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道杂物拦截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5249发布日期:2019-01-02 22:07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水道杂物拦截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杂物拦截过滤装置,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水道中水流中存在大量污物随着水流流动,最后流到下水道泵站或河流中,这些垃圾会时常影响泵站运行,即使不影响泵站运行,直接排入河道后也会污染河水,为了防止这些垃圾,许多地方一般采用平面格栅进行污物拦截,但对于已经建成的检查井,无法加装平面格栅,除非敲掉检查井重建,经济和社会成本太大。现有的平面格栅在拦截下水道的污物过程中,表面容易被垃圾大比例或全部堵住,造成水流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水道杂物拦截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水道杂物拦截过滤装置,其包括过滤体、引线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和过滤体分别设置于引线的两端,所述过滤体为镂空球体或镂空多面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体由经丝和纬丝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经丝和纬丝上均设有棘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装置为固定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体的内部设有配重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体的底部设有配重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镂空球体为圆球体或椭球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镂空球体由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半球体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过滤球的底部加有过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过滤体对下水道水中的污物在检查井中进行拦截,减少污物对下游下水道泵站的运行的影响以及对下游水体的污染;

2、与平面形的拦截格栅相比,过滤体的表面积大,拦截杂物的同时,减少了对水流的阻挡影响;

3、过滤体的表面进一步设置棘刺等,进一步减少垃圾的堵塞、增加过水量;

4、过滤体可以用引线和固定钉类物悬挂安装在检查井中,方便提检查井进行清理,保证了拦截的高效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纬丝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过滤球;11、棘刺;2、固定环;3、引线;4、卸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水道杂物拦截过滤装置,其包括过滤球1、引线3和固定环2,固定环2和过滤球1分别设置于引线3的两端,引线3与过滤球1通过卸扣可拆卸地连接,过滤球1为由经丝和纬丝编织而成的镂空球体,经丝和纬丝上均设有棘刺11。

为了避免过滤球1容易随水流移动,过滤球1的内部或底部可设有配重块。

为了适用于不同形状的下水道,过滤球1还可呈椭圆形。

过滤球的底部加有过滤板。

为了便于过滤球内杂物的清理,过滤球1由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半球体组成,在清理时,拆开过滤球,将杂物倒出即可。

使用时,如图4所示,将引线的一端通过固定环固定于下水道的侧壁,将过滤球悬挂于下水道的入口,在污水经过过滤球时,过滤球的镂空结构以及过滤球上的棘刺可将污水中的杂物截留,不会堵塞下水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水道杂物拦截过滤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过滤体1的结构为正四面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水道杂物拦截过滤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过滤体1的结构为正六面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