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控制吃水深度的围油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3321发布日期:2018-10-02 20:52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取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控制吃水深度的围油栏。



背景技术:

围油栏是指用水下带裙边的浮体对水面油、污物进行围聚以防其扩散的一种设备,常用便携式围油栏阻拦在海上、港口溢油事故中油污的扩散,由充气式浮体、裙边、拉力带、配重链、系锚件等组成,用锚碇固定在需要围拦的油污水面四周,根据使用区域可分为海洋型、近海型、港口型等多种型式,并具有相应的不同技术数据。

然而,现有的围油栏结构单一,无法根据油污的厚度来调整浮体的吃水深度,不能起到高效的围油目的,实用性不强,其次,为了提高围油能力,现有的围油栏一般是连体的结构,移动运输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控制吃水深度的围油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控制吃水深度的围油栏,包括浮体和固定挂钩,所述浮体的两侧中心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便于固定的固定挂钩,所述浮体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带,且弹性带的一侧前后表壁上均设置有便于粘贴连接的魔术贴,所述浮体的底部连接有储水箱,且储水箱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一端通过水管与设置在储水箱内底部的第二抽水泵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性带的宽度与浮体的直径大小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性带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弹性带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弹性带关于浮体的竖直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外壁中心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内表壁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浮体的底部设置有储水箱,通过第一抽水泵可将水抽入储水箱的内部,从而使得储水箱的质量变大,导致浮体的吃水深度变大,通过第二抽水泵则可将储水箱内部的水抽出,从而使得浮体上升,该结构简单,能够自由控制浮体的吃水深度,从而达到高效的拦油目的;其次,该围油栏中,每一个浮体都是独立的结构,彼此之间先通过固定挂钩连接,然后再通过一侧的魔术贴进行连接,通过弹性带起到拦油目的,该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安装,在保证拦油能力的同时,方便移动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控制吃水深度的围油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控制吃水深度的围油栏的侧视图。

图例说明:

1-浮体、2-固定挂钩、3-弹性带、4-魔术贴、5-储水箱、6-第一抽水泵、7-第二抽水泵、8-水管、9-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具有控制吃水深度的围油栏,包括浮体1和固定挂钩2,浮体1的两侧中心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便于固定的固定挂钩2,浮体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弹性带3,且弹性带3的一侧前后表壁上均设置有便于粘贴连接的魔术贴4,浮体1的底部连接有储水箱5,且储水箱5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水口9,出水口9的一端通过水管8与设置在储水箱5内底部的第二抽水泵7连通。

弹性带3的宽度与浮体1的直径大小相等,弹性带3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弹性带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弹性带3关于浮体1的竖直中线对称,储水箱5的底部外壁中心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泵6,储水箱5的底部内表壁为锥形结构。

固定挂钩2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浮体1进行连接,魔术贴4的设置方便相邻魔术贴4之间的连接固定,第一抽水泵6的设置用于将水抽入储水箱5的内部,第二抽水泵7的设置则用于将储水箱5内部的水给排尽,从而实现浮体1吃水深度的控制,魔术贴4与弹性带3均由防火材料制成,弹性带3的宽度与浮体1的直径大小相等,从而达到高效的拦油目的,储水箱5的底部内表壁设置为锥形结构,能够使得储水箱5的中心在浮体1的竖直中线上,使得浮体1升降稳定。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相邻的两个浮体1之间通过固定挂钩2相互连接起来,再分别将相邻的魔术贴4相互粘合,从而使弹性带3连接在一起,再将完成连接的浮体1丢入水中,然后,根据油污的厚度,来控制浮体1的吃水深度,当油污厚度较大时,第一抽水泵6工作,将水抽入储水箱5内,随着储水箱5内部水量的增加,浮体1在重力作用下,会缓慢下降,从而增大了吃水深度,对油污进行高效的拦截,反之,第一抽水泵6停止工作,通过第二抽水泵7工作将储水箱5内部的水排出,即可使得浮体1上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