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383发布日期:2019-04-02 23:5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属于土木工程材料的一种,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混合骨料并形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一般是由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石作为骨料,并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成型,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

在现有技术中,混凝土的生产主要由混凝土搅拌楼完成,混凝土搅拌楼主要包括有搅拌主机、物料输送系统、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贮存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如图4所示,物料输送系统包括有用于输送砂、石等原料的送料通道以及设置于送料通道1内的输送带,输送带在输送原料时,会有原料从输送料带上掉落至送料通道1内,因此,送料通道1内设置有用于清洗掉落的原料的喷淋系统,喷淋系统清理掉落至送料通道1内的原料并通过开设于送料通道1底部的废水排出口11排出至设置于下方的收集桶2中,从而完成清理送料通道1并收集废水的目的;收集桶2上还设置有用于抽取废水的自动抽水单元4,则使用者可通过自动抽水单元进行抽水作业,以便于进行废水处理和二次利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自动抽水单元因发生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时,收集桶内的废水无法被抽出,而送料通道内的废水经由废水排出口持续排至收集桶内,导致废水溢出收集桶并直接排至外界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收集桶的工作可靠性差,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收集装置,通过设置手动抽水单元和应急抽水单元,从而达到提高收集桶工作可靠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收集装置,包括有开设于送料通道底部的废水排出口,所述废水排出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废水的收集桶,所述收集桶与废水排出口之间连通有引流管道,所述收集桶上设置有用于抽出收集桶内的废水的自动抽水单元,且所述自动抽水单元包括有抽水机以及排水管道;所述收集桶上设置有用于手动抽出收集桶内的废水的手动抽水单元以及应急抽水单元,所述手动抽水单元包括有用于排水的手动排水管以及用于控制手动排水管通断的第一阀门,所述应急抽水单元包括有用于排水的应急排水管以及用于控制应急排水管通断的第二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送料通道内的输送带进行清洗作业时,混有砂、石等原料的废水可经由废水排出口和引流通道流至下方的收集桶中,从而完成废水的收集待处理作业。当需要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时,可通过抽水机和排水管道抽取收集桶中的废水;当自动抽水单元因发生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手动排水单元进行废水排出作业,即开启第一阀门,以使收集桶内的废水通过手动排水管排出;当自动抽水单元和手动抽水单元均无法正常工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应急抽水单元进行废水排出作业,即开启第二阀门,以使收集桶内的废水通过应急排水管排出,从而达到提高收集桶的工作可靠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桶的桶身内设置有用于感应收集桶内水位变化的水位传感器;当所述收集桶内的水位上升至水位传感器处时,所述抽水机开启并通过排水管道抽出收集桶内的废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集桶内的废水上升至水位传感器处时,使用者得到信号并将抽水机开启,收集桶内的废水经由排水管道排出,从而达到防止收集桶中的废水溢出的目的,同时不需要使用者频繁检查收集桶内的废水水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动排水管设置于收集桶的桶身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动排水管设置于靠近收集桶桶身的底部位置处,以达到减少收集桶内废水残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桶上设置有用于搅拌废水并便于抽水机抽水的搅拌单元,且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有搅拌扇叶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扇叶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废水中混有砂、石等原料,沉积于收集桶的底部,不便于清理,则使用者可通过驱动件驱动搅拌扇叶转动,以使收集桶下部的沉积原料与收集桶上部的废水充分混合,从而达到便于抽水机抽出废水的目的。

本实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桶的桶身内壁上水平设置有用于架设搅拌单元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驱动件之间连接有用于提高驱动件运行平稳性的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竖直固定于支撑架上,即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支撑架相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在驱动搅拌扇叶转动时会产生震动,震动经由支撑架传递至收集桶的桶身和地面,起到降低震动和噪声的作用。同时,驱动件通过固定座固定于支撑架上,固定座起到提高驱动件与支撑架之间连接稳定性的作用,进而达到提高驱动件的使用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为十字型结构,且所述支撑架的端部均与收集桶的桶身内壁焊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字型结构的支撑架的端部均与收集桶的桶身内壁焊接固定,以提高支撑架与收集桶内壁的连接稳固性以及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应急排水管设置于收集桶的桶身距地面三分之一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砂、石等原料沉积于收集桶的底部,则将应急排水管设置于收集桶的桶身距地面三分之一处的位置,既起到了在手动抽水单元和自动抽水单元均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排出废水的作用,同时又可以降低应排水管自身发生堵塞现象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应急排水管的出水口下方地面上开设有用于收集废水的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应急排水管排出的废水可暂存于水槽中,水槽起到收集存储废水的作用,进而达到减少废水泄露并保护环境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与收集桶之间设置有用于沉降砂石的沉降斜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有砂、石的废水经由沉降斜坡流动至水槽中时,废水中的砂、石在摩擦阻力作用下沉降于沉降斜坡上,即沉降斜坡起到初步过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降斜坡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废水溢出的围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有砂、石的废水经由沉降斜坡流动至水槽中时,围挡起到限制废水溢出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送料通道进行清理作业时产生的混有砂、石原料的废水可经由废水排出口和引流管道排至下方的收集桶中,从而达到集中收集,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目的,以便于后续进行回收利用,同时,废水收集并存储于收集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其二:驱动件驱动搅拌扇叶转动,以使沉积于收集桶底部的砂石原料等与废水充分混合,进而便于自动抽水单元抽取,既实现了对沉积于收集桶底部的沉积物的清理作业,同时又起到回收砂石等原料的作用;

其三:当自动抽水单元因发生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手动排水单元进行废水排出作业;当自动抽水单元和手动抽水单元均无法正常工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应急抽水单元进行废水排出作业,从而达到提高收集桶的工作可靠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废水收集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收集桶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搅拌单元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附图。

附图标记:1、送料通道;11、废水排出口;2、收集桶;3、引流管道;4、自动抽水单元;41、抽水机;42、排水管道;43、水位传感器;5、手动抽水单元;51、手动排水管;52、第一阀门;6、应急抽水单元;61、应急排水管;62、第二阀门;7、搅拌单元;71、搅拌扇叶;72、驱动件;73、支撑架;74、固定座;8、沉降斜坡;81、围挡;9、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混凝土搅拌楼的送料通道1下方设置有废水收集装置,包括有开设于送料通道1底部的废水排出口11以及设置于废水排出口11下方的用于收集排出的废水的收集桶2,收集桶2与废水排出口11之间连通有引流管道3,且收集桶2上设置有用于抽取废水的自动抽水单元4。经由废水排出口11排出的废水存储于收集桶2中,使用者可通过自动抽水单元4对收集桶2中的废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收集桶2上设置有用于手动抽出收集桶2内的废水的手动抽水单元5以及应急抽水单元6,当自动抽水单元4因发生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使用者可通过手动抽水单元5进行排水作业;当自动抽水单元4和手动抽水单元5均无法正常工作时,使用者可通过应急抽水单元6进行排水作业,从而达到提高收集桶2工作的可靠性的目的。

如图2所示,上述手动抽水单元5包括有用于排水的手动排水管51以及用于控制手动排水管51通断的第一阀门52,且手动排水管51设置于靠近收集桶2的桶身底部位置处,以减少收集桶2内废水的存留量;应急抽水单元6包括有用于排水的应急排水管61以及用于控制应急排水管61通断的第二阀门62,且应急排水管61设置于收集桶2的桶身距地面三分之一处,以降低应急排水管61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为了达到进一步收集混有砂、石原料的废水的目的,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应急排水管61的出水口下方的地面上开设有用于收集废水的水槽9以及用于初步过滤砂、石原料的沉降斜坡8,沉降斜坡8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限制废水溢出的围挡81,即从应急排水管61中排出的废水经由沉降斜坡8过滤后存储于水槽9中。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自动抽水单元4包括有设置于收集桶2的桶口位置的抽水机41以及用于抽取废水的排水管道42,且收集桶2的桶身内设置有用于感应收集桶2内水位变化的水位传感器43。当收集桶2内的废水水位上升至水位传感器43处时,操作人员得到提示开启抽水机41,并通过排水管道42抽出收集桶2内的废水,从而实现自动化抽取收集桶2内的废水的目的,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废水中混有砂、石等原料,沉积于收集桶2的底部,为了便于清理上述沉积于收集桶2底部的原料,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收集桶2上设置有用于搅拌废水的搅拌单元7,搅拌单元7包括有搅拌扇叶71以及用于驱动搅拌扇叶71转动的驱动件72,并采用电机作为该驱动件72。驱动件72驱动搅拌扇叶71转动,收集桶2下部的沉积原料与收集桶2上部的废水相混合,从而达到便于抽水单元抽取的目的。

上述收集桶2靠近桶口位置的桶身内壁处设置有用于架设搅拌单元7的支撑架73,如图3所示,支撑架73为十字型结构,且支撑架73的端部与收集桶2的桶身内壁焊接固定。为了提高驱动件72运行的平稳性,上述支撑架73与驱动件72之间连接有固定座74,且固定座74竖直固定于支撑架73上,驱动件72架设于固定座74的上端;即固定座74的一端与支撑架73焊接固定,而固定座74的另一端与驱动件72通过螺栓相连接。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废水收集过程:送料通道1内的混有砂、石的废水经由废水排出口11排出至引流管道3中,并经由引流管道3流入下方收集桶2内,从而完成废水的收集存储作业;

自动抽水作业过程:当收集桶2内的废水水位上升至水位传感器43处时,操作人员得到信号提示,先开启搅拌单元7,即驱动件72通过搅拌轴驱动搅拌扇叶71转动,以使收集桶2下部的沉积原料与收集桶2上部的废水相混合,再开启自动抽水单元4,即抽水机41通过排水管道42将收集桶2内的混有砂、石的废水抽出,以便于进行后续的二次利用;

手动排水作业过程:当自动抽水单元4因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使用者先开启搅拌单元7,即驱动件72通过搅拌轴驱动搅拌扇叶71转动,以使收集桶2下部的沉积原料与收集桶2上部的废水相混合,再开启第一阀门52,以使收集桶2内的废水通过手动排水管51排出并收集,从而完成整个手动排水作业;

应急排水作业过程:当自动抽水单元4因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且手动抽水单元5的手动排水管51发生堵塞时,使用者先开启搅拌单元7,即驱动件72通过搅拌轴驱动搅拌扇叶71转动,以使收集桶2下部的沉积原料与收集桶2上部的废水相混合,再开启第二阀门62,以使收集桶2内的废水通过应急排水管61排出至沉降斜坡8上,并经由沉降斜坡8过滤后流入水槽9中,从而完成整个应急排水作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