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自冷式电机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5108发布日期:2018-10-13 02:0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和电机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态自冷式电机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泵电机的降温通常是风冷,由电机自身旋转时风叶产生的气体流动带走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温度。这种方式对电机而言有风磨损耗,效率低。

现用电机风叶产生的风量相对较低,电机仍会产生较高的温度(30K以上),限制了电机电流的增加,所以机体较大,材料消耗多,成本也高。

另外也有额外加冷却风机或用冷却油(或水)冷却电机的做法,要么增加设施,要么电机基础温度较高,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态自冷式电机供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液态自冷式电机供水系统,主要包括电机、散热区域、电机输出轴、多级水泵、水泵泵体、热交换区液体管道、液体管道、进水口、出水口、冷却液循环泵,电机的电机输出轴连接多级水泵,多级水泵安装在水泵泵体内,电机内部设有散热区域,散热区域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直接连通液体管道,出水口连通冷却液循环泵一端口,冷却液循环泵另一端口和热交换区液体管道连通,热交换区液体管道和液体管道相连通。

所述热交换区液体管道安装在水泵泵体内部。

所述热交换区液体管道、液体管道和水泵泵体相互独立,内部液体不相互流通。

水泵工作时,水流经泵体时将电机热量带走,即:将冷却液循环泵与轴连接,转子旋转致冷却液循环泵一起旋转,将液体管道中的液体在电机发热体表面急速通过,带走电机温度并通过水泵泵体表面进行热交换冷却后提供给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水泵电机的冷却方式,借助水泵的工作流体自冷却电机,在水流经泵体时将电机热量带走,从而使电机温升非常低,不到风叶或风机冷却技术方案的四分之一。

2、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或油单独通道,不与工作用水混合以免污染。

3、本实用新型由于独立的冷却系统,冷却液中可以添加防冻、防结垢、高导热、低粘滞的液体。

4、本实用新型电机达到防护等级可达到IP54以上。

5、本实用新型减低了风磨损耗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电机1、散热区域2、电机输出轴3、多级水泵4、水泵泵体5、热交换区液体管道6、液体管道7、进水口8、出水口9、冷却液循环泵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如附图所示,这种液态自冷式电机供水系统,主要包括电机1、散热区域2、电机输出轴3、多级水泵4、水泵泵体5、热交换区液体管道6、液体管道7、进水口8、出水口9、冷却液循环泵10,电机1的电机输出轴3连接多级水泵4,多级水泵4安装在水泵泵体5内,电机1内部设有散热区域2,散热区域2上设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进水口8直接连通液体管道7,出水口9连通冷却液循环泵10一端口,冷却液循环泵10另一端口和热交换区液体管道6连通,热交换区液体管道6和液体管道7相连通。

所述热交换区液体管道6安装在水泵泵体5内部。

所述热交换区液体管道6、液体管道7和水泵泵体5相互独立,内部液体不相互流通,冷却液中可以添加防冻、防结垢、高导热、低粘滞的液体。

实施例1:电机1通电后,电机1转动,将多级水泵4带动,使水泵泵体5内的热交换水流动,与热交换区液体管道6充分交换热量,与此同时冷却液循环泵10驱动,泵内产生负压,需要从液体管道7补入,于是液体从液体管道7快速循环流转,经过电机1的散热区域2表面带走热量,经过水泵泵体5的热交换区液体管道6表面空冷却。循环工作达到降温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