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缷装载机的框架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979发布日期:2019-04-29 12:2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缷装载机的框架支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侧缷装载机的框架支座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装载机侧卸铲斗行业现状较为稳定,整体侧卸结构相近仅在细节存在不同,市场表现也各不相同。目前侧卸结构与托架铰接处结构形式表现不好,铰接支座为单板结构,经常出现焊接开焊、焊接困难工时多、使用周期短的情况,所以,研究开发一种新型框架结构的支座有着一定的经济效益。

目前市场侧卸装载机托架支座形式为单板加筋板焊接的形式,该结构主要由加强筋板和轴套组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起到铰接、受力等作用,具体结构形式如图1。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侧缷装载机的框架支座结构,可以提高齿根抗弯强度、保证通用性、降低产品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侧缷装载机的框架支座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轴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轴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轴套上设有多个黄油嘴,所述黄油嘴的外侧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圆弧形结构,保护罩上设有缺口。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布在轴套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第一平面端与第一曲面端,所述第一平面端与轴套接触,第一曲面端与卸斗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二加强板为包括第二平面端与第二曲面端,所述第二平面端与卸斗接触,所述第二曲面端与轴套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成本较低的箱式支座结构形式同时,改进支撑板及加强板对称结构形式,能同时满足成本低、工艺简单和可靠性高三方面要求。

2)采用保护渣保护黄油嘴,同时圆弧形的保护罩上设置开口,黄油嘴在得到保护的同时能够使得外部供油管路从缺口处进入保护罩内部并与黄油嘴建立通路,黄油嘴可以方便的为轴承供油润滑。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轴测图;

图中,1、支撑板;2、第二加强板;201、第二平面端;202、第二曲面端;3、第一加强板;301、第一平面端;302、第一曲面端;4、轴套;5、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侧缷装载机的框架支座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轴套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与轴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所述轴套上设有多个黄油嘴,所述黄油嘴的外侧设有保护罩5,所述保护罩为圆弧形结构,保护罩上设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3和第二加强板2,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布在轴套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第一平面端301与第一曲面端302,所述第一平面端与轴套接触,第一曲面端与卸斗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板为包括第二平面端201与第二曲面端202,所述第二平面端与卸斗接触,所述第二曲面端与轴套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