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的基桩静载测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1329发布日期:2018-11-16 20:3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的基桩静载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基桩静载试验是运用在工程上对基桩承载力检测的一项技术。在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方面,它是目前最为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作为判定某种动载检验方法是否成熟,均以静载试验成果的对比误差大小为依据。因此,每种地基基础设计处理规范都把单桩静载试验列入首要位置。其基本原理是以一组完全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Q—s曲线为基础,取该曲线的前几级荷载下沉降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Q—s曲线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在测试方法上,我国大部分的检测规范(规定)都制定的是“慢速维持荷载法”,具体作法是按一定要求将荷载分级加到桩上,在桩下沉未达到某一规定的相对稳定标准前,该级荷载维持不变;当达到稳定标准时,继续加下一级荷载;当达到规定的终止试验条件时终止加载;然后在分级卸载到零。试验周期一般为3~7天。《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都提供了该试桩方法。但有关试桩入土后的间隔时间、分级标准、测读下沉量间隔时间、试验终止条件以及卸载规定等项目,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不尽相同。

虽然各种规范和标准在静载试验上有所差异,但是在试验过程中都需要设置基准梁作为参照系,因此工程上对基准梁的设置都有较高的要求,如在构造上不受温度天气等的影响。然而由于基准梁和堆载物都是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施工方无法保证它们自身所受到的外界干扰完全被排出掉,现有技术中都是将这些干扰作为正常的试验误差来看待,没有对它们进行关注,这就导致了基桩静载试验的精度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的基桩静载测试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桩静载试验的精度受限的问题,实现降低误差干扰、提高试验精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精度的基桩静载测试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上设置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上连接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为堆载物,还包括与所述底板平行的基准梁,所述基准梁架设在底板上方,所述基准梁上安装振动传感器,所述堆载物上安装倾角传感器,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测试装置、振动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相连。

针对现有技术中基桩静载试验的精度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精度的基桩静载测试结构,本结构在底板上设置千斤顶用于顶起堆载,千斤顶上设置测试装置,基桩静载的测试装置已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限定。承载板连接在测试装置上,用于为堆载物提供堆放工位并向下传递载荷。基准梁架设在底板上方,且基准梁与底板平行。本实用新型还在基准梁上安装震动传感器。现有技术中作为参照物的基准梁,其自身在外界干扰下的稳定性始终被忽略,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振动传感器监测基准梁的受振情况,通过振动传感器能够监测出基准梁在长期受振下的振幅变化趋势,从而判断出基准梁是否受到外界振动干扰,稳定性是否逐渐降低,以此为基桩静载试验提供更为规范标准的判断基础。本结构还在堆载物上安装倾角传感器,用于监测堆载物的水平倾角,当堆载物在外界干扰下发生倾斜时,势必会对静载载荷的分布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干扰到测试装置的测试精度,而通过倾角传感器的监测,堆载物发生倾斜能够快速被监测到,通过倾斜角度即能够计算出在竖直方向上的压载量,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当前的纵向压载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修正。本结构中振动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均传输至处理器,由处理器处理汇总后向外发送至工作人员,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准确的参考数据,便于工作人员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与补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桩静载试验的精度受限的问题,实现了降低误差干扰、提高试验精度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底板铺设在基坑内,所述基准梁架设在基坑的敞口端。本方案在被测工位设置专门的基坑,便于确保底板的水平放置,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便于为基准梁提供充足的架设空间、为振动传感器的安装提供足够的可用空间,以此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优选的,所述基准梁有两根,两根基准梁处于相同水平高度,每根基准梁上均安装一个振动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堆载物为若干配重体,若干配重体在承载板上塔型分布成多层,每层配重体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倾角传感器。即是配重体在承载板上塔状分布成多层,通过对每层配重体设置倾角传感器,从而提高监测精度,逐层判断是否倾斜,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对载荷的修正更加精确可靠。

优选的,所述振动传感器包括底盒、上盖,所述底盒和上盖形状相同且相互正对,底盒和上盖之间可拆卸连接,上盖底面设置有向内伸出的凸缘,所述底盒底面的每个拐角处均设置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入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凸缘;所述底盒、上盖的侧面均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均插入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与传感器本体相连;所述传感器本体固定在底盒上,传感器本体与凸缘之间具有间隙。本方案中传感器本体设置在壳体内,其中壳体包括了底盒和上盖两部分,底盒和上盖形状相同且相互正对,以确保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性,上盖底面设置凸缘,凸缘朝向壳体内部方向伸出,使得整个壳体从外部看上去没有多余的凸出部分。所述凸缘用于实现底盒和上盖之间的连接,具体的,在底盒底面的每个拐角处都设置第一连接孔,向第一连接孔中插入第一螺杆,使得第一螺杆穿过凸缘,即可通过第一螺杆实现底盒和上盖之间的连接。底盒和上盖的侧面均设置安装孔,用于插入连接柱与传感器本体进行连接,以此从侧面对传感器本体进行限位与固定,提高传感器本体的使用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底盒和上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传感器本体固定在底盒上,传感器本体与凸缘之间具有间隙,因此使得传感器本体不与上盖直接接触,在此情况下即使由于外力振动作用底盒和上盖之间发生轻微的相对位移,也不会由于上盖的晃动对传感器本体带来干扰,从而确保了传感器本体的传感精度,同时又实现了振动传感器便于拆卸进行检修或更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的基桩静载测试结构,通过振动传感器监测基准梁的受振情况,通过振动传感器能够监测出基准梁在长期受振下的振幅变化趋势,从而判断出基准梁是否受到外界振动干扰,稳定性是否逐渐降低,以此为基桩静载试验提供更为规范标准的判断基础。

2、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的基桩静载测试结构,在堆载物上安装倾角传感器,用于监测堆载物的水平倾角,当堆载物在外界干扰下发生倾斜时,势必会对静载载荷的分布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干扰到测试装置的测试精度,而通过倾角传感器的监测,堆载物发生倾斜能够快速被监测到,通过倾斜角度即能够计算出在竖直方向上的压载量,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当前的纵向压载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修正。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振动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板,2-千斤顶,3-测试装置,4-承载板,5-堆载物,6-基准梁,7-振动传感器,71-传感器本体,72-底盒,73-上盖,74-凸缘,75-螺杆,76-连接柱,8-倾角传感器,9-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精度的基桩静载测试结构,一种高精度的基桩静载测试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千斤顶2,千斤顶2上设置测试装置3,所述测试装置3上连接承载板4,所述承载板4上为堆载物5,还包括与所述底板1平行的基准梁6,所述基准梁6架设在底板1上方,所述基准梁6上安装振动传感器7,所述堆载物5上安装倾角传感器8,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测试装置3、振动传感器7、倾角传感器8相连。

实施例2: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高精度的基桩静载测试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底板1铺设在基坑9内,所述基准梁6架设在基坑9的敞口端。所述基准梁6有两根,两根基准梁6处于相同水平高度,每根基准梁6上均安装一个振动传感器7。所述堆载物5为若干配重体,若干配重体在承载板4上塔型分布成多层,每层配重体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倾角传感器8。所述振动传感器7包括底盒72、上盖73,所述底盒72和上盖73形状相同且相互正对,底盒72和上盖73之间可拆卸连接,上盖73底面设置有向内伸出的凸缘74,所述底盒72底面的每个拐角处均设置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入螺杆75,所述螺杆75穿过所述凸缘74;所述底盒72、上盖73的侧面均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均插入连接柱76,所述连接柱76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与传感器本体71相连;所述传感器本体71固定在底盒2上,传感器本体71与凸缘74之间具有间隙。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