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6327发布日期:2018-12-05 20:2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具体地说是一种节水马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马桶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家庭厕所以及公共厕所。因为马桶不是直排式的,粪便只有在冲水时才会被冲走,因此,水资源消耗较多,现在产生了最新的喷射虹吸式和超旋虹吸式等原理的抽水马桶,但是目前的感应马桶均采用自动化检测控制,由计算机控制,这就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就是停电和感应芯片故障时,马桶就不能够使用,非常不方便,迫切需要一种即可以依靠电能也能脱离电能使用的可靠节水马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水马桶,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使结构合计更合理,并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节水马桶,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桶体后部的储水箱,桶体和储水箱位于底座上,桶体的便池底部与水平的S形排泄管连通,排泄管进口的下方管体上设置有长条形的主排泄口,主排泄口的下端连通有竖直贯穿底座的直排通道,排泄管的出口向下倾斜弯折后与直排通道连通,主排泄口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上摆动杆,上摆动杆的一端固定有瓦形的封堵板,上摆动杆水平时封堵板刚好完全封堵住主排泄口,上摆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拉簧与桶体内的拉簧固定板固定连接,靠近拉簧的上摆动杆贯穿并固定有一条水平的下拉杆,下拉杆的两端分别套有一条竖直的传动杆,各侧的传动杆底部分别与底座两侧的翘板一端转动连接,翘板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底座两侧的凹槽内,翘板的踩踏端上则支撑有踩踏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如厕时,人踩在踩踏板上,压下翘板的踩踏端,使另一端的翘板向上翘起,并向上推动传动杆,传动杆再将下拉杆上推,进而推动上摆动杆的拉簧一端向上转动,上摆动杆的另一端则带动封堵板向下运动,使封堵板彻底脱离排泄管,进而主排泄口被暂时打开,有利于直接将排泄的粪便排泄出去,如厕完毕后,拉簧带动封堵板回弹重新封堵主排泄口,这样排泄管内仅存有少量的粪便,然后再按下冲水装置即可将这部分剩余的粪便冲掉,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在桶体后部的储水箱,储水体积较大,可以储存比马桶原有冲水装置更多的水,并可以通过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输送到冲水装置中,有效的利用餐厨废水及洗衣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达到更好的节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堵板打开直排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节水马桶,包括桶体1和设置在桶体1后部的储水箱2,桶体1和储水箱2位于底座3上,桶体1的便池4底部与水平的S形排泄管5连通,排泄管5进口的下方管体上设置有长条形的主排泄口6,主排泄口6的下端连通有竖直贯穿底座3的直排通道7,排泄管5的出口向下倾斜弯折后与直排通道7连通,主排泄口6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上摆动杆8,上摆动杆8的一端固定有瓦形的封堵板9,上摆动杆8水平时封堵板9刚好完全封堵住主排泄口6,上摆动杆8的另一端通过拉簧10与桶体1内的拉簧固定板11固定连接,靠近拉簧10的上摆动杆8贯穿并固定有一条水平的下拉杆12,下拉杆12的两端分别套有一条竖直的传动杆13,各侧的传动杆13底部分别与底座3两侧的翘板14一端转动连接,翘板14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底座3两侧的凹槽内,翘板14的踩踏端上则支撑有踩踏板15。

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储水箱2的底部通过水泵16与桶体1的冲水装置连通,冲水装置是目前马桶上常用的冲水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冲水即可,在此不再赘述,储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加水口17,加水口17的底部设置有一层过滤网18,加水口17的顶部则盖有可取下的盖子19,洗菜水、洗衣废水等可经过简单的过滤存到储水箱2内,冲厕所时,可以将内部的水通过水泵加入到马桶原本的冲水装置中。

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封堵板9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橡胶块20,且上摆动杆8水平时橡胶块20刚好完全插到主排泄口6内,这样可以有效使S形排泄管5内存留少量的水,起到密封防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厕时,人踩在踩踏板15上,压下翘板14的踩踏端,使另一端的翘板14向上翘起,并向上推动传动杆13,传动杆13再将下拉杆12上推,进而推动上摆动杆8的拉簧10一端向上转动,上摆动杆8的另一端则带动封堵板9向下运动,使封堵板9彻底脱离排泄管5,进而主排泄口6被暂时打开,有利于直接将排泄的粪便排泄出去,如厕完毕后,拉簧10带动封堵板9回弹重新封堵主排泄口6,这样排泄管5内仅存有少量的粪便,然后再按下冲水装置即可将这部分剩余的粪便冲掉,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如果涉及未详细描述的电路,该电路连接也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