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2611发布日期:2019-01-15 23:5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雨水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不透水面积大幅增加,致使相同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增大,洪峰提前,洪量增大,对城市排水防涝和河道行洪构成巨大的压力,也威胁着城市的安全。

因此,公告号为CN2050248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单元、雨水处理单元、清水存储单元和加压供水管网,所述加压供水管网上方设有高位水箱,所述高位水箱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其进水口与自来水管相连接,出水口与加压供水管网相连接;所述雨水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于雨水收集单元的雨水存储箱和过滤装置以及设于雨水存储箱内的雨水感应器和控制机构,所述雨水存储箱上设有由控制机构控制其连通状态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直接与污水系统相连接,第二出水口则通过过滤装置与清水存储单元相连接。该实用新型通过蓄能和选择性集水达到节能供水的目的,比传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更加节能,同时降低系统的使用成本。

但是,这种节能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利用雨水存储箱装设的雨水感应器和控制机构进行联动,为了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不仅需要设置灵敏度较高的感应器,还需要附设一系列的联动控制系统,投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通过储水盒和扇形板的配合实现扇形板的滑移,从而实现雨水的自动收集,材料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储水坑,所述储水坑底部连通排水管设置,所述储水坑顶部盖设有呈盘状设置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若干块相互拼接的扇形板,所述扇形板沿盖板径向滑移设置,所述储水坑周缘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储水盒,所述储水坑顶部设有环形架,所述储水盒与环形架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储水盒底端与扇形板顶端配合设有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所述扇形板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环形架之间顺延于其滑移方向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收集雨水进行再利用,节约水资源,还在于其能在暴雨时缓解城市排水压力,避免道路出现积水而影响到交通通行;因此,在地面上开有储存雨水的储水坑,在储水坑顶部设置有盖板,避免大量的杂质进入储水坑,而在储水坑外周设置有储水盒,通过储水盒与盖板部分的联动使得储水盒中装满雨水后能够压动扇形板滑移而打开储水坑顶部,而在雨水停止后,工作人员取离储水盒中的雨水后,盖板即能重新挡住储水坑顶部,其通过雨水的积蓄实现储水坑的对雨水的分流作用,无需另外加设传感器,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坑底部侧壁开有连通排水管设置的排水孔,所述储水坑底部还竖直设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顶端设有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周壁抵接于储水坑内周壁设置,且储水坑中满水时,压板能够下移露出排水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板和调节弹簧的配合避免雨水进入储水坑后即从备用的排水管处排出,而是在雨水即将装满储水坑时,压板在足够量的雨水的重力作用下下移露出排水孔,排出多余的雨水,避免多余的雨水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孔中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挡板,所述储水坑内壁中开有供挡板滑移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中设有控制挡板位置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需使用排水管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的挡板挡住排水孔,避免泥沙堆积排水孔处而影响到排水孔后续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储水坑顶端设置的从动齿轮,一所述扇形板底部配合设有啮合于从动齿轮设置的主动齿条,所述主动齿条顺延于其滑移方向设置,所述挡板顶端设有卷设于从动齿轮轴上的拉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扇形板底部沿其滑移方向设置有主动齿条,在储水坑顶端配合设置有从动齿轮,扇形板滑移时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对连接于挡板的拉绳进行收卷和展放。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盒底端侧壁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连通至储水坑顶部的溢水管,所述储水盒内的通孔处挡设有溢水板,所述溢水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设于通孔所在储水盒侧壁上,所述储水盒中设有浮块,所述浮块通过控制绳连接于挡板设置,所述浮块浮于储水盒顶端时,控制绳能够拉动溢水板露出通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储水盒装满后,雨水带动浮块上拉溢水板,露出通孔,通过通孔处连接的溢水管排入储水坑中,而在雨水排出部分后,浮块下移,溢水板在重力作用下回到通孔处,即能继续积蓄雨水。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盒内壁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所述浮块和溢水板滑移卡接于滑轨中,所述滑轨连通储水盒内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导向浮块和溢水板的滑移,避免脱离通孔位置,在储水盒内壁上设置上连通储水盒的滑轨,从而加固溢水板和浮板装接在滑轨中滑移。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板相互靠近的侧壁配合开有滑槽和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各扇形板滑移的稳定性,在扇形板相互靠近的侧壁配合设置上滑槽和滑块,同时,其还能提高储水坑的密封性,减少水份蒸发的同时减少进入储水坑的泥沙。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盒外周水平设有翻边,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于翻边与环形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环形架和翻边之间设置上第一复位弹簧,在雨水被取离储水盒后,储水盒能够在第一复位弹簧作用下脱离扇形板,以方便扇形板在第二复位弹簧作用下重新挡于储水坑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通过储水盒与扇形板上设置的第一楔块与第二楔块,配合第二复位弹簧,实现储水坑盖板的打开和关闭,材料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储水盒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储水坑;11、排水孔;111、排水管;12、调节弹簧;121、压板;13、挡板;14、滑动腔;15、驱动组件;151、从动齿轮;152、拉绳;16、盖板;161、扇形板;1611、滑槽;1612、滑块;1613、第二楔块;1614、第二复位弹簧;1615、主动齿条;2、环形架;3、储水盒;31、翻边;32、第一复位弹簧;33、第一楔块;34、通孔;341、溢水管;35、滑轨;36、溢水板;37、浮块;38、控制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储水坑1,如图2所示,储水坑1底部连通排水管111设置,这里,排水管111为备用排水管道,仅连通储水坑1和地下排水网设置,而在储水坑1顶部盖有呈盘状设置的盖板16,这里,盖板16包括若干块相互拼接的扇形板161,扇形板161顶面向盖板16圆心方向略微倾斜设置,且扇形板161沿盖板16径向滑移设置,同时,在储水坑1周缘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储水盒3,在储水坑1顶部外周设置有环形架2,其中,储水盒3与环形架2之间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复位弹簧32,而储水盒3底端与扇形板161顶端配合设置有第一楔块33和第二楔块1613,并在扇形板161相互远离的一端与环形架2之间顺延于其滑移方向装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614。

这样,在储水坑1外周设置上环形架2,为储水盒3和扇形板161的安装提供支撑部件,而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城市排水系统压力较小,雨水积蓄在储水盒3中,难以蓄满的储水盒3不会利用第一楔块33和第二楔块1613的配合压动扇形板161向外滑移,而露出储水坑1;而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一方面,城市排水系统压力较大,难以快速排除路面的积水,另一方面,雨水能够很快充满储水盒3,储水盒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动扇形板161相互远离,露出储水坑1,雨水即能进入储水坑1中储存,方便工作人员后续的取用;而在晴天时,工作人员取出储水盒3中的雨水,储水盒3在第一复位弹簧32作用下回到原位,而失去推压作用力的扇形板161在第二复位弹簧1614的作用下推动扇形板161向盖板16圆心位置靠近,重新挡住储水坑1,避免杂质进入储水坑1而影响到其使用,其材料简单、安装方便,投入成本较低;另外,在储水坑1装满后,能够利用备用的排水管111将雨水直接排入地下排水网,避免雨水中在地面积蓄。

为了在储水坑1蓄满后排除多余的雨水,如图2所示,在储水坑1底部侧壁开有连通排水管111设置的排水孔11,在储水坑1底部还竖直设置有调节弹簧12,在调节弹簧12顶端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压板121,这里,压板121周壁抵接于储水坑1内周壁设置,且储水坑1中刚好蓄满水时,压板121能够下移露出排水孔11。这样,在储水坑1中装满水后,雨水能够压动压板121下移,多余的雨水从排水孔11处排出,而在多余的雨水排出后,压板121又能在调节弹簧12作用下移至排水孔11上方,挡住排水孔11,阻止雨水继续外排。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水孔11不使用时的封闭性,如图2所示,在排水孔11中装有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的挡板13,而在储水坑1内壁开有供挡板13滑移的滑动腔14,同时,在滑动腔14中设置有控制挡板13滑移的驱动组件15;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15包括储水坑1顶端、位于滑动腔14中的转动设置的从动齿轮151,而在对应的扇形板161底面沿其滑移方向设置有主动齿条1615,这里,从动齿轮151啮合于主动齿条1615设置,且挡板13顶端设置有卷绕在从动齿轮151轴上的拉绳152。这样,在扇形板161向外打开滑移时,通过主动齿条1615带动从动齿轮151转动,对拉绳152进行收卷,从而拉动挡板13上移,露出排水孔11,而在扇形板161关闭时,再次驱动从动齿轮151转动,展放拉绳152,挡板13下移,即能重新挡住排水孔11。

同时,为了排除储水盒3中雨水,如图4所示,在储水盒3一侧侧壁沿其竖直方向设置有连通储水盒3内部设置的滑轨35,在滑轨35中沿其长度方向滑移插接有溢水板36和浮块37,并在储水盒3底部侧壁开有通孔34,这里,溢水板36设置于浮块37下方,并挡在通孔34处,在溢水板36和浮块37之间连接有控制绳38,且浮块37浮于储水盒3顶端时,控制绳38能够拉动溢水板36露出通孔34设置,而通孔34处设置有连通至储水坑1顶部的溢水管341。这样,一方面,在储水盒3中蓄满雨水后,多余的雨水能够带动浮块37继续上移,绷紧控制绳38,拉动溢水板36上移露出通孔34,通过通孔34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储水坑1;另一方面,在需要关闭盖板16时,工作人员能够直接拉动控制绳38,将溢水板36拉离通孔34,将储水盒3中的雨水放入储水坑1,而使储水盒3失去推压作用,扇形板161即能在第二复位弹簧1614作用下重新滑移、拼接至储水坑1顶部。

而为了提高各扇形板161相互对接的密封性,如图5所示,在扇形板161相互靠近的侧壁配合设置上滑槽1611和滑块1612,这样,通过滑块1612和滑槽1611的插接配合消除拼接缝隙,避免泥沙等体积杂质从两扇形板161之间的缝隙中进入储水坑1,还能减小雨水的蒸发,保证储水坑1的长时间蓄水功能。

另外,如图1所示,储水盒3外周水平设置有翻边31,而第一复位弹簧32设于翻边31与环形架2之间。这样,通过翻边31的设置,稳定第一复位弹簧32与储水盒3的连接和复位导向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