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及采用该护岸体的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0279发布日期:2019-05-17 20:5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及采用该护岸体的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水运技术领域的护岸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及采用该护岸体的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是把具有通航功能的传统航道与自然河流生态系统统一在一起的新型建设模式,着重发挥河流系统的整体功能,使其不但具有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基础水运功能,还有平衡和谐的生态环境系统。

传统意义上,内河航道的护岸一般是仅涉及避免河床冲刷,尤其是只考虑到防碰撞等硬性性能要求。这样的“硬防护”工程,很少考虑河流治理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统一保护。

将生态护岸结构型式应用于内河航道、湖泊护岸等,不但能够使工程发挥守护功能,还能够达到绿色景观效果,改善水生环境和周边的大气环境。同时,还能有效保持生物多样性,对水质间接地进行净化,实现水循环,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环保效果。因此,生态护岸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对护坡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推进生态航道建设的必然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功能性、生态性和景观性要求的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及采用该护岸体的护岸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包括底部带鱼槽的拱桥形底板,在所述拱桥形底板左右两端的上方各安装有一卡板,左卡板和右卡板结构相同,均采用四分之一圆面结构,设有与所述拱桥形底板吻合的底边和与所述底边垂直的后侧边,所述左卡板和所述右卡板同轴设置,在所述左卡板和所述右卡板的后侧边之间设置有后侧立板,所述后侧立板分别与所述左卡板、所述右卡板和所述拱桥形底板连接,在所述左卡板和所述右卡板之间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布、沿卡板整个半径延伸的中间径向隔板,在所述中间径向隔板上设有多个孔洞,在倾角最大的所述中间径向隔板的后方设有种植槽。

该护岸体采用装配结构,所述左卡板和所述右卡板与所述拱桥形底板插接,所述中间径向隔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卡板和所述右卡板插接,所述后侧立板分别与所述左卡板、所述右卡板和所述拱桥形底板插接。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上述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的护岸结构,利用阶梯结构,在每级台阶面上均设有生态护岸体层,所述生态护岸体层是由多个所述生态护岸体组成的,组成生态护岸体层的生态护岸体沿岸坡纵向成行设置,且其后侧立板背水设置、鱼槽顺水流方向设置,位于常水位以上的组成生态护岸体层的生态护岸体的种植槽内种植有绿色景观植物;在最下一级台阶的前方设有由所述生态护岸体搭建的阶下护岸坡面,搭建所述阶下护岸坡面的生态护岸体沿岸坡纵向成行设置,且其后侧立板背水设置、鱼槽顺水流方向设置,所述阶下护岸坡面的顶部与最下一级台阶的台阶面平齐。

在组成所述阶下护岸坡面的生态护岸体的种植槽内以及位于常水位以下的组成生态护岸体层的生态护岸体的种植槽内均种植有沉水型水生植物。

所述阶梯结构是采用石笼网箱搭建的。

形成所述阶下护岸坡面的上下相邻的两个生态护岸体层的生态护岸体错缝布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带孔洞的透水框架能够起到减缓水流流速促进泥沙淤积的作用,淤积的泥沙对覆盖区域起到防护的同时也能对框架结构外的滩体形成守护,抵抗水流冲刷能力强。2)采用镂空隔板隔成的多腔结构与传统的实体护岸工程相比,结构稳定性不会降低,甚至是增加了,与一般框架结构相比,更加节约水泥用量,能够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经济实惠。3)结构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施工简便。4)透水扇形框架质心较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即使在水流冲击下发生位移,仍能保持其高度不变,继续发挥作用,可承受较大范围的变形,而不至坍塌。5)块体中的间隙可构建小型生态系统,利于微生物和动植物生长,能够与周边水生环境进行很好地融合。6)种植槽可种植各类绿色景观植物,为河岸营造美好的生态景观,具有良好的景观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的左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的右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的中间径向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的侧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中:1、拱桥形底板;2、左卡板;3、后侧立板;4、右卡板;5、中间径向隔板;6、孔洞;7、种植槽;8、绿色景观植物;9、河床;10、石笼网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6,一种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包括底部带鱼槽1-1的拱桥形底板1,在所述拱桥形底板1左右两端的上方各安装有一卡板,左卡板2和右卡板4结构相同,均采用四分之一圆面结构,设有与所述拱桥形底板1吻合的底边和与所述底边垂直的后侧边,所述左卡板2和所述右卡板4同轴设置,在所述左卡板2和所述右卡板4的后侧边之间设置有后侧立板3,所述后侧立板3分别与所述左卡板2、所述右卡板4和所述拱桥形底板1连接,在所述左卡板2和所述右卡板4之间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布、沿卡板整个半径延伸的中间径向隔板5,在所述中间径向隔板5上设有多个孔洞6,在倾角最大的中间径向隔板5的后方设有种植槽7。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整体呈四分之一柱状,所述拱桥形底板可吻合的码放在平整的河床上,既可以减少河床局部冲刷,又有利于护岸体准确平稳着床,方便施工,与拱桥形底边垂直的后侧立板采用背水设置,一方面位于后排的后侧立板可紧贴石笼网箱,另一方面护岸体由于拱成曲面形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各向受力时,拱内的弯矩可以降到最小限度,主要内力变为轴向压力,且应力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与其他型式的透水框架结构相比,更加节约材料,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

本方面采用透水扇形框架质心较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即使在水流冲击下发生位移,仍能保持其高度不变,继续发挥作用,可承受较大范围的变形,而不至坍塌。

本实用新型中的鱼槽能够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避难场所,有助于河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护岸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恢复,也为在生态岸线修复工程中增加鱼槽结构提供借鉴,实现了流域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为解决传统鱼槽结构小,仅适合较小鱼类栖息,本实用新型可将多个鱼槽拼接起来,扩大空腔空间,能满足更多更大鱼类的生活习性需求。

本实用新型位于两个中间径向隔板5之间的空间及布置于水下的种植槽空腔,由于具有镂空空腔结构,可形成水流紊动,在水体中形成不同的流速带,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有利于鱼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河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的孔洞6能够保证框架透水,受力小,不会被水冲走,有明显的削弱水流,耗散能量,降低流速的作用,有效减弱水流冲击力,在其附近形成“缓流区”,为水生、陆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庇护所和觅食区。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节约制作和运输的成本,该护岸体采用装配结构,在拱桥形底板1的上表面两端设有卡板插槽,在所述左卡板2和所述右卡板4上设有插头,所述左卡板2和所述右卡板4与所述拱桥形底板1插接,在所述左卡板2和所述右卡板4上设有隔板插槽,在所述中间径向隔板5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插头,所述中间径向隔板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卡板2和所述右卡板4插接,采用同样的结构,所述后侧立板3分别与所述左卡板2、所述右卡板4和所述拱桥形底板1插接。同时采用装配结构便于护岸体的结构调节:根据河面水位的季节变化,通过调整中间径向隔板5的装配数量和/或装配位置,有效调整种植槽高度,进而确定在种植槽内种植绿色景观植物的种类。

上述护岸体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根据河面水位的季节变化,确定种植槽高度,进而确定在种植槽内种植绿色景观植物的种类。

请参阅图6,一种采用上述可调节、插板式生态护岸体的护岸结构,利用阶梯结构,在每级台阶面上均设有生态护岸体层,所述生态护岸体层是由多个所述生态护岸体组成的,组成生态护岸体层的生态护岸体沿岸坡纵向成行设置,且其后侧立板背水设置、鱼槽1-1顺水流方向设置,位于常水位以上的组成生态护岸体层的生态护岸体的种植槽7内种植有绿色景观植物8;在最下一级台阶的前方设有由所述生态护岸体搭建的阶下护岸坡面,搭建所述阶下护岸坡面的生态护岸体沿岸坡纵向成行设置,且其后侧立边朝向岸坡、鱼槽1-1顺水流方向设置,所述阶下护岸坡面的顶部与最下一级台阶的台阶面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护岸结构的生态性,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常水位以下的生态护岸体的种植槽7内种植沉水型水生植物,具体地说,在组成所述阶下护岸坡面的生态护岸体的种植槽内以及位于常水位以下的组成生态护岸体层的生态护岸体的种植槽内均种植有沉水型水生植物。当然,如果不要求,也可以不种。为了提高护岸结构的稳定性,所述阶梯结构是采用石笼网箱9搭建的,形成所述阶下护岸坡面的上下相邻的两个生态护岸体层的生态护岸体错缝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河面水位的季节变化,确定中间径向隔板5的安装位置,进而确定种植槽高度,避免绿色景观植物被水淹没,在所述种植槽内种植绿色景观植物,可以采用植生袋种植,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种植。

上述护岸结构的施工方法:

一)根据护岸高度确定护岸体层数;

二)对河床9进行平整,采用石笼网箱10搭建最下一级台阶,采用生态护岸体在最下一级台阶的前方搭建阶下护岸坡面;每行护岸体的个数根据护岸长度而定;在台阶面上铺设生态护岸体层,在种植槽内种植有绿色景观植物;

三)采用石笼网箱10搭建上一级台阶,在台阶面上铺设生态护岸体层,在种植槽内种植有绿色景观植物;

四)重复步骤三),直至完成上面几层的施工。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