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调蓄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8686发布日期:2018-09-28 21:54阅读:14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调蓄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调蓄池。



背景技术:

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占地面积大,一般可建造于城市广场、绿地、停车场等公共区域的下方,主要作用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既能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循环利用,又能避免初期雨水对承受水体的污染,还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国内外在建筑领域所建造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标的建筑物所在位置现场捆扎钢筋,现场模板搭建构型及现场浇筑商品混凝土。限于标的建筑现场施工作业面积,水电配套设施,混凝土养生时间,季节气候环境及政府在雾霾天气pm2.5超标时对建筑行业强制政策等条件的限制,建筑物的构建时间、成本预算,建筑物结构强度,人力成本等,往往是超出预期。超预算给建筑企业及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变相提高了造价成本。而且现场施工工序繁多,各项工序间相互制约,工期较长。并且在冬季施工时,需采用暖棚等措施,但混凝土质量不易保证,取暖、钢筋加工可能引起现场火灾,给现场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提出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调蓄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调蓄池,可以现场拼装,降低用工量,有效缩短工期,节约施工成本,安全高效,方便快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雨水调蓄池,包括上盖和底板,所述上盖顶部表面设有进入口,所述上盖拐角设有贯通上盖的浇筑口,所述底板内部混凝土固定连接有钢筋,所述底板拐角混凝土固定连接有浇筑区,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滑动连接有下游端壁,上游端壁和侧壁,所述下游端壁和所述上游端壁一侧相对设有进水管孔和出水管孔,所述下游端壁,上游端壁和侧壁相邻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下游端壁,上游端壁和侧壁相邻一侧通过固定板表面焊接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侧壁内侧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架。

优选的,所述进入口与上盖为一整体浇筑而成。

优选的,所述浇筑口与浇筑区相对应,每个拐角设有4个,共记 12个。

优选的,所述浇筑区为钢筋扎槽,下端进入底板,上端超出上游端壁一定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凹槽为模具浇筑而成,与底板为一整体,截面为梯形,槽底面的宽度与侧壁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安装凹槽,可向槽内注入砂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且高效;

2、所有配件均为工厂预制件,可在施工现场直接拼装成整体,降低用工量,大大缩短工期;

3、侧壁,上游端壁和下游端壁通过浇筑区实现接缝注浆浇筑连接,牢固安全,迅速方便;

4、向安装凹槽内注入混凝土,使侧壁和端壁固定在槽内,易于实现且动作高效、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浇筑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壁和端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进入口、3浇筑口、4底板、5下游端壁、6侧壁、7上游端壁、8进水管孔、9安装架、10浇筑区、11安装凹槽、 12钢筋、13固定杆、14螺栓、1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该预制装配式雨水调蓄池,包括上盖1和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顶部表面浇筑有进入口2,所述上盖1拐角设有贯通上盖1的浇筑口3,所述底板4内部混凝土固定连接有钢筋12,所述底板4拐角混凝土固定连接有浇筑区10,所述底板4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11,所述安装凹槽11滑动连接有下游端壁5,上游端壁7和侧壁6,所述下游端壁5 和所述上游端壁7一侧相对设有进水管孔8和出水管孔16,所述下游端壁5,上游端壁7和侧壁6相邻一侧通过螺栓14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下游端壁5,上游端壁7和侧壁6相邻一侧通过固定板 15表面焊接有固定杆13固定连接,所述侧壁6内侧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架9。

具体的:所述进入口2与上盖1为一整体浇筑而成。

具体的:所述浇筑口3与浇筑区10相对应,每个拐角设有4个,共记12个。

具体的:所述浇筑区10为钢筋扎槽,下端进入底板4,上端超出上游端壁7一定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安装凹槽11为模具浇筑而成,与底板4为一整体,截面为梯形,槽底面的宽度与侧壁厚度相同。

具体的:所述安装凹槽11,可向槽内注入砂浆。

工作原理:首先在施工区域将置放雨水调蓄池的基坑开挖好,按照设计标高,预留好进水管孔8和出水管孔16的位置,便于安装管道,并在坑底注浆,凝固后,将拼装配件运送至施工现场,首先将底板4安放在基坑底,随后将侧壁6与上游端壁7和下游端壁5固定板 15通过螺栓14固定,然后将固定杆13焊接固定,接着用吊机将拼装好的侧壁与端壁安放在安装凹槽11内,并向槽内注入搅拌混凝土,凝固后,把上盖1上的浇筑口3精准放置在浇筑区10上,再向浇筑区10的钢筋扎槽内注浆,将拐角浇筑为一整体,调蓄池整体已拼装完成,后续可通过进入口2查看池内情况,进行清理,还可通过安装架9安装排水泵等必要机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