的材质与网格的材质相同。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前端板1、后端板2、左边板3、右边板4、盖板5、底板6和隔片7的边界均为机械收边9。

本实施中网箱为正方体或长方体。

本实施例生态格网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网箱的组装,根据护坡设计断面进行格网石笼网箱的组装,将前端板1的左边丝和左边板3的前边丝之间绞合相接,将前端板1的右边丝和右边板4的前边丝之间绞合相接,左边板3的后边丝与后端板2的左边丝之间绞合相接,右边板4的后边丝与后端板2的右边丝之间绞合相接,所述前端板1、后端板2、左边板3、右边板4的下边丝均分别和底板6相对应的边丝之间绞合相接,所述盖板5的下边丝与后端板2的上边丝之间绞合相接,所述隔片7设置在底板6上,所述隔片两侧边分别与前端板1、后端板2之间连接,

步骤2,填充石料,在所述步骤1组装后的网箱中均匀、分层进行投料,所述每层投料的厚度不大于30cm,填充石料的容重为1.7t/m3,填充石料选择卵石,卵石的型号为φ6-15cm,所述填充石料的顶面高于网箱的上端面,填充石料的空隙中用碎石填塞,填石料前,可用长木板或钢筋对网箱临时固定,保证填料时后不变形,填充时,箱体应放平石料应相互搭接防止损坏镀层,必要时可手工操作减小石料间空隙,

步骤3,网箱盖板封盖,将所述步骤2中填充的石料顶部砌垒整平,采用封盖夹固定相邻结点,然后将盖板5分别与前端板1、左边板3、右边板4相接的边界之间绑扎,

步骤4,网箱植被种植,所述步骤3网箱盖板封盖后,在填充石料的空隙中均填满壤土,在壤土上种植草种或灌木。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在绑扎时所用绑扎线10为双股线,交接处绑扎时,间隔网与网身呈90°相交,间隔网与网身的四处交角各绑扎一道,间隔网与网身交接处每间隔距离d为20-25cm绑扎一道,间隔网与网身间的相邻框线每间隔距离d为20-25cm绑扎一道,网箱组间连接绑扎时,相邻网箱组的上下四角各绑扎一道。

作为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填充石料时,网箱内石料填充至1/3高后设置拉筋线,所述拉筋线呈八字形向内拉紧固定。

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壤土的厚度为5cm。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