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道内部清理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988发布日期:2018-11-07 20:5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市政管道内部清理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清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管道内部清理车。



背景技术:

在管道清理技术领域,对于管道内壁的清理是其中一个重要且不易执行的方面,一般采用刷子、腐蚀性液体、弹性钢丝绳清理。针对较短的管道,一般采用刷子或弹性钢丝绳进行清洁,而这些工具都是手工操作使清理部分与管道内壁摩擦来达到清洗的目的,清洗工具与管道内壁接触面积小,清理效率低。现有技术中将刷头设置在电动机上来提高清理效率,由于刷头转动的直径一般要小于管道直径,而刷头转动的直径是固定的,对管道内部不能进行全方位的清理。

公开号为CN10686219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清理装置,包括手持段、保护壳、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支撑壳和清理终端。手持段前端与保护壳后端联接,保护壳前端为敞口并与支撑壳后端固定连接,支撑壳前端封闭且后部敞开,清理终端设置在支撑壳侧面,第一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清理终端中刷头的旋转角度,第二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清理终端的位置,两个调节装置均设置在保护壳内并通过连杆与清理终端连接。

上述方案借助可调节的刷头对管道内壁进行刷洗,但刷头本身不能将清理的废料收集,需要人工进行二次的废料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管道内部清理车,其优点是可在管道内自动进退,便捷完成管道的清洗与废料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管道内壁清理车,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收料框,所述机架上设有铲刀,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带动铲刀移动的伸缩气缸,所述铲刀靠近机架的一侧与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

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伸缩气缸转动的提升气缸,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塞杆与伸缩气缸转动连接;

所述机架底部设有用于驱动机架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底部四角的驱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一些无水管道,需要适时的进行清理,借助驱动机构带动机架在管道内行进,因无水管道的大部分杂物都沉积在管道的底部,铲刀贴合管道内壁的底部,当机架前进的过程中,推动铲刀前进,管道底部的杂物堆积并移动到铲刀上,当铲刀上收集了较多的杂物时,伸缩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带动铲刀靠近收料框,此时提升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带动伸缩气缸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伸缩气缸固定连接的铲刀进行转动,将铲刀收集到的杂物倾倒入收料框,在对管道清洗的过程中,同时对杂物进行收集,取得了便捷操作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气缸、提升气缸皆设有两组,两组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铲刀的两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两组伸缩气缸与提升气缸,对铲刀的两侧分别进行固定,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靠近铲刀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圆形的转动板,所述提升气缸、伸缩气缸皆与转动板连接,所述转动板的边沿设有从动齿,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齿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部分的无水管道的垃圾沉积在管道底部,但不排除某些管道内壁皆粘结有大量杂物,此时可驱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转动,进而使得转动板转动,转动板转动即可使得铲刀相对管道的位置有所改变,对于杂物过多的管道,可先将铲刀调节到贴合管道上部,使得铲刀先将管道上部的垃圾推下,并掉落到管道底部,再调节铲刀到贴合管道底部的位置,进行正常的清理管道底部的垃圾的工作,提高了适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驱动轮间的履带,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履带带动前后的两个驱动轮同步转动,便于伺服电机将输出动力传动到各个驱动轮,履带表面具有较多的纹路,增大了与管道内部的摩擦力,便于在不平整的道路上前进。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轮与伺服电机间设有减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输出的转速经由减速器减速后传递到驱动轮,从而提高驱动轮的输出动力,减速器将伺服电机的输出转速适当减速后传递给驱动轮,由于伺服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不变,因此驱动轮的最大输出动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得驱动轮对机架的带动力更大,防止在不平整的底面行进时卡住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观察管道内情况的监控摄像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的监控摄像头便于工作人员不进入管道内部,即可观察管道内部的清理状况,便于对未清理干净或前方堵塞等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铲刀靠近机架的一侧斜向设有便于废料倾倒的倾倒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提升气缸对铲刀的翻转角度有限,倾倒口自身具有倾向收料框的角度,便于铲刀内的废料顺利滑入收料框,优化了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收料框的两侧设有便于提升的提升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市政管道间间隔设有检修井,当收料框内的垃圾较多时,驱动机构带动机架移动到检修井下方,位于检修井外的人员借助吊车等工具,勾住收料框两侧的提升耳,将盛满垃圾的收料框带离管道,便捷了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借助驱动机构带动机架在管道内行进,铲刀贴合管道内壁的底部,铲刀收集管道底部的杂物,并借助提升气缸与伸缩气缸将杂物倾倒入收料框,自动清理并收集杂物;

2、对于管道上部杂物较多时,借助转动板将铲刀的位置进行转向,便于对管道各个角度的杂物进行铲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收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铲刀;111、倾倒口;2、收料框;21、提升耳;3、转动板;31、伸缩气缸;32、提升气缸;33、从动齿;34、步进电机;35、主动轮;5、驱动机构;51、驱动轮;52、履带;53、伺服电机;54、减速器;6、监控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市政管道内壁清理车,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底部设有用于驱动机架1运动的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在机架1底部四角的驱动轮51,驱动轮51间设有用于传动的履带52,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3,伺服电机53的输出轴与驱动轮51连接。履带52带动前后的两个驱动轮51同步转动,便于伺服电机53将输出动力传动到各个驱动轮51,履带52表面具有较多的纹路,增大了与管道内部的摩擦力,便于机架1在不平整的道路上前进。

如图1所示,驱动轮51与伺服电机53间设有减速器54,伺服电机53输出的转速经由减速器54减速后传递到驱动轮51,从而提高驱动轮51的输出动力,减速器54将伺服电机53的输出转速适当减速后传递给驱动轮51,由于伺服电机53的最大输出功率不变,因此驱动轮51的最大输出动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得驱动轮51对机架1的带动力更大,防止在不平整的底面行进时卡住。

如图2所示,机架1上安放有收料框2,机架1一侧设有用于对管道内壁的杂物进行铲除的铲刀11,机架1靠近铲刀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圆形的转动板3,转动板3的边沿设有从动齿33,机架1上固定有步进电机34,步进电机3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35,主动轮35与从动齿33啮合。

如图3、图4所示,转动板3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带动铲刀11移动的伸缩气缸31,铲刀11靠近机架1的一侧与伸缩气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转动板3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驱动伸缩气缸31转动的提升气缸32,提升气缸32的活塞杆与伸缩气缸31的一端转动连接。伸缩气缸31、提升气缸32皆设有两组,两组伸缩气缸31的活塞杆分别与铲刀11的两侧连接。对于一些无水管道,需要适时的进行清理,借助驱动机构5带动机架1在管道内行进,因无水管道的大部分杂物都沉积在管道的底部,铲刀11贴合管道内壁的底部,当机架1前进的过程中,推动铲刀11前进,管道底部的杂物堆积并移动到铲刀11上,当铲刀11上收集了较多的杂物时,伸缩气缸31的活塞杆收缩带动铲刀11靠近收料框2,此时提升气缸32的活塞杆收缩,带动伸缩气缸3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与伸缩气缸31固定连接的铲刀11进行转动,将铲刀11收集到的杂物倾倒入收料框2。

如图3所示,因提升气缸32对铲刀11的翻转角度有限,铲刀11靠近收料框2的一侧,斜向设有便于废料倾倒的倾倒口111。倾倒口111自身具有倾向收料框2的角度,便于铲刀11内的废料顺利滑入收料框2。

如图2所示,大部分的无水管道的垃圾沉积在管道底部,但不排除某些管道内壁皆粘结有大量杂物,此时可驱动步进电机34,步进电机34输出轴上的主动轮35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33转动,进而使得转动板3转动,转动板3转动即可使得铲刀11相对管道的位置有所改变,对于杂物过多的管道,可先将铲刀11调节到贴合管道上部,使得铲刀11先将管道上部的垃圾推下,并掉落到管道底部,再调节铲刀11到贴合管道底部的位置,进行正常的清理管道底部的垃圾的工作。

如图4所示,收料框2便于从机架1上取下,收料框2的两侧设有便于吊车对收料框2进行提升的提升耳21。市政管道间间隔设有检修井,当收料框2内的垃圾较多时,驱动机构5带动机架1移动到检修井下方,位于检修井外的人员借助吊车等工具,勾住收料框2两侧的提升耳21,将盛满垃圾的收料框2带离管道。

如图2所示,一些管道不便于工作人员进入,机架1上设有用于观察管道内情况的监控摄像头6。工作人员不进入管道内部,即可观察管道内部的清理状况,便于对未清理干净或前方堵塞等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