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自动控制集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9951发布日期:2018-10-30 21:20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自动控制集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动力自动控制集鱼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水工金属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集鱼装置是过鱼设施集鱼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集鱼、投鱼和鱼类转运过程中的运输容器。现有集鱼装置通过电动、气动或液压装置实现相关传动机构动作,从而达到集鱼、投鱼的功能。现有集鱼装置结构复杂,一旦电动、气动或液压设备遇水发生泄漏或者损坏,则不能完成相应的动作,则易导致集鱼箱不能完成相应功能,现场实际运营和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自动控制集鱼装置,使其不需动力即可高效完成集鱼箱集鱼、投鱼和鱼类转运过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动力自动控制集鱼装置,包括集鱼箱,集鱼箱底部经一组连接板与放鱼箱连接;集鱼箱顶部设有起吊装置,集鱼箱底部设有过鱼口;过鱼口顶部设有盖板,盖板底部设有导杆,导杆贯穿放鱼箱从放鱼箱底部伸出。

前述装置中,所述集鱼箱为正方形无盖箱体结构;集鱼箱相对的两侧板上部分别设有一组均布的溢流孔;集鱼箱另外两侧板上分别设有滑动定位装置;集鱼箱的箱底设有滑鱼板。

前述装置中,所述滑鱼板为漏斗状,漏斗底口与过鱼口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放鱼箱为正方形箱体结构;放鱼箱顶面为中间高四周底的斜板。

前述装置中,所述放鱼箱中央设有导管,所述导杆通过导管贯穿放鱼箱从放鱼箱底部伸出。

前述装置中,所述导管两端管口处设有自润滑轴套。

前述装置中,所述盖板底面四周设有密封条。

前述装置中,所述一组连接板以过鱼口为中心放射状布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动力设备即可实现集鱼、投鱼和运输过程,运行更加可靠,为现场运营和维护带来便利。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无多余结构,制作简单,成本低,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盖板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盖板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轴测图;

图5是图4中导管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集鱼箱、2-滑鱼板、3-起吊装置、4-滑动定位装置、5-放鱼箱、6-盖板、7-导杆、8-密封条、9-斜板、10-连接板、11-导管、12-自润滑轴套、13-过鱼口、14-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动力自动控制集鱼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集鱼箱1,集鱼箱1底部经一组连接板10与放鱼箱5连接;集鱼箱1顶部设有起吊装置3,集鱼箱1底部设有过鱼口13;过鱼口13顶部设有盖板6,盖板6底部设有导杆7,导杆7贯穿放鱼箱5从放鱼箱5底部伸出。集鱼箱1为正方形无盖箱体结构;集鱼箱1相对的两侧板上部分别设有一组均布的溢流孔14;集鱼箱1另外两侧板上分别设有滑动定位装置4;集鱼箱1的箱底设有滑鱼板2。滑鱼板2为漏斗状,漏斗底口与过鱼口13连接。放鱼箱5为正方形箱体结构;放鱼箱5顶面为中间高四周底的斜板9。放鱼箱5中央设有导管11,所述导杆7通过导管11贯穿放鱼箱5从放鱼箱5底部伸出。导管11两端管口处设有自润滑轴套12。盖板6底面四周设有密封条8。一组连接板10以过鱼口13为中心放射状布置。

实施例

某水利枢纽工程下游校核洪水位较高,升鱼机集鱼系统在洪水来临时被淹没,现有带电设备的集鱼装置损坏,无法使用。

本例集鱼装置主要由集鱼箱1和放鱼箱5构成。集鱼箱1长宽高尺寸为2×2×1米,用钢板焊接而成,集鱼箱1顶部无盖,设有起吊装置3,起吊装置3设有自动脱钩装置。集鱼箱1相对的两侧面上部钻有均匀分布的溢流孔14,以利于集鱼箱1从集鱼池内吊起时多余的水从溢流孔14溢出并可防止鱼类跳出。集鱼箱1底部设有过鱼口13,本例的过鱼口13为正方形孔,也可以采用圆孔。过鱼口13四周设有漏斗状的滑鱼板2,防止集鱼箱1内的水和鱼类不能完全的投放,停滞在集鱼箱1中。过鱼口13顶部设有盖板6,盖板6的尺寸略大于过鱼口13,盖板6底部四周粘贴有密封条8,防止盖板6关闭时漏水。盖板6底部设有导杆7。

放鱼箱5位于集鱼箱1正下方,放鱼箱5长宽高尺寸为1.5×1.5×0.2米,也用钢板焊接而成。集鱼箱1与放鱼箱5之间经一组放射状布置的连接板10焊接在一起。集鱼箱1与放鱼箱5之间距离大于200mm。放鱼箱5顶部为中央高四周低的斜板9,以方便鱼顺利滑入水中。放鱼箱5的中央设有导管11。导杆7通过导管11贯穿放鱼箱5从放鱼箱5底部伸出。盖板6关闭时,导杆7伸出放鱼箱5底部的长度为250~300mm。投鱼时,当导杆7下端接触投鱼池底部时集鱼箱1和放鱼箱5在自重作用下继续下沉,盖板6在导杆7的作用下与过鱼口13分离250~300mm,实现投鱼;集鱼和运输时,盖板6在自重和水压作用下,通过密封条8与过鱼口13边缘紧密接触止水,实现集鱼和运输功能。为了减小导杆7与导管11之间的摩擦阻力并防止导杆7在导管11内发生卡滞现象,导管11的内径应大于导杆7外径尺寸,并在导管11两端的管口处安装自润滑轴套12,使导杆7不直接与导管11接触,以确保导杆7在导管11内上下灵活滑动。在集鱼箱1未开溢流孔14的两侧面设有滑动定位装置4。在起吊或下放集鱼装置时,滑动定位装置4与投鱼池上的轨道滑动连接,实现定位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集鱼装置在集鱼、投鱼和运输过程中无需动力设备即可实现运行。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无多余结构,制作简单,成本低,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