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8552发布日期:2018-12-28 19:5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沉降监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周期性的对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使用全站仪周期性的对建筑物沉降监测过程中,为方便监测并保证观测的精度而设置一定数量具有固定位置的水准点,为了下次测量时方便寻找固定水准点位置,通过埋设测量桩来确定固定水准点的位置,方便对建筑实施周期性监测。

现有的测量桩情况:1、带有蘑菇头,形状为L形普钢预埋于地表面的L形测量桩。2、使用时方便随时插入固定点监测的带有蘑菇头圆柱形快速插入式测量桩。

现有测量桩的缺点/不足:裸露于地表,人为等因素会使测量桩所在位置产生相应的偏移,测量桩本身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影响监测数据精度;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而风化剥蚀;现有测量桩均一定程度突出于地平面,无法灵活伸缩,管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以解决现有测量桩因裸露地表而影响监测数据精度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包括有桩体、预埋槽以及保护盖;所述预埋槽设置在地表下;所述桩体位于预埋槽内,且能够上升至伸出地面或下降至预埋槽内;所述保护盖活动开合于所述预埋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桩体包括有提升杆、固定杆以及观测标志;所述固定杆插置固定在所述预埋槽内;所述提升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观测标志固定在所述提升杆的上端,且所述观测标志能够随着提升杆上升至伸出地面或下降至预埋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桩体还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提升杆上,所述观测标志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桩体还包括有插销;所述固定杆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提升杆开设有与连接孔相匹配的连通孔;所述插销活动插置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和连通孔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连接孔包括有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插销活动插置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和上通孔内使得所述固定杆上升至伸出地面,或所述插活动销插置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和下通孔内使得所述固定杆下降至预埋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桩体还包括有螺母;所述螺母螺纹旋合固定在所述插销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测量桩还包括有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竖向固定在所述预埋槽内壁上,所述保护盖活动设置在所述承接杆上用于开合所述预埋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该测量桩还包括有滑槽;所述滑槽横向设置在所述预埋槽的内壁上,其出口与承接杆相交,用于容纳所述活动盖。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保护盖,对桩体起到有效的外部保护。

2、桩体位于地下,使用时才将其提升到地面,既节省地面空间,同时对地面的使用不产生影响。

3、桩体收缩到地下,能减少环境和人为等因素的破坏,防止其位置发生偏移,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克服了现有测量桩因裸露地表而影响监测数据精度的缺陷,从而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的整体非工作状态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的整体非工作状态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的整体工作状态立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的整体工作状态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的分解图。

图中:1-室外地坪;2-承接杆;3-预埋槽;4-混凝土墩;5-保护盖;51-把手;6-滑槽;7-提升杆;71-观测标志;72-支撑板;73-杆体;731-连通孔;8- 插销;9-螺母;10-固定杆;101-防脱帽;102-上通孔;103-下通孔;11-桩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沉降监控的可伸缩测量桩,包括有桩体11、预埋槽3以及保护盖5;所述预埋槽3设置在地表下;所述桩体11位于预埋槽3内,且能够上升至伸出地面或下降至预埋槽3内;所述保护盖5活动开合于所述预埋槽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桩体11的下部被固定在预埋槽3内,其上部可以活动伸缩,所述桩体11的上部既可以上升至伸出地面,也可以下降至预埋槽3内,所述保护盖5既可以活动打开使得所述桩体11的上部不受阻挡而上升至伸出地面,也可以活动盖合使得所述桩体11的上部因受阻挡而下降至预埋槽3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桩体11包括有提升杆7、固定杆10以及观测标志71;所述固定杆10插置固定在所述预埋槽3内;所述提升杆7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10上;所述观测标志71固定在所述提升杆7的上端,且所述观测标志71随着提升杆7能够上升至伸出地面或下降至预埋槽3内。由于所述观测标志71固定在提升杆7上,因此,观测标志71的运作状态将会提升杆7的运作状态保持一致:当提升杆7沿着固定杆10活动上升至伸出地面时,由于所述观测标志71也随着提升杆7活动上升至伸出地面;当提升杆7沿着固定杆10活动下降至预埋槽3内时,由于所述观测标志71也随着提升杆7活动下降至预埋槽3内。当然,在此处,所述提升杆7和固定杆10的活动设置,既可以为螺纹旋合活动设置,也可以是穿孔卡接活动设置,还可以是翻转折叠活动设置。只要能实现所述观测标志71随着提升杆7能够上升至伸出地面或下降至预埋槽3 内的目的即可。

该桩体11还包括有支撑板72;所述支撑板72固定在所述提升杆7上,所述观测标志7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72上。该桩体11还包括有插销8;所述固定杆10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提升杆7开设有与连接孔相匹配的连通孔731;所述插销8活动插置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和连通孔731上。该连接孔包括有上通孔102 和下通孔103;所述插销8活动插置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和上通孔102内使得所述固定杆10上升至伸出地面,或所述插活动销插置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和下通孔103 内使得所述固定杆10下降至预埋槽3内。该桩体11还包括有螺母9;所述螺母 9螺纹旋合固定在所述插销8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观测标志71通过支撑板 72固定在所述提升杆7上,可以避免观测标志71因直接固定在提升杆7而造成提升杆7位置偏移或损坏现象。所述固定杆10上贯穿开设有上通孔102和下通孔103;所述提升杆7还设置有空心的杆体73,且该杆体73的内部孔径大于固定杆10的外径使得提升杆7可以直接活动插入到固定杆10内:当需要将提升杆7上升至伸出地面时,只需要将提升杆7沿着固定杆10活动上升至所述提升杆7的连通孔731与所述固定杆10的上通孔102平齐,然后将插销8活动插置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和上通孔102内即可达到使得所述固定杆10上升至伸出地面的目的;当需要将提升杆7降至预埋槽3内时,只需要将提升杆7沿着固定杆 10活动下降至所述提升杆7的连通孔731与所述固定杆10的下通孔103平齐,然后将插销8活动插置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和下通孔103内即可达到使得所述固定杆10降至预埋槽3内的目的。为了防止提升杆7从固定杆10上滑落,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还固定有防脱帽101,该防脱帽101用于阻挡提升杆7因用力过度而从固定杆10上滑落。

为了方便保护盖5开合设置在预埋槽3上,该测量桩还包括有承接杆2;所述承接杆2竖向固定在所述预埋槽3内壁上,所述保护盖5活动设置在所述承接杆2上用于开合所述预埋槽3;该测量桩还包括有滑槽6;所述滑槽6横向设置在所述预埋槽3的内壁上,其出口与承接杆2相交,用于容纳所述活动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槽3的左右内壁上均设置有承接杆2,并且该承接杆2 的高度小于预埋槽3的高度,但高于桩体11的收缩高度,该承接杆2主要用于支撑保护盖5盖合于预埋槽3内;所述预埋槽3于内壁右侧承接杆2往右凹设有滑槽6,该滑槽6用于放置保护盖5;并且该保护盖5上还设置有把手51,该把手51用于方便用户移动保护盖5。在实际操作中,当需要将提升杆7上升至伸出地面时,需要先通过把手51,将保护盖5沿着滑槽6方向进入到滑槽6内使得预埋槽3上没有遮挡物;当需要将提升杆7降至预埋槽3内时,需要先通过把手51,将保护盖5沿着滑槽6反方向滑出滑槽6至完全盖住预埋槽3用于将桩体11和外界隔离,防止桩体11受损。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测量桩安装:首先在室外地坪1的地平面下合适位置挖置预埋槽3,然后往预埋槽3内浇筑混凝土墩4,同时将桩体11的下部伸入现浇混凝土墩4中,待混凝土墩4自然固化,然后将桩体11下降至预埋槽3 内,然后盖上保护盖5。在进行监测前,先将保护盖5打开,然后将桩体11的上部上升至伸出地面并固定,方可开始监测使用;监测完毕后,将桩体11的上部下降至预埋槽3内,然后盖上保护盖5即可。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1、测量桩中保护盖 5,对测量桩起到有效的外部保护。2、桩体11位于地下,使用时才将其提升到地面,既节省地面空间,同时对地面的使用不产生影响。3、桩体11收缩到地下,能减少环境和人为等因素的破坏,防止其位置发生偏移,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克服了现有测量桩因裸露地表而影响监测数据精度的缺陷。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