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泄洪消能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073发布日期:2018-09-05 01:21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泄洪消能池。



背景技术:

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和水电站厂房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城镇供水为主,兼有发电、人畜饮水、旅游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通常水库大坝由溢流段和非溢流段组成,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和工作桥。溢流段泄流过程中产生的高速水流直接排放会对下游的河床造成冲刷破坏,从而影响整个水库枢纽的稳定性,因此通常会在溢流段的下游设置消能装置,常用的消能方式为底流消能,坝下设有消能池,促使下泄水流在限定的范围内产生水跃,通过水流内部的漩滚、摩擦、掺气和撞击达到消能的目的,以减少对下游河床的冲刷,然而目前的消能结构中存在结构复杂,工程构建和维修成本高,或者结构简单但消能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泄洪消能池,结构简单,消能效果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用泄洪消能池,包括消能池本体,所述消能池本体内水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并排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消能墩,每个消能墩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同,全部消能墩上的所有凹槽的高度各不相同。

可选的,全部消能墩上的所有凹槽的高度从左到右依次减小。通过设置高度依次降低的凹槽,有序的对水流在高度方向上分区,产生不同流速的水流,更加有利于水流之间的碰撞消能,提高消能效果。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消能效果,至少一个远离消能池侧壁的消能墩的顶部设置有延伸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同的顶凹槽。

可选的,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消能效果,相邻两消能墩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两侧的消能墩与消能池侧壁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消能墩高度的一半。

可选的,所述消能墩的个数为三个。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确保消能池很好的发挥消能效果,所述消能墩为长方体,消能墩的高度≤消能池高度的2/3;消能墩垂直水流方向的宽度为消能墩高度的一半。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消能墩高度的1/5;凹槽的长度为消能墩水流方向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水利工程用泄洪消能池,在消能池本体内设置间隔设置的消能墩,消能墩的左右两侧设置高度不同的与水流方向同向延伸的凹槽,使得水流流入消能池经过消能墩后,在凹槽的作用下产生不同高度的水流,使其在高度上进行了水流分区,不同高度的凹槽产生不同流速的水流,便于水流撞击消能,提高消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利工程用泄洪消能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消能池中左侧消能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消能池中中间消能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提供的消能池中右侧消能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利工程用泄洪消能池,如图1所示,包括消能池本体1,所述消能池本体1内水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并排间隔设置有三个消能墩2,每个消能墩2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凹槽3,中间的消能墩2的顶部设置有顶凹槽4;所述凹槽3和顶凹槽4的延伸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同,全部消能墩2侧壁上的凹槽3的高度从左到右依次减小。

为了提高消能池的消能效果,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消能墩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两侧的消能墩与消能池侧壁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消能墩高度的一半。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消能池很好的发挥消能效果,所述消能墩为长方体,消能墩的高度≤消能池高度的2/3;消能墩垂直水流方向的宽度为消能墩高度的一半。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消能墩高度的1/5;凹槽的长度为消能墩水流方向的宽度。

消能墩的高度应低于消能池高度,且垂直水流方向的宽度为消能墩高度的一半,这是为了消能墩完全位于消能池中,当消能墩高度高于消能池时,高出的部分无法进行耗能,造成了不必要的工程浪费,消能墩垂直水流方向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选择为消能墩高度的一半,仅是一种优选的方式。

凹槽的设置深度即为凹槽深入消能墩的深度,这种深度越深,对消能效果而言是越好的,因为水流分散在凹槽中的越多,造成的阻力越大,但是凹槽深度越深,其必然会影响消能墩的稳定性,消能墩容易产生破坏,因此,综合考虑消能效果和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选择凹槽的深度为消能墩高度的1/5;对于凹槽的长度,由于只是提供水流通道,因此其长度为消能墩水流方向的宽度,即贯穿整个消能墩,如图2~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全部消能墩2侧壁上的凹槽3的高度从左到右依次减小是为了流水经过消能墩后在高度方向上对水流进行分区,产生不同流速的水流,促进水流的撞击,提高消能效果,从左到右依次降低是为了实现水流高度方向分区的有序性,进一步促进消能效果,那么应当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传统的消能池,只需要使消能墩2侧壁上的凹槽3高度不同,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消能效果,该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中间消能墩2的顶部设置顶凹槽4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消能池的消能效果,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设置在顶凹槽,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变更或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