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设于分隔带的雨水井篦一体化收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948发布日期:2019-07-10 09:12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埋设于分隔带的雨水井篦一体化收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埋设于分隔带的雨水井篦一体化收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政道路排水,是将路面雨水通过地面纵横坡汇集到雨水篦;通过雨水篦与雨水井之间的连管,汇集到雨水井;通过雨水井汇集至雨水主管排出。雨水篦一般埋设在车道边缘;雨水井一般铺筑于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路面上。

现有的市政道路收水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无法满足近年短时间暴雨,道路积水严重的问题。传统的雨水篦、雨水井收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诸多弊端。

第一、雨水篦容易被落叶、杂物堵塞,且清理的工作量较大。

第二、雨水篦与雨水井之间的连管,当短时间暴雨量大时,排水能力不够,不能及时排水。

第三、雨水井一般设置在非机动车或者机动车道上。其设置一般为刚性井,与现行柔性路面的沉降不均,带来数公分的高差。对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均带来出行隐患。

第四,在老路加罩补强时,因道路的标高抬升,雨水井需要同步改造。

第五,雨水管道检修时,需破坏路面进行维修,占用道路通行。

第六,现有的雨水篦分为平篦式和立篦式。平篦式雨水篦挤占部分行车空间;而立篦式雨水篦,收水能力较弱。

第七,某些极端天气或情况下,井盖掀开,行人有掉入雨水井的风险。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当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埋设于分隔带的雨水井篦一体化收水结构,包括雨水井和泥沙沉淀池,所述泥沙沉淀池位于雨水井的两侧,所述雨水井的顶部安装有活动井盖,所述泥沙沉淀池的顶部设置有铸铁格栅,所述雨水井的外围一圈设置有半镂空井壁,所述泥沙沉淀池沿车行道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半镂空侧石,所述半镂空侧石顶部镂空部分位于路面上,两侧所述半镂空侧石之间通过实心侧石固定连接;所述半镂空侧石的长度方向与车行道的方向一致。

上述雨水井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上述半镂空侧石和实心侧石的高度相同。

上述半镂空侧石的顶端设置有铸铁格栅,铸铁格栅的高度为15~20cm,其低于路面1~2cm。

上述雨水井的上部设置有不小于20cm的铸铁格栅。

上述半镂空井壁的顶部设有铸铁格栅,所述泥沙沉淀池的底板顶部与半镂空井壁顶部的铸铁格栅的距离大于0.3m。

雨水井篦设置于分隔带中,其间距小于40m。

上述雨水井篦上设有铸铁格栅,其铸铁格间距为4~5cm。

上述分隔带宽度大于1.5m。

道路断面的最低点设于分隔带,各断面以1%~2%的坡朝向分隔带,所述断面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合雨水篦,采用雨水井篦一体化设置,埋设于侧分带中,能够克服上述的种种弊端,同时能够减薄雨水井结构厚度,将雨水三重过滤,实现杂物的截留、沉淀、过滤后进入雨水井。具有较好的收水及防止杂物进入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镂空井篦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镂空侧视图。

图中标号:1-雨水井;2-泥沙沉淀池;3-井盖;4-铸铁格栅;5-半镂空井壁;6-半镂空侧石;7-实心侧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所述的一种埋设于分隔带的雨水井篦一体化收水结构,包括雨水井1和泥沙沉淀池2,所述雨水井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泥沙沉淀池2位于雨水井1的两侧,所述雨水井1的顶部活动安装有井盖3,所述雨水井1的顶部设置有铸铁格栅4。

泥沙沉淀池2的结构底板与铸铁格栅5的距离大于0.3m,泥沙沉淀池顶部设有铸铁格栅4,所述雨水井1的顶部设置有半镂空井壁5,所述泥沙沉淀池2沿车行道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半镂空侧石6,所述半镂空侧石6顶部镂空部分位于路面上,两侧所述半镂空侧石6之间通过实心侧石7固定连接。

半镂空侧石6的长度方向与车行道的方向一致,雨水井篦一体化所述半镂空侧石6和实心侧石7的高度相同,其中所述半镂空侧石6的顶端部分设置有铸铁格栅,所述铸铁格栅的高度为15~20cm,铸铁格栅底较路面顶部低1~2cm。

其中,车行道方向的为半镂空侧石;垂直于车行道方向的为常规侧石。侧石中间埋设雨水井,雨水井外壁与侧石之间为平面铸铁格栅以及泥砂沉淀池,半镂空侧石上部设置竖向铸铁格栅,沉淀池顶部设置铸铁格栅,雨水井顶部设有铸铁格栅,用于三重过滤路面悬浮物。同时设有沉淀池,用于过滤泥砂等沉淀物。

本实用新型雨水井,结合雨水篦,采用雨水井篦一体化设置,埋设于侧分带中,能够克服上述的种种弊端,同时能够减薄雨水井结构厚度,将雨水三重过滤,实现杂物的截留、沉淀、过滤后进入雨水井。具有较好的收水及防止杂物进入的功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