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楼房建筑过程中的雨水再利用临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2606发布日期:2019-01-15 23:5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高层楼房建筑过程中的雨水再利用临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高层楼房建筑过程中的雨水再利用临时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水资源匮乏的现象,雨水作为一种淡水资源,若能进行收集利用,可有效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对于现有的雨水再利用临时系统,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3276768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层楼房建筑过程中的雨水再利用临时系统,包括临时外墙面,临时外墙面上固定有雨水收集管和输出管,雨水收集管和输出管远离临时外墙的一端连通有雨水收集箱。

上述专利使用过程中,由于落在建筑物上的雨水易将建筑物表面上的混凝土冲下,冲下的泥沙通过雨水收集管汇入雨水收集箱内,继而泥沙在其重力的作用下沉淀在雨水收集箱底部,由于沉淀的泥沙易将输出管堵住,影响雨水的输出使用,故现有技术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易堵塞输出管,影响雨水输出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高层楼房建筑过程中的雨水再利用临时系统,其具有过滤雨水,有效防止输出管堵塞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高层楼房建筑过程中的雨水再利用临时系统,包括固定于建筑物上的临时外墙面所述临时外墙面上固定有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远离所述临时外墙面的一端均连通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转动设置有转辊,所述转辊周侧圆周阵列固定有多个用于过滤输入雨水的过滤网,所述收集箱底部开设有过滤收集池和泥沙收集池,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过滤收集池连通,所述输出管上设置有抽水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辊在收集箱内转动,输入管将雨水输送至过滤网上,过滤网过滤雨水,雨水透过过滤网流至过滤收集池内,雨水中的泥沙跟随过滤网转动,继而在其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泥沙收集池内。通过过滤网过滤雨水,将雨水中的泥沙分离,防止雨水中的泥沙在过滤收集池内沉积,堵塞输出管向外输水;通过将雨水收集,并将收集的雨水输出再利用,有效避免雨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泥沙收集池内滑动设置有排出箱,所述收集箱侧壁开设有用于取出所述排出箱的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内转动设置有翻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翻板,再利用排出箱与泥沙收集池之间的相互滑动,便于将排出箱抽出,清理排出箱内收集的泥沙。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收集池内设置有用于反向冲洗所述过滤网的反洗喷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反洗喷头冲洗过滤网,过滤网上的泥沙在雨水的冲洗下,更易落入排出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箱底部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泥沙收集池底部开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将所述泥沙收集池与所述过滤收集池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含有水的泥沙落入排出箱内后,泥沙内部的水分透过过滤孔,再经回流通道汇入过滤收集池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出箱底部滚动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泥沙收集池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滚轮卡接的滚动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在滚动槽内滚动,便于排出箱在泥沙收集池内抽拉,同时,固定槽限制滚轮的滚动,有效防止排出箱在泥沙收集池内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管和所述输出管上均套设有多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侧壁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插设于所述临时外墙面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与输入管和输出管固定,再将插杆插入临时外墙面内,从而将输入管和输出管与临时外墙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管侧壁连通有用于连接消防设备的消防管和用于连接卫生设备的卫生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消防管和卫生管分别用于建筑物的消防和卫生间的冲刷,将收集的雨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翻板远离所述排出箱的侧面固定有便于转动所述翻板的把手,所述收集箱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辊转动的驱动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把手便于打开翻板,继而将排出箱从收集箱内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雨水经输入管流入收集箱内,继而被过滤网过滤,雨水中的泥沙留在过滤网上,跟随过滤网转动,继而在其重力作用下,落入排出箱内,有效防止雨水中的泥沙将输出管堵塞;

(2)通过反洗喷头反向冲洗过滤网,过滤网上残留的泥沙在雨水冲洗下,落入排出箱内,过滤网清理后,可保持较好的过滤效果;

(3)通过设置过滤孔和回流通道,排出箱内泥土中含有的水分透过过滤孔,经回流通道汇入过滤收集池内,有效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收集箱的剖视图一;

图3是收集箱的剖视图二;

图4是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临时外墙面;2、输入管;3、输出管;4、收集箱;5、转辊;6、过滤网;7、过滤收集池;8、泥沙收集池;9、抽水泵;10、排出箱;11、排出口;12、翻板;13、反洗喷头;14、过滤孔;15、回流通道;16、滚轮;17、滚动槽;18、固定环;19、插杆;20、消防管;21、卫生管;22、把手;2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5所示,高层楼房建筑过程中的雨水再利用临时系统,包括固定于建筑物上的临时外墙面1,临时外墙面1上固定有输入管2和输出管3,输入管2上套设有多个固定环18,固定环18内壁与输入管2和输出管3周侧抵接,固定环18侧壁一体固定有插杆19,插杆19插设于临时外墙面1内,从而将输入管2和输出管3与临时外墙面1固定。通过固定环18和插杆19固定输入管2和输出管3,拆卸时,只需将插杆19从临时外墙面1内拔出,即可将输出管3和输入管2取下,方便拆卸。

如图2和图3所示,输入管2和输出管3远离临时外墙面1的一端均连通有方形的收集箱4,收集箱4内转动连接有转辊5,收集箱4一侧固定有用于驱动转辊5转动的驱动电机23,转辊5周侧圆周阵列固定有多个用于过滤输入雨水的过滤网6,转辊5的轴线方向与过滤网6表面平行,收集箱4底部开设有过滤收集池7和泥沙收集池8,过滤收集池7用于盛放过滤后的雨水,泥沙收集池8用于盛放从雨水中过滤出来的泥沙,输出管3与过滤收集池7底部连通。使用时,输入管2将雨水输入过滤网6上,雨水被过滤网6过滤,过滤后的雨水透过过滤网6流至过滤收集池7内,过滤后的泥沙留在过滤网6上,过滤网6被转辊5带动,转向泥沙收集池8,泥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泥沙收集池8内。

如图2和图4所示,泥沙收集池8内滑动设置有排出箱10,排出箱10底部滚动连接有多个滚轮16,滚轮16的数量优选为四个,泥沙收集池8底部开设有与滚轮16卡接的滚动槽17,滚轮16与滚动槽17的底部抵接,同时滚动槽17与滚轮16卡接限制滚轮16的滚动。收集箱4侧壁开设有用于取出排出箱10的排出口11,排出口11内转动连接有翻板12,翻板12远离排出箱10的侧面固定有便于打开翻板12的把手22。通过把手22转动翻板12,打开排出口11,抽出排出箱10,便于将排出箱10内的泥沙进行清理。

如图2所示,过滤收集池7内固定有用于反向冲洗过滤网6的反洗喷头13,反洗喷头13抽取过滤收集池7内的雨水喷向过滤网6的背面,用于冲洗过滤网6上的泥沙,使泥沙在水的冲刷下落入排出箱10内。排出箱10底部开设有多个过滤孔14,泥沙收集池8底部开设有回流通道15,回流通道15将泥沙收集池8与过滤收集池7连通。通过雨水冲刷后的泥沙落入排出箱10内,泥沙中含有的雨水透过过滤孔14流入回流通道15内,汇入过滤收集池7内。

如图1和图5所示,输出管3上安装有抽水泵9,输出管3侧壁连通有用于连接消防设备的消防管20和用于连接卫生设备的卫生管21。使用时,抽水泵9会将过滤收集池7内的雨水抽出供给消防管20和卫生管21,用于消防用水和卫生间的冲刷,有效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启动驱动电机23带动过滤网6转动,建筑物上的雨水通过输入管2流入收集箱4内,流入收集箱4内的雨水先落在过滤网6上,雨水透过过滤网6流至过滤收集池7内,雨水中的泥沙则留在过滤网6上,跟随过滤网6转动,继而泥沙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排出箱10内,反洗喷头13冲洗过滤网6,保持过滤网6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雨水经过滤网6过滤,雨水过滤后的泥沙留在过滤网6上,跟随过滤网6转动,继而泥沙在其重力作用下,落入排出箱10内,清理雨水中的泥沙,可有效避免输出管3堵塞情况的发生;反洗喷头13抽取过滤后的雨水,反向冲洗过滤网6,从而将残留在过滤网6上的泥沙冲入排出箱10内,使过滤网6保持清洁的过滤状态;排出箱10内泥土中的水分透过过滤孔14,再经回流通道15汇入过滤收集池7内,将泥土中的水分回收利用,提高雨水的回收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