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9965发布日期:2018-10-30 21:2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在水利工程中,河道工程占很大的比重,而河道工程中挡土墙的施工又是重中之重,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而现有的水利工程用挡土墙,抗冲刷性能差,遭遇长期雨水、河水的冲刷,常会出现局部垮塌,影响挡土墙的正常使用,有的挡土墙,不能有效防止土壤内部的渗水对墙体的侵蚀,而且排水效率较低,不能有效将土壤底部的水排出,容易加快墙体的侵蚀,还有的挡土墙,不能加固土壤,由于土壤的流动,容易挤压墙体,降低了挡土效果,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包括基底,所述基底顶部垂直连接有龙骨架,所述龙骨架底部两侧连接有加固支架,且所述加固支架底部连接在所述基底顶部,所述加固支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框架与第二加强框架,且所述第一加强框架与第二加强框架均倾斜连接在所述基底与龙骨架之间,所述龙骨架顶部左侧与右侧分别倾斜连接有墙面架与墙背架,且所述墙面架与墙背架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基底顶部,所述墙面架与墙背架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顶部左侧垂直连接有护栏,所述护栏左侧设有墙面石,且所述墙面石均匀砌筑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左侧表面,所述墙面石下方设有排水槽,且所述排水槽嵌设置所述基底顶部左侧,所述混凝土墙体右侧面均匀涂覆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右侧设有三排固土桩,且所述固土桩水平嵌装在所述混凝土墙体内部,所述固土桩下方设有渗水管,且所述渗水管水平贯穿所述混凝土墙体两侧,所述渗水管右下方设有延伸基底,且所述延伸基底连接在所述基底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的宽度大于所述混凝土墙体的最大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墙面架与第一加强框架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墙面架与基底的夹角设为45度。

进一步的,所述墙背架与第二加强框架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墙背架与基底的夹角设为60度。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墙体的截面呈梯形结构,且所述混凝土墙体包覆在所述墙面架与墙背架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基底的高度大于所述基底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抗压力强,能够提升整体的牢固性与稳定性,能够有效合理地排水,能够极大程度减少雨水、河水等因素对挡土墙的影响,防止土壤渗水侵蚀混凝土墙体,提高了使用寿命,通过在龙骨架底部连接有加固支架,能够增强龙骨架的支撑,提高了混凝土墙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第一加强框架与第二加强框架,能够增强混凝土墙体的牢固性,通过设置有渗水管与排水槽,能够快速排走土壤底部的渗水,通过砌筑有墙面石,能够减少雨水、河水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涂覆有防水层,能够防止土壤渗水侵蚀混凝土墙体,通过设置有固土桩与延伸基底,能够加固土壤,降低了土壤的流动,提高了挡土效果,所以该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墙背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基底;2、龙骨架;3、加固支架;4、第一加强框架;5、第二加强框架;6、墙面架;7、墙背架;8、混凝土墙体;9、护栏;10、墙面石;11、排水槽;12、防水层;13、固土桩;14、渗水管;15、延伸基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包括基底1,所述基底1顶部垂直连接有龙骨架2,所述龙骨架2底部两侧连接有加固支架3,且所述加固支架3底部连接在所述基底1顶部,所述加固支架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框架4与第二加强框架5,且所述第一加强框架4与第二加强框架5均倾斜连接在所述基底1与龙骨架2之间,所述龙骨架2顶部左侧与右侧分别倾斜连接有墙面架6与墙背架7,且所述墙面架6与墙背架7的底部连接在所述基底1顶部,所述墙面架6与墙背架7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墙体8,所述混凝土墙体8顶部左侧垂直连接有护栏9,所述护栏9左侧设有墙面石10,且所述墙面石10均匀砌筑在所述混凝土墙体8左侧表面,所述墙面石10下方设有排水槽11,且所述排水槽11嵌设置所述基底1顶部左侧,所述混凝土墙体8右侧面均匀涂覆有防水层12,所述防水层12右侧设有三排固土桩13,且所述固土桩13水平嵌装在所述混凝土墙体8内部,所述固土桩13下方设有渗水管14,且所述渗水管14水平贯穿所述混凝土墙体8两侧,所述渗水管14右下方设有延伸基底15,且所述延伸基底15连接在所述基底1右侧,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更具体而言,所述基底1的宽度大于所述混凝土墙体8的最大宽度,能够稳定支撑所述混凝土墙体8,通过混凝土墙体8的自重,增加了稳定,所述墙面架6与第一加强框架4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墙面架6与基底1的夹角设为45度,通过设置有所述第一加强框架4,能够加强挡土墙的墙面强度,减缓雨水、河水的冲击,所述墙背架7与第二加强框架5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墙背架7与基底1的夹角设为60度,通过设置有所述第二加强框架5,能够加强挡土墙的墙背强度,更好地支撑土壤的挤压,提高了挡土效果,所述混凝土墙体8的截面呈梯形结构,且所述混凝土墙体8包覆在所述墙面架6与墙背架7外侧,使得所述混凝土墙体8能够包覆整个框架,提高了混凝土墙体8的牢固性,所述延伸基底15的高度大于所述基底1的高度,能够通过土壤的重力与压力对所述基底1进行加固,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改进于:该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在使用时,通过在龙骨架2底部连接有加固支架3,能够增强龙骨架1的支撑,提高了混凝土墙体8的稳定性,通过在基底1与龙骨架2之间连接有倾斜的第一加强框架4与第二加强框架5,能够增强混凝土墙体8的牢固性,通过设置的墙面架6与墙背架7,能够加固混凝土墙体8的墙面与墙背,通过在墙面砌筑有墙面石10,能够减少雨水、河水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在墙背涂覆有防水层12,能够防止土壤渗水侵蚀混凝土墙体8,通过设置有渗水管14与排水槽11,能够快速排走土壤底部的渗水,通过在墙背嵌装有固土桩13,在基底1右侧连接有延伸基底15,能够加固土壤,降低了土壤的流动,提高了挡土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