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式集水坑用底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2885发布日期:2019-03-08 18:28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免拆式集水坑用底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坑成型用模具,具体涉及一种免拆式集水坑用底模。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且基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之下时需要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然后用排污泵(潜污泵)抽走。集水坑截面呈U形,由底板和侧墙组成。在集水坑成型过程中,需根据集水坑的设计标高和形状,在绑扎好的底板钢筋上焊接钢筋支架,用以在其上支设底模和侧模。现有的整体式集水坑模板大多采用木模板、胶合模板或PVC模板制成,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其重力不够,容易出现上浮的现象。基于上述原因,为了防止集水坑模板上浮,在安装模板时,通常会在基础垫层上预埋带有止水环的止水拉杆,并将止水拉杆与集水坑模板中的底模固定,同时,在侧模上固定安装多个与基础钢筋固定连接的水平拉杆,通过水平拉杆和止水拉杆将侧模和底模固定,从而防止其上浮(如公告号为105862894的一种集水坑抗浮整体模板的安装方法)。

上述防止模板上浮的方式安装过程复杂,同时,在混凝土成型后,还需拆卸模板,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另外,现有的底模大多呈矩形,在模板安装完成后,浇筑混凝土时,不能对底模以下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成型质量。基于上述原因,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不用拆模、模板与底板钢筋连接稳固,不会出现模板上浮,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模板下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底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安装稳固且安装方便,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并能够对模板以下混凝土进行振捣,提高集水坑成型质量的免拆式集水坑用底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免拆式集水坑用底模,它包括模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体为内设钢筋网的混凝土预制板,在模板本体上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设置的振捣孔和多个用于安装止水螺杆的通孔;所述通孔和振捣孔交错设置。这样,采用内设钢筋网的混凝土预制板作为底模,模板的强度相较于普通木模板、PVC板来说,强度更高,同时,由于是混凝土预制板,因此,能够与后期浇筑的混凝土很好的贴合,一起形成基坑,并在基坑成型后无需拆模,减少了拆模的工序,能够缩短工期。另外,由于底模为混凝土预制板,因此,自重较大,可适当的减少分段式止水螺杆的设置密度。而设置在模板本体上的通孔可用于止水螺杆的安装,不用现场钻设孔洞用于止水螺杆的安装,可节省不少人力。所设置的振捣孔可用作混凝土振捣,同时也起到观察验证底模下混凝土是否浇满、浇实的观察孔作用。

进一步的,在模板本体的正面或反面上还固定安装有多个锚筋,所述锚筋的一端与底模内的钢筋网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底模外并呈勾状。这样,锚筋能够使底模和底部钢筋进一步固定,通过分段式止水螺杆和锚筋的双重固定,使得底模固定牢固,不会出现上浮的现象。同时,在浇筑混凝土后,锚筋和分段式止水螺杆部分预埋在混凝土内,增加了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抗渗性能。而将锚筋的两端分别与模板本体内的钢筋网和底部钢筋固定,使得锚筋与模板和底部钢筋连接十分牢固,将锚筋的外端设为勾状,可便于锚筋的固定和安装。

进一步的,锚筋呈格状分布,相邻锚筋之间的间距为300-500mm。这样,锚筋在模板本体上分布均匀,从而能够确保模板本体各个方向都受力均匀,其使用寿命高。而锚筋之间间距太大,达不到很好的锚固效果,若间距太小则锚固的工作量会增大,上述间距技能满足很好的锚固效果,锚固的工作量又不是很大。

进一步的,所述振捣孔和通孔均呈格状分布,相邻振捣孔之间的间距为500-800mm,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为500-800mm。这样分布振捣孔和通孔后,可确保振捣质量,也能确保单元面积内止水螺杆的分布数量,确保模板本体与底部钢筋的连接强度和牢固度。

进一步的,所述模板本体的厚度为35mm-45mm,在模板本体上、每个振捣孔对应处均设有一个用于封堵振捣孔的封堵块,在每个振捣孔周围均设有至少两根用于固定封堵块的柔性固定条。这样,在振捣完成后,可对振捣孔进行封堵,封堵时,将柔性固定条绑扎在封堵块上,从而将封堵块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固定条为铅丝或钢丝,柔性固定条设有两根时,两柔性固定条分别设置在通孔的左右两侧,柔性固定条设有三根时,呈三角形分布,柔性固定条设有四根时,呈方形分布。采用铅丝或钢丝既能够防锈,又便于后期剪断,同时,还能够实现弯折,绑扎的目的。而柔性固定条的分布位置,可确保每根固定条受力均匀,且封堵条的固定足够稳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免拆式集水坑用底模具有如下优点:

1、底模为内设钢筋网的混凝土预制板,其自重大、强度高,只需较少的止水螺杆就能将其固定,防止上浮,可减少止水螺杆的使用量和分布密度,减少了安装强度,同时,由于是混凝土预制板,可与浇筑的混凝土形成一体,后期不用拆模,减少了拆模的工序。并且预制板较现浇混凝土质量更易控制,更密实,不易渗漏,相当于在坑内设了道防水层,抗渗效果更好。

2、底模上的锚杆能够与后期安装的止水螺杆相配合,对底模进行双重固定,其整体性、稳定性更高,抗渗、抗浮性能更好,而锚杆又是预制在底模上的,安装十分快捷方便。

3、由于底模采用混凝土制作而成,因此,不用拆模,安装时只需紧固止水螺杆和锚杆即可,可极大的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人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免拆式集水坑用底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底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模板本体1、振捣孔11、通孔12、锚筋13、柔性固定条14、止水螺杆2、封堵块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免拆式集水坑用底模,括模板本体1,所述模板本体1为内设钢筋网的混凝土预制板,在模板本体上设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设置的振捣孔11和多个用于安装止水螺杆2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和振捣孔11交错设置;在模板本体1的正面或反面上还固定安装有多个锚筋13,所述锚筋13的一端与模板本体1内的钢筋网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模板本体1外并呈勾状。上述通孔12呈圆形,振捣孔11呈矩形。

具体的,上述锚筋13呈格状分布,相邻锚筋13之间的间距为400mm。所述振捣孔11和通孔12均呈格状分布,相邻振捣孔11之间的间距为600mm,相邻通孔12之间的间距为600mm。当然,在具体实施时,锚筋13可不按照格状进行分布,只要确保每平方米至少具有一个锚筋13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模板本体1的厚度为40mm,在模板本体1上、每个振捣孔11对应处均设有一个用于封堵振捣孔11的封堵块3,在每个振捣孔11周围均设有至少两根用于固定封堵块3的柔性固定条14。具体的,所述柔性固定条14为铅丝或钢丝,柔性固定条设有两根时,两柔性固定条14分别设置在通孔的左右两侧,柔性固定条14设有三根时,呈三角形分布,柔性固定条14设有四根时,呈方形分布。在固定上述封堵块3时,

在安装底模时,将预制的底模运输至基坑旁,然后安装分段式止水螺杆2,具体的,根据底模2上通孔12的位置,将止水螺杆2固定安装在底面钢筋上,然后将底模带有锚筋13的一面面向底面钢筋方向扣装,最后再用锁紧螺母将止水螺杆锁死、紧固。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止水螺杆2具有更强的支撑力,在每个止水螺杆2上,地模下方,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斜向支撑。另外,为了便于拆卸止水螺杆2,本实施例中的止水螺杆2为分段式止水螺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