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沉井管道预留洞口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2887发布日期:2019-03-08 18:2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沉井管道预留洞口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沉井管道预留洞口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部多雨省区,雨污水管道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沉井施工的快慢是管道施工工期的关键点。因长期雨期影响,如何缩短沉井施工周期且保证工程质量尤为重要。沉井预留洞口模板安装拆卸施工方法是沉井整体施工工期影响的一个重要节点。传统的整体性钢模板重量大,需配合机械吊装并配合人工安装固定钢模板,安装拆卸不便;传统的木模板加工耗时长,材料浪费较多,洞口埋深较大,孔径较大时,需采用机械吊装配合人工安装,拆卸不便。因此,亟需一种可拆卸式沉井管道预留洞口模板结构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沉井管道预留洞口模板结构,不仅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而且材料工艺简单、安装拆卸简易、节省人工、机械吊装成本、节省工期、利于经济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沉井管道预留洞口模板结构,所述模板结构由若干呈圆弧状的钢模板单元依次在首尾端拼接而成,相邻钢模板单元的拼缝处通过咬合式锚栓连接固定。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咬合式锚栓包括活动连接并能相互对折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上设置有预留螺栓孔;每块所述钢模板单元尾端内侧焊接设置有与预留螺栓孔相适配的预留螺栓;每个所述咬合式锚栓的第一钢板的预留螺栓孔与一块钢模板单元尾端内侧的预留螺栓相配合并通过螺帽连接固定,其第二钢板与相邻的钢模板单元的首端内侧焊接固定。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相邻钢模板单元的拼缝处内侧设置有橡胶止水片。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钢板厚度为4mm,所述第二钢板厚度为5mm。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钢板上的预留螺栓孔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止水片的厚度为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①采用分块式可拆卸的钢模板单元拼装,模板重量小,拼装时采用咬合式锚栓连接,安装拆卸简便,周转速度快;②优化了传统钢模板重量大,拆卸不便的特点,节省了大量机械与人工;③与传统木模板安装相比,节省材料浪费,节省人工,拆卸方便,缩短施工时间;④在多雨地区,雨污水管道埋深较大,预留洞口直径较大,减少机械配合使用,达到节省工期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费用、提高质量、安全文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沉井管道预留洞口模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沉井管道预留洞口模板结构中咬合式锚栓的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沉井管道预留洞口模板结构中咬合式锚栓的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模板单元;2、咬合式锚栓;3、预留螺栓;4、螺帽;5、第一钢板;6、第二钢板;7、预留螺栓孔;8、橡胶止水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沉井管道预留洞口模板结构,其特点是,所述模板结构由若干呈圆弧状的钢模板单元1依次在首尾端拼接而成,立面呈圆形结构,相邻钢模板单元1的拼缝处通过咬合式锚栓2连接固定,该拼缝处内侧可以设置2mm厚的橡胶止水片8,防止后期混凝土施工时起到止水作用。本实施例中,将原先整体的模板结构变成若干块呈圆弧状的钢模板单元1,避免吊运整体的、重量大的钢模板,改用重量小的钢模板单元1拼装,安装及拆卸都很便利,同时,也利用钢模板单元1的快速周转,缩短施工时间,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咬合式锚栓2包括第一钢板5和第二钢板6,该第一钢板5和第二钢板6在端部活动连接并能相对于两者的端部相互对折,该第一钢板5厚度为4mm,该第二钢板6厚度为5mm,所述第一钢板5上设置有形状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的预留螺栓孔7;每块所述钢模板单元1尾端内侧焊接设置有与预留螺栓孔7相适配的预留螺栓3;每个所述咬合式锚栓2的第一钢板5的预留螺栓孔7与一块钢模板单元1尾端内侧的预留螺栓3相配合并通过螺帽4连接固定,其第二钢板6与相邻的钢模板单元1的首端内侧焊接固定,进而使得相邻两块钢模板单元1组合拼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事先根据施工场地沉井管道预留洞口的尺寸大小以及钢模板结构的重量进行合理的分块,形成多个钢模板单元1,然后进行施工,首先采用全站仪或水准仪测量模板结构底部高程,然后安装模板固定垫块,将预先加工好的钢模板单元1运至施工现场,人工将第一块钢模板单元1固定于垫块上,再人工将另一块钢模板单元1的端口与固定好的钢模板单元1的端口对准,再在两者的接缝口放置2mm厚的橡胶止水片8,然后通过咬合式锚栓2连接固定,使用咬合式锚栓2时,可先将该咬合式锚栓2的第二钢板6在钢模板单元1的首端内侧的指定位置焊接固定,并在钢模板单元1的尾端内侧的指定位置焊接预留螺栓3,然后进行相邻钢模板单元1的拼装,第一钢板5和第二钢板6可相互对折,此时,将第一钢板5上的预留螺栓孔7套入预留螺栓3上,再通过螺帽4拧紧固定,在按照以上步骤逐个拼装后续钢模板单元1形成整体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养护完成后人工逐块拆除钢模板单元1周转至下一个部位施工,最后进行效果验证,确认良好后进行后续施工。

应用本发明不仅有利于减少混凝土浇筑的通病现象,且与传统模板相比节省了工期,同时安装拆卸方便简易,基本无材料浪费,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利于生态环保。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