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无负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2854发布日期:2019-06-22 00:5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无负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负压供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无负压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区的供水设备主要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连接至自来水管网,对自来水管网输出的自来水增压后给小区用户供水。现有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多采用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但是由于无负压阀体设置在无负压罐外部,因而易受外部环境中灰尘的影响,从而形成给自来水形成二次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无负压阀,通过阀体与过滤件相连利用过滤件对进入阀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解决了现有的无负压阀体设置在无负压罐外部,易受外部环境中灰尘的影响,从而形成给自来水形成二次污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无负压阀,包括阀体和过滤件;

所述阀体设置在无负压罐的上部,且所述阀体部分位于所述无负压罐内,所述阀体位于所述无负压罐内的周侧设有进水孔,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阀体的内部滑动设有橡皮碗,所述橡皮碗的底部内嵌有骨架,所述骨架为圆形板;所述阀体内设有挡环,所述挡环位于所述橡皮碗的上部,且所述挡环的内直径小于所述骨架的直径;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位于所述挡环的上部,所述第一进气孔通过一管道与位于所述无负压罐外的所述过滤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件包括壳体、海绵块和过滤网;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相连;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海绵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海绵块的上方;所述挡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距离所述壳体的内顶部的距离范围在2-5cm。

进一步地,所述橡皮碗为圆柱形;所述橡皮碗的直径大于所述挡环的内直径;所述橡皮碗的下底面设有坠块,所述坠块与所述进水口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孔为若干个,若干所述进水孔沿所述阀体的周侧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孔的直径范围在0.5-2cm。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与所述无负压罐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阀体与过滤件相连,能够对经阀体进入无负压罐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污染无负压罐内的自来水,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本实用新型中的无负压阀结构简单,造价低,利于节约成本。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负压阀与无负压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阀体,2-过滤件,3-无负压罐,101-进水孔,102-进水口,103-橡皮碗,104-骨架,105-挡环,106-第一进气孔,4-管道,201-壳体,202-海绵块,203-过滤网,204-第一出气口,205-第二进气口,206-挡板,5-坠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上部”、“周侧”、“底部”、“内部”、“上方”、“下底面”、“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无负压阀,包括阀体1和过滤件2;阀体1设置在无负压罐3的上部,且阀体1部分位于无负压罐3内,阀体1与无负压罐3的连接处密封,具体安装时,无负压罐3的上部设有安装孔,阀体1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位于无负压罐3内,阀体1与安装孔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阀体1与安装孔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或者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螺纹,阀体1的外周设有与其配合的螺纹,并在阀体1与安装孔的连接处通过硅胶进行密封。阀体1位于无负压罐3内的周侧设有进水孔101,进水孔101可以为若干个,若干进水孔101沿阀体1的周侧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进水孔101可为6个或12个。阀体1的底部设有进水口102;阀体1的内部滑动设有橡皮碗103,橡皮碗103为圆柱形,优选橡皮碗103的密度略大于水;橡皮碗103的下底面设有坠块5,坠块5与进水口102间隙配合,设置坠块5能够给橡皮碗103一定的下拉力,使橡皮碗103在随水面上升或下降时更加平稳,同时也更容易使从进水孔101进入的水进入到橡皮碗103内。橡皮碗103的底部内嵌有骨架104,骨架104为圆形板;阀体1内设有挡环105,挡环105位于橡皮碗103的上部,且挡环105的内直径小于骨架104的直径,橡皮碗103的直径大于挡环105的内直径;阀体1上设有第一进气孔106,第一进气孔106位于挡环105的上部,第一进气孔106通过一管道4与位于无负压罐3外的过滤件2相连。其中,过滤件2包括壳体201、海绵块202和过滤网203,海绵块202能够对进入壳体201内的空气做进一步的过滤去除小颗粒的灰尘,滤网203能够对入壳体201内的空气做初步过滤去除较大颗粒的灰尘;壳体201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气口204,第一出气口204通过管道4与第一进气孔106相连;壳体201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气口205;海绵块202设置在壳体201内;过滤网203设置在第二进气口205处。

工作过程描述:正常工作状态下,在向无负压罐3内充水时,水从阀体1底部的进水口102进入阀体1内,推动橡皮碗103向挡环105移动,同时水从进水孔101进入到橡皮碗103内,随着无负压罐3内水量的增加橡皮碗103逐渐靠近挡环105,当橡皮碗103碗口抵靠在挡环105的底部,无负压罐3内水量继续增加,橡皮碗103被压扁抵靠在挡环105上将挡环105的环口密封,使外界的空气无法进入到无负压罐3内,保持无负压罐3内的压力恒定进行供水;橡皮碗103内的水从第一进气孔106经管道4、第一出气口204流入到壳体201内的海绵块202上,被海绵块202吸收,吸收了水的海绵块202过滤效果更好能将空气中细小的颗粒过滤掉。当无负压罐3内因用户的用水量增加出现负压时,橡皮碗103离开挡环105向进水口102的方向移动,外界的空气经过滤网203、海绵块202、管道4、第一进气孔106进入到阀体1内,并从阀体1周侧的进水孔101进入到无负压罐3内,使无负压罐3与外界连通,使无负压罐3内的压力与外界相同,当无负压罐3内的水量逐渐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水量时,橡皮碗103被压扁抵靠在挡环105上将挡环105的环口密封,使外界的空气无法进入到无负压罐3内,保持无负压罐3内的压力恒定进行供水。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界空气中的灰尘从无负压阀内进入到无负压罐3内,防止对无负压罐3内的水造成二次污染。

其中,壳体201内设有一挡板206,挡板206位于海绵块202的上方;挡板206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挡板206距离壳体201的内顶部的距离范围在2-5cm。具体实施时,挡板206距离壳体201的内顶部的距离可取2cm、2.5cm、3cm、3.5cm、4cm、4.5cm、5cm,如此,设计能够有效的防止海绵块202的水倒流入阀体1内。

其中,进水孔101的直径范围在0.5-2cm。具体地,进水孔101的直径可取0.5cm、0.6cm、1cm、1.2cm、1.3cm、1.5cm、1.6cm、1.8cm、2cm。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