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316发布日期:2019-01-22 22:3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头。



背景技术:

在目前河道、水库、航道、港池水下的淤泥清理作业中,疏浚回填、挖掘等通常使用绞吸式吹泥船和抓扬式抓斗挖泥船等。绞吸式吸泥船使用的是绞刀式吸泥头,作业时使用绞刀在水下泥层交界处大力搅拌,使水质受到严重破坏,并以含水量80%左右的泥浆水由排泥管道输送到另外一个地点(纳泥区),然而输送至纳泥区域后必需将该含水量80%左右的水排放回附近的河道或海域之中,因纳泥区容积有限,所以会造成泥浆在得不到充分沉淀的情况下(特别是淤泥严重的土质,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沉淀)就直接将大量的混水排放回附近的河道和海域。导致水质严重污染。对于抓斗式挖泥船来说,它的挖泥头使用的是抓斗式的,如果作业区域的淤泥过于稀疏松软,淤泥会从挖泥斗中溢出,对水域也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倾抛水域也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克服现有吸泥头工作时会造成的严重环保污染的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头,在进行淤泥清洁作业的时候避免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彻底解决施工作业时造成水质污染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所述吸泥头包括总扩展口,所述总扩展口上装有启闭门支架,所述启闭门支架上安装有启闭门,所述启闭门上设置有第一液压装置,所述第一液压装置固定在液压缸支架上,所述液压缸支架安装在所述启闭门支架上。

较佳的,所述总扩展口包括第一分扩展口和第二分扩展口,所述第一分扩展口和第二分扩展口上设有长条孔。

较佳的,所述第一分扩展口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为四块金属板围成的梯形台。

较佳的,所述启闭门滑动安装在所述启闭门支架上。

较佳的,所述第一分扩展口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内设置有杂物防护栅。

较佳的,所述第一分扩展口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上分别安装着横移滑轮。

较佳的,较佳的,所述第一分扩展口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均安装有所述启闭门,在一扇所述启闭门开启时,另一扇所述启闭门关闭。

较佳的,所述中空长方体上设置有一大孔。

较佳的,所述第一分扩展口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上设置有阻水挡板。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使用吸力将淤泥抽取出来,避免了在水下泥层交界处大力搅拌而使水质受到严重破坏,起到了极好的生态环保效果;

2、直接将吸泥头置于淤泥中使得在抽取时抽得的淤泥含水量大大减少,避免了将水重新放入河道或海域中而造成的水质破坏;

3、吸泥头使用时,采用一侧大开一侧关闭的方式,可以朝着一边不断移动吸泥,使吸泥更有效率;

4、吸泥头上还设置有杂物防护栅,可以有效的过滤掉固体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头,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吸泥头包括总扩展口1,所述总扩展口1包括相对两面贯穿的中空长方体11,所述中空长方体11的一贯穿面装有第一分扩展口12,所述第一分扩展口12为四块金属板围成的梯形台,其小口的一端焊接在所述中空长方体11上,所述第一分扩展口12上焊接有启闭门支架2,所述启闭门支架2上设置有与启闭门3相契合的凹槽,所述启闭门3滑动安装在所述凹槽内部,所述第一分扩展口12上被所述启闭门3下端紧贴的一面上开有一长条孔,所述长条孔与所述启闭门3下端形状面相同,同时,所述凹槽从所述启闭门支架2向所述中空长方体11内延伸至其底面,使整扇所述启闭门3沿着所述启闭门支架2滑动向下时完全通过所述长条孔,并契合与所述中空长方体11内;

所述启闭门3上方安装有第一液压装置4,所述第一液压装置4包括小型推杆41,所述小型推杆41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启闭门3上方,其另一端连接着第一柱塞42,所述第一柱塞42位于液压缸43内部,所述液压缸43两端都有密封盖,一端的密封盖可以使所述小型推杆41通过,所述液压缸43的缸体两端均设有液压管,用于输送液压油,来控制所述第一柱塞42的上下位移,从而通过所述小型推杆41来带动所述启闭门3的开关,所述第一液压装置4包括中的所述液压缸43固定在液压缸支架5上,所述液压缸支架5焊接在所述启闭门支架2上;

较佳的,所述第一柱塞42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使所述第一柱塞42和所述液压缸43之间没有紧密贴合,没有缝隙;

在所述启闭门支架2这一方向上的所述中空长方体11未贯穿的一面上开有一大孔,所述大孔的形状与吸管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吸管内传来吸力,从而使得淤泥进入所述吸泥头;

所述中空长方体11的另一贯穿面装有第二分扩展口13,所述第二分扩展口13结构和其上的装置结构与所述第一分扩展口12的结构和其上的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吸泥头为两侧对称结构;

实施例二

如上述所述的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头,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分扩展口12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13内设置有杂物防护栅6,所述杂物防护栅可以为栏杆状,也可以为网状,斜置于所述第一分扩展口12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13内,其作用是用来拦截存在淤泥中的固体物质。

实施例三

如上述所述的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头,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分扩展口12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13上方设置有挡板。

实施例四

如上述所述的节能环保型原状土吸泥船的吸泥头,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吸泥头上的所述第一分扩展口12和所述第二分扩展口13上分别安装着横移滑轮7,所述横移滑轮7上设置有滑轮钢丝,通过拉动所述横移滑轮7来控制所述吸泥头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较佳的,在通过所述横移滑轮7控制所述吸泥头向一侧移动时,所述吸泥头中与之的相同一侧的所述启闭门3打开,另一侧的那扇关闭,这提高了吸取淤泥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