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抛石基床施工的夯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214发布日期:2018-09-11 19:54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基床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下抛石基床施工的夯实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抛石基床在目前的码头、防波堤、护岸、丁坝等工程项目中均得到广泛应用,水下抛石基床作为基础结构形式,因其具有承载能力大、抗滑、经济、耐久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因而已成为水下基础工程的首选结构形式之一,为确保水下抛石基床具备足够的地基承载力,必须对基床进行密实,目前国内外工程界主要采用的密实方法有:重锤夯实法、自行沉实法、预压法和爆破密实法,其中重锤夯实法、爆夯法最为常用,重锤夯实法采用起重设备起吊重锤,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基床,重锤夯实法施工的优点在于施工机动灵活,对周边建筑物产生的地震效应影响小,施工干扰小,在距离相邻码头或村庄太近,或者施工海域有国家级保护动物时可替代爆夯法施工,水中下落的夯锤,受到周围水体的阻力作用,其夯实效率远低于陆地夯实效率,夯实效率低,从而限制了每层抛石厚度,抛石速度低,由此导致的抛石船位频繁移动将耗用大量的时间,造成施工成本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低下,因此,在水下抛石基床的夯实工程中,急需拓展、探索新的夯实思路,提高夯实效率,降低工程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抛石基床施工的夯实装置,实现了水底的振动夯实,有效的降低了水流阻力,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下抛石基床施工的夯实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电机密封舱,以及设置在电机密封舱两侧的夯轮,且所述电机密封舱内部设置有双向电机,所述电机密封舱两端通过固连件连接有轮位套圈,所述轮位套圈内部同轴安装有传动轮,且所述双向电机的电机轴键连接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侧面设置有偏心轴,且所述偏心轴活动连接在夯轮上,所述夯轮和偏心轴连接侧设置凹盆面,所述夯轮外侧面设置有内盘,所述夯轮内顶部横向设置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内部安装有微型泵,位于电机密封舱底部的两个夯轮内壁上连接有底夯盘。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密封舱前后表面中间通过柔性铰接轴铰接有平衡翼。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轴活动安装在夯轮内部的弹动轴槽中,且所述弹动轴槽位于凹盆面的中心。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夯轮的导流腔中的微型泵喷流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底夯盘为弧长为夯轮弧长的2/5,且所述夯轮可为边数大于八的正棱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摒弃了传动的夯锤的基床夯实方式,通过两个夯轮和连接的底夯盘在水底持续振动夯实方式,双向电机通过电机轴的转动带动轮位套圈内的传动轮的转动,且通过轮位套圈套住传动轮,避免传动轮和水流的接触,使得传动轮转动时的水流阻力减小,能够将更多的动力传递至偏心轴,偏心轴的偏心运动使得夯轮成快频率的上下振动,从而有效的对抛石基床进行夯实。

(2)本实用新型的圆弧形的底夯盘具有一定的破水性,使得底夯盘底部在下降过程中接触水时,使得水流相两侧导流,底夯盘受到的水流冲击面减小,阻力减小,且所述夯轮可为边数大于的正棱柱体,而通过选用近似圆形的正棱柱体使得在获得较大的夯实面时,尽可能的降低水流的有效阻力面积,在夯实的过程中所述电机密封舱前后表面中间通过柔性铰接轴铰接的平衡翼,随水流的变化上下摆动,保证了在振动过程中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在电机密封舱上动时,水流的惯性使得平衡翼下摆,从而使得水流向密封电机舱两侧排去,避免进入底夯盘背侧,对底夯盘产生向下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电机密封舱;2-夯轮;3-固连件;4-双向电机;5-底夯盘;6-传动轮; 7-偏心轴;8-导流腔;9-内盘;10-轮位套圈;11-凹盆面;12-栅条;13-微型泵;14-电机轴;15-平衡翼;16-弹动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抛石基床施工的夯实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电机密封舱1,以及设置在电机密封舱1两侧的夯轮2,且所述电机密封舱1内部设置有双向电机4,所述电机密封舱1两端通过固连件 3连接有轮位套圈10,所述轮位套圈10内部同轴安装有传动轮6,且所述双向电机4的电机轴14键连接传动轮6,所述传动轮6侧面设置有偏心轴7,且所述偏心轴7活动连接在夯轮2上,所述夯轮2和偏心轴7连接侧设置凹盆面11,所述夯轮2外侧面设置有内盘9,所述夯轮2内顶部横向设置有导流腔8,所述导流腔8内部安装有微型泵13,位于电机密封舱1底部的两个夯轮2内壁上连接有底夯盘5。

本实用新型摒弃了传动的夯锤的基床夯实方式,通过两个夯轮2和连接的底夯盘5在水底持续振动夯实方式,双向电机4通过电机轴14的转动带动轮位套圈10内的传动轮6的转动,且通过轮位套圈10套住传动轮6,避免传动轮6和水流的接触,使得传动轮6转动时的水流阻力减小,能够将更多的动力传递至偏心轴7,偏心轴7的偏心运动使得夯轮2成快频率的上下振动,从而有效的对抛石基床进行夯实。

同时所述底夯盘5为弧长为夯轮2弧长的2/5,圆弧形的底夯盘5具有一定的破水性,使得底夯盘5底部在下降过程中接触水时,使得水流相两侧导流,底夯盘5受到的水流冲击面减小,阻力减小,且所述夯轮2可为边数大于8的正棱柱体,而通过选用近似圆形的正棱柱体使得在获得较大的夯实面时,尽可能的降低水流的有效阻力面积,在夯实的过程中所述电机密封舱1前后表面中间通过柔性铰接轴铰接的平衡翼15,随水流的变化上下摆动,保证了在振动过程中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在电机密封舱1上动时,水流的惯性使得平衡翼15下摆,从而使得水流向密封电机舱1两侧排去,避免进入底夯盘5 背侧,对底夯盘5产生向下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在双向电机4工作的同时微型泵13同时工作,两个所述夯轮 2的导流腔8中的微型泵13喷流方向相反,将夯轮2之间的水流向两侧排出,从而降低水流对电机密封舱1的整体压力,能够减小夯轮2在振动时的阻力。

所述偏心轴7活动安装在夯轮2内部的弹动轴槽16中,且所述弹动轴槽 16位于凹盆面11的中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该实用新型中的双向电机4的实质是采用两个转动电机反向组合的形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