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坝基裂缝渗水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8397发布日期:2019-03-05 19:4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坝基裂缝渗水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坝基裂缝渗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经常需在基坑岩石建基面上浇筑混凝土坝,当建基面开挖至地下水位线或上、下游水位以下时,在岩石完整性差或断层裂隙较大的部位会出现涌水等情况,而基岩仓混凝土均要求干地浇筑,这就需要对各部位的渗水进行集中引排;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混凝土浇筑仓面范围外侧打降水井,在仓面外侧先把地下水位降至基础仓面以下。但在狭长或大面积的混凝土仓面浇筑中,需要在仓面四周施工较多的降水井,且仓面四周边坡坡度大时,外侧降水井施工也较困难。而对于大裂缝渗水部位的封堵,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是在上面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上面打孔进行混凝土盖重灌浆,但在混凝土需分仓浇筑时,在已浇筑混凝土仓面上打孔封堵灌浆将影响下一仓混凝土浇筑。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渗水处理处理包括施工降水井及进行封堵灌浆,不仅增加了施工工程量,影响施工进度,且施工工序多,现场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靠、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的坝基裂缝渗水的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坝基裂缝渗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集水管、注浆管、回浆管、一根以上引排管和一根以上排水花管,所述集水管下端位于在渗水集中或渗水位置低的部位,上端不低于混凝土仓面浇筑高程,所述注浆管和回浆管布置于所述集水管内,且所述注浆管和回浆管的上端均高于集水管的上端管口,注浆管下端靠近集水管下端管口,回浆管下端高于注浆管下端管口,所述引排管一端接于渗水量大的单个涌水口,另一端接于集水管内,所述排水花管沿渗水密集的贯穿性裂缝布置并接于集水管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排水花管上部外包一层半边的软管。

所述集水管内设有可阻止碎石进入的尼龙网,所述尼龙网设置在靠近集水管下端开口处。

所述坝基裂缝渗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潜水泵和抽水管,所述潜水泵置于尼龙网上方,抽水管下端与潜水泵连接,上端置于混凝土仓面浇筑高程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坝基裂缝渗水处理装置,竖立集水管,分别通过引排管、排水花管将渗水量大的单个涌水口、渗水密集的贯穿性裂缝处的渗水均引至集水管中进行引排,而不需要在仓面四周施工排水孔,降低了施工难度,通过预设在集水管内的注浆管和回浆管进行灌浆,不需要单独施工灌浆孔,不会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灌浆封堵,先将集水管上部和回浆管封堵密实,加大注浆管内注浆压力继续注浆,由于混凝土待浇仓内已浇筑的混凝土盖重,注入的混凝土浆液密度和压力也远远大于渗水压力,因此能有效地将各涌水口和贯穿性裂缝封堵密实,提高了灌浆封堵的质量,且上述排水阶段和灌浆封堵阶段的操作均可通过集水管实现,而不需要分别施工排水孔和灌浆孔,不仅施工占用空间小,且施工工序简单,提高了渗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坝基裂缝渗水处理装置进行排水阶段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坝基裂缝渗水处理装置进行灌浆封堵阶段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集水管;2、引排管;3、排水花管;4、注浆管;5、回浆管;6、尼龙网;7、潜水泵;8、抽水管;9、混凝土仓面浇筑高程;10、混凝土待浇仓;11、原地下水位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坝基裂缝渗水的处理装置的一种实施例,该坝基裂缝渗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集水管1、注浆管4、回浆管5、一根以上引排管2和一根以上排水花管3,集水管1下端位于在渗水集中或渗水位置低的部位,上端不低于混凝土仓面浇筑高程9(混凝土仓面浇筑高程9位于原地下水位线11上方),注浆管4和回浆管5布置于集水管1内,且注浆管4和回浆管5的上端均高于集水管1的上端管口,注浆管4下端靠近集水管1下端管口,回浆管5下端高于注浆管4下端管口,引排管2一端接于渗水量大的单个涌水口,另一端接于集水管1内,排水花管3沿渗水密集的贯穿性裂缝布置并接于集水管1内,通过竖立集水管1,将渗水量大的单个涌水口和渗水密集的贯穿性裂缝处的渗水分别通过引排管2和排水花管3均引至集水管1中进行引排,而不需要在仓面四周施工排水孔,降低了施工难度,采用排水花管3能防止贯穿性裂缝处的碎石、沙子堵塞管道,通过预设在集水管1内的注浆管4和回浆管5进行灌浆,不需要单独施工灌浆孔,不会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灌浆封堵,先将集水管1上部和回浆管5封堵密实,本实施例中,采用堵漏王对集水管1上端管口进行封堵,加大注浆管4内注浆压力继续注浆,由于混凝土待浇仓10内已浇筑的混凝土盖重,注入的混凝土浆液密度和压力也远远大于渗水压力,因此能有效地将各涌水口和贯穿性裂缝封堵密实,提高了灌浆封堵的质量,且上述排水阶段和灌浆封堵阶段的操作均可通过集水管1实现,而不需要分别施工排水孔和灌浆孔,不仅施工占用空间小,且施工工序简单,提高了渗水处理效率。

本实施例中,需要采用砂浆自高往低对渗水密集的贯穿性裂缝进行封堵,以使渗水更多地被引排至集水管1内,排水花管3上部外包一层半边的软管,防止上部封堵砂浆堵塞排水花管3及防止用于封堵的砂浆被渗水冲散。

本实施例中,集水管1内设有可阻止碎石进入的尼龙网6,尼龙网6设置在靠近集水管1下端开口处,防止碎石进入集水管1内。

本实施例中,坝基裂缝渗水的处理装置包括潜水泵7和抽水管8,潜水泵7置于尼龙网6上方,抽水管8下端与潜水泵7连接,上端置于混凝土仓面浇筑高程9上方,通过潜水泵7和抽水管8及时将集水管1中的积水排出,避免集水管1的压力过大,导致引排管2和排水花管3中的渗水无法进入集水管1中,潜水泵7置于尼龙网6上方,避免碎石、泥沙进入潜水泵7中。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