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8103发布日期:2018-11-27 23:4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喀斯特地区隐伏溶洞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问题。目前,桩基础是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遍使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在未探明桩底溶洞发育的情况下进行桩基施工,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滑桩、断桩、坍孔、地面沉降、埋钻、周围建筑开裂等严重事故,因此含隐伏溶洞的岩溶地基稳定问题更是成为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在溶洞地区,当桩型采用预制管桩时,若不能探明桩底溶洞情况,极有可能会发生滑桩、断桩的情况。采用锤击法对预制管桩进行沉桩,边施工边探测桩底溶洞可探明桩底溶洞情况,但探测器跟随桩尖进入到桩底,若无法取回探测器将造成大量探测器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桩尖探测器难以取回的问题,提供一种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及桩尖探测器回收系统。

一种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包括其内收容有探测器的外壳、装配于所述外壳上的固定机构以及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的提拉件,所述提拉件可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并驱动所述固定机构相对所述外壳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缩回至与管桩分离的回收位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件、弹性件以及锁定组件,所述提拉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并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锁定组件连接并在所述提拉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锁定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所述回收位置,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锁定组件之间,用于为所述锁定组件提供由所述回收位置复位至与管桩固定的固定位置的弹性回复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移动块和锁定件,所述锁定件、所述移动块以及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固定位置指向所述回收位置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移动块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提拉件包括钢索和滑轮,所述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滑轮连接使所述滑轮悬空设置,所述钢索的另一端设置于管桩外,所述连接件绕设于所述滑轮外。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桩尖探测回收装置还包括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外,所述封闭机构内设置有卡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两个,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连接两个所述的锁定组件之间,所述提拉件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处位于两个所述锁定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收容腔,所述外壳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锁定组件对应的锁定槽,所述锁定组件可与锁定槽相固定或相分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用于装配所述固定机构的容纳室,所述容纳室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锁定组件可伸缩地设置于通孔内与锁定槽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桩尖探测回收装置还包括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依次穿过所述封闭机构、容纳室进入收容室与所述探测器连接,所述钢索长度短于所述数据线长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桩尖探测器回收系统,包括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以及管桩,所述管桩包括桩尖及管桩桩身,所述管桩桩身内设有管桩孔道,所述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位于所述管桩孔道内且设置于所述桩尖背部。

本申请的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拉动提拉件,可以将固定机构由与管桩相对固定的位置,缩回到与管桩相分离的位置,使外壳相对管桩分离,探测器收容在外壳内,所以拉动提拉件将外壳从管桩中取回时,即将探测器一起取回,避免了探测器无法回收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桩尖探测器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桩尖探测器回收系统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桩尖探测器回收系统1包括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100以及管桩600,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100设置在管桩600内部。沿第一方向(即图中竖直方向)可将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100从管桩600中取出。

请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100包括其内收容有探测器的外壳10、装配于外壳10上的固定机构20以及与固定机构20连接的提拉件30,提拉件30可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并驱动固定机构20相对外壳10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缩回至与管桩600分离的回收位置。如此可实现外壳10相对管桩600分离,探测器收容在外壳10内,所以拉动提拉件30将外壳10从管桩600中取回时,即将探测器一起取回,避免了探测器无法回收造成浪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0包括连接件21、弹性件23以及锁定组件25,提拉件30与连接件21连接并可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连接件21与锁定组件25连接并在提拉件3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锁定组件25沿第二方向移动至回收位置(即锁定组件25不与管桩600接触),弹性件23连接于外壳10与锁定组件25之间,用于为锁定组件25提供由回收位置复位至与管桩600固定的固定位置的弹性回复力。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0直接与管桩600相锁定,在管桩600上开设有与锁定组件25相配合的凹槽(图未示),锁定组件25卡嵌在凹槽中,拉动提拉件30,提拉件30与连接件21连接从而带动锁定组件25使弹性件23受到压缩,从而使锁定组件25从凹槽中分离出来,解除外壳10与管桩600的锁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100还包括底座50,底座50固定连接在管桩600上,固定机构20通过底座50间接的与管桩600相锁定或分离。底座50设置有收容腔51,外壳10收容于收容腔51内,底座50设置有与锁定组件25对应的锁定槽53,锁定组件25在弹性件23作用下与锁定槽53相固定即固定位置,拉动提拉件30,提拉件30与连接件21连接从而带动锁定组件25使弹性件23受到压缩,从而使锁定组件25从锁定槽53中分离出来即到达回收位置,解除外壳10与底座50之间的锁定,外壳10可以通过提拉件30从管桩600中取出。

具体地,锁定组件25包括移动块251和锁定件253,锁定件253、移动快251以及弹性件23沿固定位置指向回收位置的方向依次设置,连接件21连接在移动块251设置弹性件23的一端。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移动块251为金属块,锁定件253为钢珠,当然移动块251和锁定件253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锁定组件25,其中钢珠卡嵌在锁定槽53。

参见图2、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拉件30包括钢索31和滑轮33,滑轮33包括周边带有槽的轮子331以及用于固定轮子331的固定件333,钢索31的一端与固定件333连接使滑轮33悬空设置,钢索31的另一端伸出到管桩600外,或者钢索31穿过固定件333使滑轮33悬空设置,钢索31的两端都伸出到管桩600外,即只要满足可以在管桩600外部来拉动钢索31带动滑轮33沿第一方向移动即可。连接件21绕设于滑轮33外,即连接件21绕设在轮子331的槽内,轮子331可拉动连接件21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0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于外壳10上的两个,连接件21沿第二方向连接两个锁定组件25之间,提拉件30与连接件21的连接处位于两个锁定组件25之间。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21为一条绳索,绳索两端与锁定组件25连接,绳索穿设在滑轮33的轮子331的槽中,滑轮33沿第一方向移动,则绳索收紧带动锁定组件25沿第二方向移动。

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100还包括封闭机构40,封闭机构40设置在外壳10外,封闭机构40内设置有卡锁41,卡锁41用于锁定钢索31,防止在压桩的过程中钢索被提起,进而防止外壳10与管桩600之间出现松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0还包括用于装配固定机构20的容纳室11,和与容纳室11相分隔的收容室13,收容室13用于收纳探测器。容纳室1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11,锁定组件25可伸缩地设置于通孔111内与锁定槽53配合。为了更好的对外壳10起到固定作用,如图4所示,固定机构20设置四个并均匀装配在容纳室11的四周。

参见图1、图2,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100还包括数据线70,数据线70依次穿过封闭机构40、容纳室11进入收容室13与探测器连接,实现探测器信号的传输。其中钢索31长度短于数据线70的长度,保证数据线70不受拉伸力。

参见图1,桩尖探测器回收系统1包括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100以及管桩600,管桩600包括桩尖601及管桩桩身602,管桩桩身602内设有管桩孔道6021,桩尖探测器回收装置100位于管桩孔道6021内且设置于桩尖601背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底座50固定连接在桩尖601的背部,沿第一方向拉起钢索31,锁定件25与锁定槽53分离,从而将外壳10从底座50上分离,然后外壳10沿着管桩孔道6021从管桩桩身602中取出,即把探测器从管桩600中取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