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顶板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0643发布日期:2018-08-17 20:4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防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不断提升,地下空间建设也越来越广泛。城市建设的地下室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层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带来的结果,然而地下室的围护结构经常受到各种水的侵蚀,为保证地下室具有良好的使用环境、使用条件和使用年限,应做好地下室防水设计。

目前传统碎石排水层施工工艺:由于石子本身自重很大,所以极大地增加地下室顶板的荷载,影响结构稳定;运输石子的车在车库顶板行走,容易造成车库顶板及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增加屋面配筋,增加成本;石子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具有排水效果,所以会增加土方开挖量;石子本身不具有阻根性,必须铺设耐根穿刺层;石子空隙之间较小,容易造成空隙堵塞,影响排水效果。

目前传统盲管或砖砌盲沟排水施工工艺:排水盲沟为圆形,排水截面积小,排水效率低;排水盲沟为全面开孔,盲沟内的水会不断渗透到车库顶板上;排水盲沟抗压强度低,回填土时容易造成盲沟变形堵塞;排水盲沟属于渗透型排水,排水速度慢;砖砌盲沟自重大,材料及人工成本高;砖砌盲沟由于要用到水泥砂浆,容易造成排水口堵塞;砖砌盲沟对回填土要求较高。如何提升地下室的防水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室顶板防水结构,它能解决目前传统的碎石排水层施工工艺、盲管或砖砌盲沟排水施工工艺在地下室防水中会产生的一些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地下室防水混凝土顶板1、找坡层2、防水层3、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4、砂石垫层5、种植土层6,所述地下室防水混凝土顶板1上方设有找坡层2,所述找坡层2上方设有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上方设有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4、所述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4上方设有砂石垫层5、所述砂石垫层5上方设有种植土层6,所述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4为齿状结构。

它还包含植被层7,所述植被层7设在种植土层6上。

所述防水层3为大于4mm厚的防水卷材。

所述找坡层2为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找坡大于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将多余的水有组织的通过排水槽排至集水井并对集水井内的收集水进行二次利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实现零坡度有组织排水,取消找坡层、保护层、隔离层、代替传统排水过滤层,对渗入水进行收集,做为园林浇灌用水,节约水资源,施工方便,节省施工周期,节省成本,便于维护,减少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地下室防水混凝土顶板1、找坡层2、防水层3、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4、砂石垫层5、种植土层6、植被层7。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地下室防水混凝土顶板1、找坡层2、防水层3、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4、砂石垫层5、种植土层6,所述地下室防水混凝土顶板1上方设有找坡层2,所述找坡层2上方设有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上方设有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4、所述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4上方设有砂石垫层5、所述砂石垫层5上方设有种植土层6,所述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4为齿状结构。它还包含植被层7,所述植被层7设在种植土层6上。所述防水层3为大于4mm厚的防水卷材。所述找坡层2为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找坡大于1%。

种植土的厚度须满足上部苗木种植物所需土层厚度。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的安装施工根据图所示直接在已完工的防水层上铺设,板材的场边搭接采用热风焊接的方式,短边采用热熔焊接的搭接方式,网格及无纺布采用搭接的搭接方式,长短边搭接长度各为50~100mm。基层表面应平整,排水板自然展开、疏松的铺设于规划好的位置,排水可按纵向或者横向统一的方向铺设。防水层采用不小于4mm厚的防水卷材。高出板面墙根部、出板面管道、烟道、落水口等阴角/阳角部位须增加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与防水层相同,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阳角开始上反/下延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250mm。防水层上反高度不低于种植土完成面300mm。应直接采用结构找坡,找坡不小于1%。当结构找坡有困难时,可采用找坡层进行找坡。找坡层应优先选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慎用陶粒、膨胀珍珠岩等轻骨料混凝土。必须在所有出屋面或与屋面相交的管道、烟道、墙体等与屋面相交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完成各种出板面的管道、烟道、落水口等的安装及四周封堵后,进行结构闭水试验并对渗漏处进行修补。地下室顶板应为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6级。在满足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确保结构主体的抗渗性能。地下室顶板应在浇筑混凝土时原浆收平压光。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