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3424发布日期:2019-06-11 22:24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地下通道等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应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基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迁改的重要的电力管廊、重力式雨污水管沟、给水干管等,此类管线往往较宽,可达2到3米,受不同因素影响,要求对此类管线进行原位保护,管线下方无法施做围护结构,造成围护结构局部无挡土构件,极易引发基坑涌水涌土等工程风险与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其优点是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和横向钢板能有效抵挡管线主体下方的土体,并将土压力有效传递至第一支撑围护桩和第二支撑围护桩上,消除了涌土涌砂的可能性,同时将横向钢板焊接在一起还能有效止水,提高了基坑工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适应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包括管线主体、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冠梁、第一支撑围护桩、横向钢板,所述管线主体外侧设置有弹性绑带,所述弹性绑带下方设置有所述横向钢板,所述横向钢板一侧设置有第一焊缝,所述横向钢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焊缝,所述第一焊缝远离所述横向钢板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所述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远离所述第一焊缝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围护桩,所述第二焊缝远离所述横向钢板一侧设置有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所述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远离所述第二焊缝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围护桩,所述第二支撑围护桩下方设置有注浆加固底层,所述弹性绑带上方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冠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冠梁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固定支架上方设置有所述冠梁,所述冠梁包括第一加强钢筋和第一混凝土层,所述冠梁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加强钢筋,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外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所述冠梁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块,所述固定连接块包括第二加强钢筋和第二混凝土层,所述固定连接块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加强钢筋,所述第二加强钢筋外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混凝土层。

如此设置,所述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所述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和所述横向钢板能有效抵挡所述管线主体下方的土体,并将土压力有效传递至所述第一支撑围护桩和所述第二支撑围护桩上,消除了涌土涌砂的可能性,同时将所述横向钢板焊接在一起还能有效止水,提高了基坑工程的安全性。

上述结构中,在所述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和所述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之间焊接适当间距的所述横向钢板,所述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所述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和所述横向钢板能有效抵挡所述管线主体下方的土体,并将土压力有效传递至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围护桩和所述第二支撑围护桩上,避免了涌土、涌砂现象的出现,若基坑周围地下水丰富,需要采用止水措施时,可以取消所述横向钢板之间的间隔,并将所述横向钢板互相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所述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和所述横向钢板能进行有效止水工作,同时也进行有效的阻挡土体的工作,提高了基坑工程的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钢板之间设置有第三焊缝,所述横向钢板与所述横向钢板焊接。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横向钢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密封性,能进行有效的止水工作以及有效的阻挡土体的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线主体与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弹性绑带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管线主体与所述固定支架的连接稳定性,便于所述管线主体的悬挂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钢板与所述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焊接,所述横向钢板与所述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焊接。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和所述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与所述横向钢板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强钢筋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通过锚固连接。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第一加强钢筋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连接稳定性,保证了所述冠梁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强钢筋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通过锚固连接。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第二加强钢筋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连接稳定性,保证了所述固定连接块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连接块成型于所述冠梁。

如此设置,保证了所述固定连接块与所述冠梁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和横向钢板能有效抵挡管线主体下方的土体,并将土压力有效传递至第一支撑围护桩和第二支撑围护桩上,消除了涌土涌砂的可能性,同时将横向钢板焊接在一起还能有效止水,提高了基坑工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应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应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不需止水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应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需止水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应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中冠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管线主体;2、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3、第一支撑围护桩;4、冠梁;5、横向钢板;6、第一焊缝;7、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8、第二支撑围护桩;9、第二加强钢筋;10、第二混凝土层;11、固定连接块;12、弹性绑带;13、第二焊缝;14、固定支架;15、注浆加固底层;16、第三焊缝;17、第一加强钢筋;18、第一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适应横跨基坑管线的围护结构,包括管线主体1、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冠梁4、第一支撑围护桩3、横向钢板5,管线主体1 外侧设置有弹性绑带12,弹性绑带12的作用是便于将管线主体1固定在固定支架14下端,弹性绑带12下方设置有横向钢板5,横向钢板5的作用是抵挡土体和止水,横向钢板5一侧设置有第一焊缝6,第一焊缝6的作用是保证了横向钢板5与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的连接稳定性,横向钢板5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焊缝13,第二焊缝13的作用是保证了横向钢板5与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7的连接稳定性,第一焊缝6远离横向钢板5一侧设置有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的作用是固定横向钢板5,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远离第一焊缝 6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围护桩3,第一支撑围护桩3的作用是分散土压力,第二焊缝13远离横向钢板5一侧设置有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7,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7的作用是固定横向钢板5,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7远离第二焊缝13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围护桩8,第二支撑围护桩8的作用是分散土压力,第二支撑围护桩8下方设置有注浆加固底层15,弹性绑带12上方设置有固定支架14,固定支架14的作用是便于悬挂管线主体1,固定支架14与冠梁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保证了固定支架14与冠梁4的连接稳定性,固定支架14上方设置有冠梁4,冠梁4包括第一加强钢筋17和第一混凝土层18,冠梁4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强钢筋17,第一加强钢筋17的作用是保证了冠梁4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钢筋17外侧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18,冠梁4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块11,固定连接块11包括第二加强钢筋9和第二混凝土层10,固定连接块11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强钢筋9,第二加强钢筋9的作用是保证了固定连接块11的结构强度,第二加强钢筋9外侧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10。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横向钢板5之间设置有第三焊缝16,横向钢板5与横向钢板5焊接。

具体地,横向钢板5之间设置有第三焊缝16,横向钢板5与横向钢板5焊接,保证了横向钢板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密封性,能进行有效的止水工作以及有效的阻挡土体的工作,避免了基坑工程中出现涌水、涌土问题。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横向钢板5与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 焊接,横向钢板5与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7焊接。

具体地,横向钢板5与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焊接,保证了横向钢板5与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的连接稳定性,横向钢板5与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7焊接,保证了横向钢板5与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7的连接稳定性,能有效抵挡管线主体1下方的土体,避免了涌土、涌砂现象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和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7 之间焊接适当间距的横向钢板5,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 7和横向钢板5能有效抵挡管线主体1下方的土体,并将土压力有效传递至两侧的第一支撑围护桩3和第二支撑围护桩8上,避免了涌土、涌砂现象的出现,若基坑周围地下水丰富,需要采用止水措施时,可以取消横向钢板5之间的间隔,并将横向钢板5互相焊接在一起,第一全钢套管围护桩2、第二全钢套管围护桩7和横向钢板5能进行有效止水工作,同时也进行有效的阻挡土体的工作,提高了基坑工程的安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