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箍整体式钢管桩间平联及斜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822发布日期:2019-05-24 21:01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抱箍整体式钢管桩间平联及斜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桩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水中桥梁施工时,水中栈桥或施工平台搭设时所用的支撑钢管桩之间的平联及斜撑结构。



背景技术:

水中栈桥或施工平台搭设时,采用钢管桩支架作为基础受力结构,钢管桩插打完成后需要在相邻钢管桩之间安装平联及斜撑,以增加钢管桩稳定性。如图1所示,上平联2、下平联3及斜撑4通常采用现场焊接的施工方法与钢管桩1间连接。在钢管桩数量较大时,现场焊接工作量大,施工效率较低,影响工期,且在水流冲击力较大时,钢管桩会摆动导致焊接操作难度大,焊接质量无法保证。在施工完成后支架拆卸时,需要将平联及斜撑割除,造成材料浪费,还影响钢管桩的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整体式钢管桩间平联及斜撑结构,安装钢管桩平联及斜撑时不用现场焊接,可提高施工进度,并保证钢管桩间的连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抱箍整体式钢管桩间平联及斜撑结构,包括多根钢管桩,相邻的两钢管桩间通过上平联、下平联及两根相互交叉的斜撑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联的两端分别焊接一上抱箍,下平联的两端分别焊接一下抱箍,两斜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上平联的两端及两上抱箍焊接,两斜撑杆的下端分别与下平联的两端及两下抱箍焊接,上平联、下平联、两斜撑杆及两上抱箍和两下抱箍焊接成一整体结构;每个上抱箍和一位于其下方的下抱箍套装在一钢管桩上,并与钢管桩抱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工厂预先根据钢管桩的设计间距,将平联及斜撑与抱箍焊接成一整体,在现场只需将抱箍套装在钢管桩上并拧紧,即可完成平联斜撑施工,省却现场焊接工序,安装速度快,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支架拆除时,将平联及斜撑整体拆下,可重复使用,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焊接式钢管桩平联及斜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多根钢管桩1,相邻的两钢管桩1间通过上平联2、下平联3及两根相互交叉的斜撑杆4连接,所述上平联2的两端分别焊接一上抱箍5,下平联3的两端分别焊接一下抱箍6,两斜撑杆4的上端分别与上平联2的两端及两上抱箍5焊接,两斜撑杆4的下端分别与下平联3的两端及两下抱箍6焊接,上平联2、下平联3、两斜撑杆4及两上抱箍5和两下抱箍6焊接成一整体结构;每个上抱箍5和一位于其下方的下抱箍6套装在一钢管桩1上,并与钢管桩1抱紧固定。

如图2、图4所示,每个上抱箍5和下抱箍6均包括两个半圆形的抱箍板,两抱箍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耳板7,两抱箍板相互对合并通过连接耳板用抱箍螺栓8连接;所述上平联、下平联及两斜撑杆的端部与每个抱箍的一抱箍板的外壁中部焊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施工时,根据钢管桩的设计间距,在加工场预先将平联及斜撑与抱箍、焊接成一整体结构,抱箍之间的连接螺栓先不拧紧,保持两抱箍板之间有一定间距,便于往钢管桩上套装;在钢管桩插打完成后,用吊装设备将平联及斜撑与抱箍组成的整体结构到钢管桩上方,下抱箍对准钢管桩后整体下放,将下抱箍及上抱箍套在钢管桩上,下放到设计高度后,将每个抱箍的抱箍螺栓拧紧,与钢管桩固定,即完成钢管桩间的平联及斜撑连接。施工完成后钢管桩支架拆卸时,松开抱箍螺栓可将平联及斜撑整体拆卸,循环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