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棘轮棘爪结构式耙斗清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9524发布日期:2019-08-27 20:47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棘轮棘爪结构式耙斗清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棘轮棘爪结构式耙斗清污系统。



背景技术:

耙斗式拦污栅清污机是核电、水利水电工程、火力发电厂、冶金、化工及市政给排水工程广泛采用的清污设备,与配套拦污栅成套使用,可有效地拦截和清除较大的污物,使用本设备能满足后续设备净化水质的工作要求。该机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核电、水利水电工程、火力发电厂等项目的运行效果。

拦污栅清污机清污耙斗斗底打开、闭合机构是耙斗式拦污栅清污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拦污栅清污机是核电、火电等项目重要设备之一,直接影响项目能否正常运行。

目前,拦污栅清污机清污耙斗斗底打开、闭合机构是依靠耙斗曲柄连杆机构和提升部分差动机构配合完成,提升部分需设置四根钢丝绳;该结构较复杂;钢丝绳较多易造成互相缠绕故障,制造安装工艺较难,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棘轮棘爪结构式耙斗,解决现有耙斗结较复杂、钢丝绳较多易造成互相缠绕故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棘轮棘爪结构式耙斗清污装置,包括提升系统、上部机架、耙斗系统和拦污栅;所述拦污栅设置在上部机架下部,所述提升系统设置在上部机架上部,在所述上部机架和拦污栅上设置耙斗导槽,所述耙斗系统通过其两端的导向滚轮设置在耙斗导槽内,耙斗系统的上端通过钢丝绳连接提升系统,耙斗系统可在钢丝绳的拉动下沿耙斗导槽运动,耙斗系统可在棘轮棘爪机构的控制下横向限位转动;所述耙斗系统的栅条及栅槽与拦污栅的栅条及栅槽相错构成滤栅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耙斗系统包括框架结构、耙斗主体、棘轮转动轴、棘爪机构、导向滚轮和耙斗闭合用滚轮组;所述棘轮转动轴穿设过耙斗主体并设置在框架结构上,所述两组棘爪机构设置在框架结构上与棘轮转动轴两端的棘轮相邻配合,所述两组导向滚轮设置在框架结构上端,所述两组耙斗闭合用滚轮组设置在耙斗主体的侧壁上端。

进一步的,在所述耙斗背部横竖梁框架结构顶端设置一对起吊环,提升系统通过钢丝绳连接起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耙斗主体的下端设置缓冲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系统为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棘轮棘爪结构式拦污栅清污机耙斗依靠棘轮棘爪来完成清污耙斗斗底打开、闭合,提升部分只需设置两根钢丝绳牵引耙斗;该耙斗具有自锁性、安全可靠拦污栅清污机耙斗斗底打开、闭合机构,以完成拦污栅清污机清污、携污、卸污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耙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中,1-提升系统,2-上部机架,3-耙斗系统,4-耙斗导槽,5-拦污栅,6-棘轮棘爪机构,7-钢丝绳,8-框架结构,9-起吊环,10-导向滚轮,11-耙斗主体,12-棘爪机构,13-棘轮转动轴,14-耙斗闭合用滚轮组,15-缓冲装置,16-下限位弯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参见图1-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棘轮棘爪结构式耙斗清污装置,包括提升系统1、上部机架2、耙斗系统3和拦污栅5;所述拦污栅5设置在上部机架2下部,所述提升系统1设置在上部机架2上部,在所述上部机架2和拦污栅5上设置耙斗导槽4,所述耙斗系统3通过其两端的导向滚轮10设置在耙斗导槽4内,耙斗系统3的上端通过钢丝绳7连接提升系统1,耙斗系统3可在钢丝绳7的拉动下沿耙斗导槽4运动,耙斗系统3可在棘轮棘爪机构6的控制下限位转动;所述耙斗系统3的栅条及栅槽与拦污栅5的栅条及栅槽相错构成滤栅机构。

所述耙斗系统包括框架结构8、耙斗主体11、棘轮转动轴13、棘爪机构12、导向滚轮10和耙斗闭合用滚轮组14;所述棘轮转动轴13穿设过耙斗主体11并设置在框架结构8上,所述两组棘爪机构12设置在框架结构8上与棘轮转动轴13两端的棘轮相邻配合,所述两组导向滚轮10设置在框架结构8上端,所述两组耙斗闭合用滚轮组14设置在耙斗主体11的侧壁上端。

在耙斗背部框架结构8顶端设置一对起吊环9,提升系统通过钢丝绳7连接起吊环9。

耙斗主体11的下端设置缓冲装置15,缓冲装置15由碰撞块、上盖、套管、弹簧、连接板等组成。此部件焊接于框架结构8底部,以限制耙斗3打开位置,减少耙斗3打开时与限位之间产生的振动。

提升系统1为电动机。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本实用新型装置正常停机时,棘轮转动轴13与棘爪机构12呈打开状态,耙斗主体11旋转至竖直向下状态(即耙斗斗底呈开启状态)。进行清污工作时,提升系统1带动钢丝绳卷筒正转,钢丝绳7松弛,耙斗主体11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导向滚轮10的导向沿耙斗导槽4下降。当耙斗主体11下降至拦污栅5底部(即下至点)时,耙斗闭合用滚轮组14与拦污栅5上的下限位弯形挡板16触碰,带动耙斗主体11旋转,耙斗主体11由竖直向下旋转为水平方向(即耙斗由打开状态旋转为闭合状态),这时棘爪机构12卡住棘轮转动轴13的棘轮。耙斗主体11的栅条插入拦污栅5的栅槽间。此时,提升系统1使钢丝绳卷筒反转, 耙斗主体11上升,进入携污清污状态,耙斗主体11沿耙斗导槽4上行过程中,栅条将污物收集进耙斗内,直至上止点。这时,棘爪机构12与棘轮转动轴13松开,耙斗主体11由水平方向旋转为竖直向下(即耙斗由闭合状态旋转为 打开状态),耙斗主体11打开卸污,使斗内污物落下,由导污板导入混凝土排污槽中用冲洗水冲走,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