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9525发布日期:2019-08-27 20:47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漂浮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水面漂浮垃圾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对水中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造成伤害。通常情况下采用人工从岸边打捞,或者划船进入水体内用人工打捞的方式进行清理,也有大型的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船对水面漂浮垃圾进行收集清理,但几种方式均存在很多缺陷,采用人工岸边打捞的方式只能打捞到离岸边较近的区域的漂浮垃圾,离岸边较远处的漂浮垃圾无法清理;采用划船人工打捞的方式,漂浮垃圾的收集效率很低,也很难做到全水面全覆盖式的打捞,对于某些水深较浅的大面积水体,人工划船也无法进行;大型水面漂浮物清理船只适合用于水深相对较深,水面漂浮垃圾比较集中的水系中,例如河道中清理大面积水葫芦,航道下游清理漂浮塑料垃圾等,无法适用于水深较浅、或者漂浮物量大却比较分散的水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其能够有效地解决水深较浅,水面面积较大,漂浮垃圾比较分散等状况下的漂浮垃圾收集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以及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的垃圾收集容器,所述垃圾收集容器的前端敞口,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浮体,所述主体框架连接有用于提供动力及改变运行方向的螺旋桨,当垃圾收集容器在水体收集漂浮物时,所述敞口的底部低于水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体框架的前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由主体框架的侧边向前伸出,并朝外侧倾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流板的上方设置有障碍物探测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体框架上还设置有摄像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摄像头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控制器或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连接遥控器,所述螺旋桨连接控制器或信号收发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浮体包括两个浮筒,两个浮筒分别安装在主体框架的左右两侧边框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浮筒采用PE或PVC材质制成,中间为空心,前后两端呈半球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垃圾收集容器包括边框和钢丝网,所述边框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主体框架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垃圾收集容器为长方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体框架上还设置有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与螺旋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收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和垃圾收集容器,主体框架通过设置浮体以悬浮在水面上,螺旋桨提供提供动力及改变运行方向,能够适应水面面积较大、漂浮垃圾比较分散的状况,垃圾收集容器的前端敞口,通过合理设置浮体的固定位置,保证敞口的底部始终低于水面,以便水面上的漂浮物被垃圾收集容器截留,使得本收集装置能够在水深较浅的区域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收集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以及安装在主体框架1上的垃圾收集容器2,所述垃圾收集容器2为长方体,垃圾收集容器2的前端敞口21,垃圾收集容器2包括边框22和钢丝网23,钢丝网23的孔径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漂浮垃圾的性质进行调节设置,水可以从钢丝网23的空隙流走,边框22上设置有固定件24,所述固定件24与主体框架1可拆卸式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4为挂钩,保证垃圾收集容器2可方便地从主体框架1上取走。

如图1所示,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浮体4,为整个主体框架1漂浮在水面提供浮力,当垃圾收集容器2在水体收集漂浮物时,所述敞口21的底部低于水面,所述浮体4包括两个浮筒,两个浮筒分别安装在主体框架1的左右两侧边框的外侧,所述浮筒采用PE或PVC材质制成,中间为空心,为了减少阻力,前后两端呈半球形。浮筒的固定位置保证敞口21的底部在空载的情况下有3-5cm在水面以下,装满垃圾的情况下有8-10cm在水面以下。浮筒的上部做成凹槽状,可以固定动力电池3。

本收集装置的动力由螺旋桨5,螺旋桨5安装在主体框架1的尾部,所述主体框架4通过转向改变本收集装置的运行方向,所述动力电池3与螺旋桨5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动力电池3为充电行驶的蓄电池,在使用前需要充好电,使用过程中当电量比较低时自动提示电量低,并自动返回设定地点,作为充电形式的一种改进,还可以在本收集装置的顶部设置太阳能发电板,日常用太阳能供蓄电池充电。

参见图1,主体框架1的前端设置有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由主体框架1的侧边向前伸出,并朝外侧倾斜45°,在主体框架1移动时,可将前方漂浮垃圾通过导流板6导入垃圾收集容器2内,导流板6的上方设置有障碍物探测器7,当探测到前方有大型障碍物时自动改变运行方向,防止本收集装置撞击岸边或者船舶等大型障碍物。

为了本收集装置能够自动作业或者远程遥控作业,主体框架1上还设置有摄像头8,用来寻找前方的漂浮垃圾及判断垃圾收集容器2是否已装满垃圾,所述摄像头8和障碍物探测器7均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控制器或信号收发器9,其中,信号收发器9连接遥控器,所述螺旋桨5连接控制器或信号收发器9。在远程遥控模式中,摄像头8拍摄到图像或障碍物探测器7探测到前方有大型障碍物,通过发送模拟信号至A/D转换模块并转换成数字信号进一步发送至信号收发器9,信号收发器9将信号传输至遥控器,遥控器能够观看拍摄图像或亮红灯,操作人员控制操纵杆,遥控器将指示信号传输至信号收发器9,从而控制螺旋桨5的运行方向;在自动控制模式中,A/D转换模块将数字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预设程序直接控制螺旋桨5的运行方向。

本收集装置在使用时,先将主体框架1放置在需要清理漂浮垃圾的水体中,然后将垃圾收集容器2安装在主体框架1内,采用遥控器或者控制器的方式开启螺旋桨5,装置开始在水中运行,并通过摄像头8来寻找水面漂浮垃圾,并向漂浮垃圾方向运行,当障碍物探测器7探测到前方有大型障碍物时,改变运行方向。在接近漂浮垃圾时,通过导流板6将漂浮垃圾与水面的水一起导入垃圾收集容器2内,漂浮垃圾被垃圾收集容器2截留,水从钢丝网23空隙流走,当收集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摄像头8判断垃圾收集容器2已装满垃圾,装置返回到设定地点,人工将垃圾收集容器2取下后集中进行处理。

本收集装置能够适应水深较浅、水面面积较大、漂浮垃圾比较分散的状况,为适应不同面积的水体,本收集装置可做成大小不同的规格,小型的可用于公园或小区人工湖清理表面漂浮物,大型的可用于江、河、湖、海等水面漂浮垃圾的清理。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