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4331发布日期:2019-06-11 22:2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坐便器行业中的冲水坐便器分为有水箱和无水箱两种,无水箱智能坐便器主要利用自来水压力来进行冲洗,冲洗结构主要分上下两喷嘴进行时序冲刷,其中上喷嘴负责陶瓷洗净面冲刷,但受进水自来水压力的变化和水量的大小变化,而现有的自来水的水压是不稳定的且水量大小也是不易控制的。

因此,目前行业出现的问题是:1、上喷嘴冲洗时容易出现冲洗水流和陶瓷撞击后容易产生水花飞溅在使用者人体部位;2、水压低时,水流量不足时冲洗力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上喷嘴装置喷出的水花飞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包括能与外界水管连接的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内设有一级出水孔和二级出水孔,所述一级出水孔的出水口与二级出水孔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二级出水孔的孔径大于一级出水孔的孔径,所述出水管在二级出水孔处开设有贯穿管壁的进气孔。

工作原理:冲洗水从外界水管进入到出水管的一级出水孔,并经过一级出水孔流入二级出水孔喷出,由于二级出水孔的孔径比一级出水孔的孔径大,因此冲洗水在二级出水孔的流速是小于一级出水孔的流速,而此时可将进气室内的空气自动导入到二级出水孔内,二级出水孔会提供一部分的空间供气体流入并与冲洗水充分混合,空气会消除水柱的应力,进而使得喷出的水柱集中呈圆柱状,从而在冲刷陶瓷表面不会产生水花飞溅,且由于空气的注入,能在单位时间内更节省冲洗水。

在上述的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中,所述进气孔设置在靠近一级出气孔的一端。

该结构的设置,由于二级出水孔靠近一级出水孔的一端会形成局部真空,而从气体是从进气孔流入到局部真空处并与水混合,从而使得进气孔导入的气体不会大幅度影响冲洗水的流动方向,并能达到修正水柱形状,使得从二级出水孔流出的水柱是圆柱形,且进气孔能稳定的流入到冲洗水内,进一步的保证了水柱的集中,并使得冲洗水在冲洗陶瓷表面时不会产生水花飞溅。

在上述的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中,所述出水管还设有与外界水管连接的进水腔室,所述进水腔室呈圆柱形,所述进水腔室与一级出水孔的进水口相连通,且进水腔室的直径大于一级出水孔的孔径。

该结构的设置,能使得整个出水管的进水腔室较大,水流容易进入到进水腔室内,同时能增加冲洗水流经一级出水孔的流速,增加了冲洗水与空气混合的速度,进一步的使得上喷嘴装置的冲洗更加快速。

在上述的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中,所述出水管在二级出水孔的出水口处设有内凹的台阶。

该结构的设置,冲洗水在从二级出水孔的出水口会向外呈发散式喷射出,由于设置了内凹的台阶,台阶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得冲洗水从直接运动变成曲线运动,消除从二级出水孔喷射出的水在出水口的端部水花作用,进一步的防止了冲洗水在冲洗过程中容易水花飞溅的现象。

在上述的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中,所述进气孔的孔径与一级出水孔的孔径之比为:3/10~1/2。

该结构的设置,能使得空气从进气孔稳定的流入到冲洗水中,也能在满足放置水柱水花飞溅的程度上,提升水柱的冲洗力度。

在上述的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中,所述出水管的外壁上设有能与螺母连接的外螺纹。

该结构的设置,方便出水管与皮管连接,使得冲洗水能稳定的从皮管进入到出水管内,进一步的提高了上喷嘴装置的稳定性,也方便了皮管与出水管之间的安装。

在上述的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中,所述出水管的外壁凸起形成可供橡胶圈抵靠的环形挡肩。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出水管上的橡胶圈设置的更加的稳定,且能进一步的提高出水管连接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进气室内的空气自动导入到二级出水孔内,空气会消除水柱的应力,进而使得喷出的水柱集中呈圆柱状,从而在冲刷陶瓷表面不会产生水花飞溅。

2、进气孔的位置设置,使得进气孔导入的气体不会大幅度影响冲洗水的流动方向,且进气孔能稳定的流入到冲洗水内,进一步的保证了水柱的集中,并使得冲洗水在冲洗陶瓷表面时不会产生水花飞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中,1、出水管;11、外螺纹;12、环形挡肩;2、一级出水孔;3、二级出水孔;4、进气孔;5、进水腔室;6、台阶面;7、螺母;8、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坐便器的上喷嘴装置,包括能与外界水管连接的出水管1。

具体的说,如图1-3所示,出水管1内设有一级出水孔2和二级出水孔3,一级出水孔2的出水口与二级出水孔3的进水口相连通,二级出水孔3的孔径大于一级出水孔2的孔径,出水管1在二级出水孔3处开设有贯穿管壁的进气孔4。

工作原理:冲洗水从外界水管进入到出水管1的一级出水孔2,并经过一级出水孔2流入二级出水孔3喷出,由于二级出水孔3的孔径比一级出水孔2的孔径大,因此冲洗水在二级出水孔3的流速是小于一级出水孔2的流速,而此时可将进气室内的空气自动导入到二级出水孔3内,二级出水孔3会提供一部分的空间供气体流入并与冲洗水充分混合,空气会消除水柱的应力,进而使得喷出的水柱集中呈圆柱状,从而在冲刷陶瓷表面不会产生水花飞溅,且由于空气的注入,能在单位时间内更节省冲洗水。

如图2和图3所示,进气孔4设置在靠近一级出水孔2的一端。

如图2和图3所示,出水管1的外壁上设有能与螺母7连接的外螺纹11,出水管1的外壁凸起形成环形挡肩12,本坐便器包括橡胶圈8,橡胶圈8套设在出水管1上并能与环形挡肩12相抵靠。

在安装的过程中,是将陶瓷壁设置在橡胶圈8和螺母7之间,并拧紧螺母7将陶瓷壁夹紧在橡胶圈8和螺母7之间,此时的环形挡肩12起到限位作用,环形挡肩12是设置在一级出水孔2的外孔壁上。

如图3所示,出水管1还设有进水腔室5,进水腔室5呈圆柱形,进水腔室5与一级出水孔2的进水口连通,且进水腔室5的直径大于一级出水孔2的孔径。

如图3所示,出水管1在二级出水孔3的出水口处设有内凹的台阶6。

如图3所示,进气孔4的孔径与一级出水孔2的孔径之比为:3/10~1/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