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1299发布日期:2018-10-16 19:2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英文:Civil Engineering)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的目的是形成人类生产或生活所需要的、功能良好且舒适美观的空间和通道,它既是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象征精神方面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结构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超高层建筑、特大型桥梁、巨型大坝、复杂的地铁系统不断涌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演变为社会实力的象征,材料是实现土木工程建造的基本条件,土木工程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最经济的建造,因此材料的选择,数量的确定是土木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内容。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在使用时存在一些缺陷,组合桩不具有防震性,且组合桩组合时比较繁琐,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组合桩不具有防震性,且组合桩组合时比较繁琐,不够便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包括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上连接板,所述第一上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下连接板,且第一橡胶层的内部设置有钢柱,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卡合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上连接板,所述第二上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二橡胶层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下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实钢护筒,所述第一固定框和第一实钢护筒均为圆柱形结构,且第一实钢护筒的直径小于第一固定框的直径;所述第一实钢护筒的内壁设置有四个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长和宽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四个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实钢护筒,且第二固定框与第一固定框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连接板、橡胶层、下连接板和钢柱,上连接板、橡胶层、下连接板和钢柱组成隔震支座,减震支座起到与地面软连接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大部分的能量抵消掉,且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在隔震支座遭受火灾或高温时,可减慢橡胶层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安装杆和凹槽,使用人员可将安装杆卡合在凹槽内,便于将两个桩柱轻松快捷的组合在一起,解决了传统的组合桩柱组合时过于复杂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橡胶层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第一上连接板、2-第一固定框、3-第一实钢护筒、4-连接杆、5-固定柱、6-安装杆、7-第二上连接板、8-第二固定框、9-凹槽、10-第一橡胶层、11-第一下连接板、12-第二橡胶层、13-第二下连接板、14-钢柱、15-第二实钢护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建筑组合桩,包括第一固定框2,第一固定框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上连接板1,第一上连接板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橡胶层10,第一橡胶层10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下连接板11,且第一橡胶层10的内部设置有钢柱14,钢柱14起到支撑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8下压力的作用,为第一橡胶层10和第二橡胶层12减轻压力,防止第一橡胶层10和第二橡胶层12损坏过快,第一固定框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一侧卡合有安装杆6,安装杆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框8,第二固定框8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上连接板7,第二上连接板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橡胶层12,第二橡胶层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下连接板13。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框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实钢护筒3,第一固定框2和第一实钢护筒3均为圆柱形结构,且第一实钢护筒3的直径小于第一固定框2的直径。

具体的,第一实钢护筒3的内壁设置有四个连接杆4,连接杆4便于固定固定柱5,四个连接杆4的长和宽均相等。

值得说明的是,四个连接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固定柱5可增加桩柱的承载力,使桩柱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框8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实钢护筒15,且第二固定框8与第一固定框2的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先将第二固定框8一侧的安装杆6卡合到第一固定框2的凹槽9内,将两个桩柱组合到一起,然后将水泥浇注到两个桩柱内部,固定柱5通过连接杆4与第一实钢护筒3和第二实钢护筒15固定连接,可增加桩柱的承载力,使桩柱更加牢固,第一上连接板1与第一下连接板11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层10,第二上连接板7和第二下连接板13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层12,可分别为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8起到减震的作用,且第一橡胶层10和第二橡胶层12内部的钢柱14起到支撑第一固定框2和第二固定框8下压力的作用,为第一橡胶层10和第二橡胶层12减轻压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