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6131发布日期:2019-04-05 19:27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井盖。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中,所有地下管道均辅设于地下,然后每隔一段设置检修井坑,检修井坑的井口需要用井盖来保护,井盖多种多样,且简便实用,各种井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长期使用中,人们还发现现有井盖虽然实用,但也存在一定缺点,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路面上行驶车辆的往复碾压,对井盖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破损,很容易对行人造成安全隐患,进行更换时往往需要对整个井盖进行更换;并且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井盖上增加监测、警示灯等作用的相关设备也陆续产生,老旧的井盖没有预留的安装空间以安装相关设备,为跟随时代发发展,陆续淘汰部分井盖是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又增加劳动力,为后续工作开展造成一定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井盖,包括井盖体和盖板,所述井盖体正面设有凹槽,凹槽边缘设有灯带,所述凹槽靠近边缘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光线感应器,所述盖板边缘设有与第一定位块大小形状对应的开口,所述盖板安装在凹槽内,并与灯带紧密贴合,盖板上的开口与第一定位块位置对应;所述井盖体反面中央设有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由六个固定板首尾连接形成的截面为六边形的承重结构;所述井盖体反面安装有电路控制盒,电路控制盒分别与灯带和光线感应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结构还包括肋板,所述肋板同时与承重结构和井盖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肋板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首尾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和肋板上设有用以固定硬件设备的通孔。

进一步的,相邻的肋板之间设有连接在井盖体上的用以固定硬件设备的固定钩。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钩数量为两个,所述肋板为三角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控制盒通过螺栓穿过通孔固定在固定板上,位于两个固定钩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靠近边缘位置还设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上开设有贯穿第二定位块和井盖体的通气孔,所述盖板边缘设有“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位置与第二定位块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块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两个第二定位块的连线经过盖板的圆心;“U”型开口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与第二定位块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两个第二定位块连线一侧的圆周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表面、井盖体、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上设有灯带,光线暗淡时,灯带亮起,能够对车辆及行人起到警示的心里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照明和美观的效果。出现破损时更换盖板方便快捷,并能避免安全隐患;其加强筋结构具有很好的承重效果,同时在井盖体反面可根据不同的技术需求安装硬件设备,方便快捷,无需重新加工制作井盖来满足需求,节约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盖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盖的侧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井盖的仰视图。

图中:1、井盖体;101、通气孔;102、固定板;103、肋板;104、固定钩;105、通孔;106、第二定位块;107、灯带;108、第一定位块;109、光线感应器;110、电路控制盒;2、盖板;201、“U”型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井盖,包括井盖体1和盖板2,所述井盖体1正面设有凹槽,凹槽边缘设有灯带107,灯带107与凹槽边缘密封粘合,所述凹槽靠近边缘位置设有第一定位块108,所述第一定位块108上设有光线感应器109,所述盖板2边缘设有与第一定位块108大小形状对应的开口,所述盖板2安装在凹槽内,并与灯带107紧密贴合,盖板2上的开口与第一定位块108位置对应;所述井盖体1反面中央设有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由六个固定板102首尾连接形成的截面为六边形的承重结构;所述井盖体1反面安装有电路控制盒110,电路控制盒110为防水结构设计,电路控制盒110分别与灯带107和光线感应器109电性连接,电路控制盒110内设有电池,为灯带107和光线感应器109供电。

所述加强筋结构还包括肋板103,所述肋板103为三角形状,肋板103同时与承重结构和井盖体1固定连接,肋板103连接在所述固定板102的首尾连接处,所述固定板102和肋板103上设有用以固定硬件设备的通孔105,相邻的肋板103之间设有连接在井盖体1上的用以固定硬件设备的两个固定钩104。所述电路控制盒110通过螺栓穿过通孔105固定在固定板102上,位于两个固定钩104之间。

所述凹槽靠近边缘位置还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块106,且左右对称,两个第二定位块106的连线经过盖板2的圆心;第二定位块106上开设有贯穿第二定位块106和井盖体1的通气孔101,所述盖板2边缘设有两个“U”型开口201,所述“U”型开口201位置与第二定位块106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块108位于两个第二定位块106连线一侧的圆周中部。所述盖板2的表面、井盖体1、第一定位块108和第二定位块106在同一水平面上。

通过设置井盖体1和盖板2,起到双重保障的作用,当井盖长期使用造成盖板2的破损时,井盖体1仍可起到支撑作用,为行人和车辆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需要更换时,可只对盖板2进行更换即可。凹槽边缘设有灯带107,并与电路控制盒110电性连接,当光线暗淡时,设置在第一定位块108上的光线感应器109感应光线强度,将信号发送至电路控制盒110,控制灯带107的开关,开启灯带107;反之,关闭灯带107;灯带107亮起时有一定的美观效果,并且有一定的照明作用,同时能够给行人给予安全警示的心里暗示,提醒行人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上述加强筋结构的设计,增加井盖承重,防止井盖受过重压力变形,扭曲;并且为后续井盖增加监测设备、电池等提供安装位置,可安装在承重结构内或安装在相邻两肋板103之间,以设置在相邻肋板103之间的固定钩104为支撑,通过设置在固定板102或肋板103上的通孔105进行固定,为日后井盖的功能拓展提供便利条件,更新换代时无需淘汰老旧井盖,节约成本。

凹槽内设有第一定位块108,盖板2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块108大小形状对应的开口,安装盖板2时,将开口于第一定位块108位置对应,凹槽内还设有第二定位块106,第二定位块106上设有贯穿第二定位块106和井盖体1的通气孔101,盖板2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块106位置对应的“U”型开口201,对盖板2进行安装时,将盖板2上开设的“U”型开口201对准第二定位块106,将盖板2安装在凹槽内,通过第二定位块106和第一定位块108对盖板2进行有效限位,防止因行车等原因造成地面震动而使得盖板2发生旋转或偏移,从而覆盖通气孔101和光线感应器109,使光线感应器109无法工作,妨碍积水流入井下。

当雨天时,积水可通过通气孔101排入地下,若需要对井盖下管路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可使用工具通过通气孔101将井盖拉起,操作方便,并且通气孔101可保障维修人员呼吸通畅。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