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986发布日期:2018-09-18 20:0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洁具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坐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坐便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传统的坐便器一般包括座体、便盆、座圈、水箱以及盖组件。水箱与便盆之间设有喷射管道,水箱中的水通过喷射管道向便盆中注水,便能够冲走污物。为了提高便盆的冲刷效果,目前的坐便器在座圈中设有座圈水道以及洗涮孔,坐便器冲水时,水箱内的水注入喷射管道的同时,还会注入座圈水道,并经由洗涮孔喷洒入便盆中,进而能够提高坐便器的冲刷效果。

然而,目前的坐便器座圈水道通常为直接开设在座圈内的导水通道,当坐便器的冲水周期完成后,座圈水道内仍然存留着水,剩余水便从洗涮孔流出,时间持续30分钟至60分钟不等,造成坐便器的长流水现象。这种长流水现象,容易造成便盆内出现挂污痕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因长流水而产生挂污的坐便器,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坐便器,包括底座、连接所述底座的便盆以及连接所述便盆的座圈,还包括连接所述底座后部的水箱以及连通所述水箱与所述便盆的喷射口的喷射管道。所述座圈沿其周向设有座圈水道以及多个洗涮孔,多个所述洗涮孔朝向所述便盆的内腔设置。所述坐便器呈使用状态放置时,所述座圈水道远离所述水箱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水箱的一端,且所述座圈水道靠近所述水箱的一端与所述喷射管道相连通。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座圈包括连接所述便盆的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所述顶壁背离所述便盆;多个所述洗涮孔开设于所述底壁,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之间形成所述座圈水道。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包括远离所述水箱的第一端以及靠近所述水箱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由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倾斜设置。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为35mm,所述第二端与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为50mm。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包括集水部以及洗涮部,所述集水部连接所述便盆,所述洗涮部连接所述集水部远离所述便盆的一侧;多个所述洗涮孔开设于所述洗涮部,所述集水部与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洗涮部与所述顶壁之间的距离。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洗涮部的表面朝向所述集水部的表面倾斜设置。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部为以下结构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弧形凹槽、V形凹槽结构、方形凹槽结构。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部为台阶结构。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部为斜坡结构。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部为与所述洗涮部相接续的斜坡结构,所述洗涮部与所述集水部共同形成一个倾斜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坐便器中,其呈使用状态放置时,所述座圈水道远离所述水箱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水箱的一端,使座圈水道设计为朝向所述水箱倾斜的结构,并与所述喷射管道相连通。当所述坐便器冲水时,所述水箱内的水会注入所述座圈水道中,并经由所述洗涮孔向所述便盆冲刷,冲水周期结束后,所述座圈水道内的大部分残余水会随着所述座圈水道的倾斜结构回流至所述喷射管道中,能够减少残余水滞留在所述座圈水道中并经由所述洗涮孔缓慢排出导致的长流水现象。上述座圈水道的倾斜结构设置,能够加速所述座圈水道内的残余水的清空速度,使残余水从所述洗涮孔排出的时间缩短至五分钟以内,从而避免了所述便盆内由于长流水而产生的挂污现象,使所述便盆能够保持较为清洁的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坐便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坐便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坐便器的局部剖面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坐便器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坐便器的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坐便器的立体剖面俯视图;

图7是图6所示坐便器的区域D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3所示坐便器沿B-B线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坐便器的区域E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坐便器的立体剖面俯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坐便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坐便器的区域F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坐便器的集水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部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部件。当一个元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部件;同时,当一个元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部件,,它可以是与另一个元件/部件一体成型连接或组装连接。当一个元件/部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部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坐便器100,包括底座10、便盆20、以及座圈30。所述便盆20设置于底座10上,所述座圈30设置于所述便盆20背离所述底座10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0、所述便盆20以及所述座圈30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坐便器100还可以包括水箱50以及盖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水箱50连接于所述底座10并邻近所述座圈30设置。所述盖组件连接于所述座圈30,并用于扣合于所述座圈30上,以覆盖所述便盆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0、所述便盆20、所述座圈30以及所述水箱50为一体成型结构。

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6,所述坐便器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水箱50及所述便盆20之间的喷射管道70(图6)。所述喷射管道70为中空结构,所述喷射管道70将所述水箱50内部与所述便盆20的便盆腔22连通,具体地,所述喷射管道70与所述便盆20的喷射口连通,使所述水箱50中的水能够经由所述喷射管道70喷射入所述便盆腔22中,以冲走所述便盆20内的污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0、所述便盆20、所述座圈30、所述水箱50以及所述喷射管道70为一体成型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4及图5,所述座圈30设有座圈水道301以及洗涮孔303。所述座圈水道301沿所述座圈30的周向设置,并连通至所述水箱5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洗涮孔303为多个,多个所述洗涮孔303沿所述座圈30的周向分布,且多个所述洗涮孔303朝向所述便盆腔22设置,并与所述座圈水道301连通。当所述坐便器100冲水时,所述水箱50内的水注入所述喷射管道70的同时,还会注入所述座圈水道301,并经由所述洗涮孔303喷洒入所述便盆20中,进而能够提高所述坐便器100的冲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座圈水道301靠近所述水箱50的一端与所述喷射管道70连通(图4),所述座圈水道301自远离所述水箱50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水箱50的一端倾斜,也即,所述坐便器100呈使用状态放置时,以水平面作为参照,所述座圈水道301靠近所述水箱50的一端低于所述座圈水道301远离所述水箱50的一端。当所述坐便器100冲水时,注入所述座圈水道301的水经所述洗涮孔303喷洒入所述便盆20;当所述坐便器100的冲水周期结束后,所述座圈水道301内的大部分残余水会随着所述座圈水道301的倾斜结构回流至所述喷射管道70中,能够减少残余水滞留在所述座圈水道301中并经由所述洗涮孔303缓慢排出导致的长流水现象,从而避免了所述便盆20内由于长流水而产生的挂污现象,使所述便盆20能够保持较为清洁的状态。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同时参阅图6及图7,所述座圈30包括外侧壁32、内侧壁34、底壁36以及顶壁38。所述内侧壁34朝向所述坐便器100的内部;所述外侧壁32连接于所述便盆20并与所述内侧壁34相对设置;所述底壁36分别连接于所述内侧壁34及所述便盆20,并朝向所述便盆20设置;所述顶壁38与所述底壁36相对设置并背离所述便盆20。所述外侧壁32、所述内侧壁34、所述底壁36以及所述顶壁38共同形成所述坐座圈水道301。所述洗涮孔303开设于所述底壁36上。

所述底壁36自远离所述水箱50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水箱50的一端倾斜,也即,所述坐便器100呈使用状态放置时,以水平面作为参照,所述底壁36靠近所述水箱50的一端低于所述底壁36远离所述水箱50的一端,使所述座圈水道301呈上述的倾斜设置的结构,从而能够使所述座圈水道301内的残余水会随着所述座圈水道301的倾斜结构回流至所述喷射管道70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所述底壁36包括远离所述水箱50的第一端361以及靠近所述水箱50的第二端363。所述第一端361与所述顶壁38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363与所述顶壁38之间的距离,使所述底壁36大致呈上述倾斜的结构。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361与所述顶壁38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5mm,所述第二端363与所述顶壁38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0mm。或者,所述第一端361与所述顶壁38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端363与所述顶壁38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置,并使所述底壁36由所述第一端361朝向所述第二端363逐渐倾斜设置,从而能够使所述座圈水道301内的残余水会随着所述底壁36的倾斜结构回流至所述喷射管道70中。

进一步地,所述底壁36靠近所述内侧壁34的一侧朝向靠近所述外侧壁32的一侧倾斜,也即,所述坐便器100呈使用状态放置时,以水平面作为参照,所述底壁36靠近所述内侧壁34的一侧低于所述底壁36靠近所述外侧壁32的一侧,使所述底壁36大致呈倾斜的斜坡结构。由此,所述座圈水道301内的残留水能够在所述底壁36上朝向较低处(靠近所述外侧壁32的一侧)汇聚,并且随着所述座圈水道301的倾斜结构回流至所述喷射管道70中,进一步地避免了残留水经由所述洗涮孔303缓慢流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同时参阅图6至图8,所述底壁36可以包括洗涮部365以及集水部367。所述洗涮部365连接于所述内侧壁34,所述集水部367连接于所述洗涮部365与所述便盆20之间,所述洗涮孔303开设于所述洗涮部365上。所述集水部367用于汇聚所述座圈水道301中的残留水。所述坐便器100呈使用状态放置时,以水平面作为参照,所述集水部367的表面低于所述洗涮部365的表面,使所述座圈水道301内的残留水能够汇聚在所述集水部367中,并回流至所述喷射管道70。换而言之,所述集水部367与所述顶壁38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洗涮部365与所述顶壁38之间的距离,使所述集水部367的表面低于所述洗涮部365的表面。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及图9所示,所述集水部367为凹槽结构,所述洗涮部365的表面朝向所述集水部367倾斜。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水部367的横截面为弧形凹槽。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部367可以为弧形凹槽以外的凹槽结构,例如,所述集水部367可以为V形凹槽结构、方形凹槽结构等凹槽结构中的任一种,本说明书不作一一赘述。或者,所述集水部367可以为弧形凹槽、V形凹槽结构、方形凹槽结构等凹槽结构中的任意多种的组合。

请同时参阅图10至图1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部367可以为斜坡结构,所述洗涮部365的表面朝向所述集水部367倾斜。进一步地,所述集水部367为与所述洗涮部365相接续的斜坡结构,所述洗涮部365与所述集水部367共同形成一个倾斜面。

请同时参阅图13,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部367可以为台阶结构,所述洗涮部365的表面朝向所述集水部36倾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便器100中,其座圈水道301设计为朝向所述水箱50倾斜的结构,并与所述喷射管道70相连通。当所述坐便器100冲水时,所述水箱50内的水会注入所述座圈水道301中,并经由所述洗涮孔303向所述便盆20冲刷,冲水周期结束后,所述座圈水道301内大部分的残余水会随着所述座圈水道301的倾斜结构回流至所述喷射管道70中,能够减少残余水滞留在所述座圈水道301中并经由所述洗涮孔303缓慢排出导致的长流水现象。上述座圈水道301的倾斜结构设置,能够加速所述座圈水道301内的残余水的清空速度,使残余水从所述洗涮孔303排出的时间缩短至五分钟以内,从而避免了所述便盆20内由于长流水而产生的挂污现象,使所述便盆20能够保持较为清洁的状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