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体式河道清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3794发布日期:2019-08-07 01:0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浮体式河道清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污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体式河道清污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河道内出现大量的漂浮垃圾,不仅影响河道的美观,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清除河道漂浮物是治理河道污染的首要程序。

但是传统河道清污机只能在岸边固定,清污范围小,河道清污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以在河道内游转浮体式河道清污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体式河道清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体式河道清污机,包括浮体,所述浮体设置有两组且浮体上分别套设有固定箍,两组固定箍上分别设置有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两组所述固定箍之间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并排设置有刮杆,两组所述上支撑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后端设置有电器腔,所述电器腔内分别设置有电源、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安装在固定框后端底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电器腔一侧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在传送带上端的转轴上,所述固定框内活动设置有收集框。

此项设置中通过将清污设备固定在浮体上,使清污设备可以在固定框后端螺旋桨的带动下沿着河道行走,利用传送带对河道表面的污物进行清理,大大提高了清理污物的范围。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下端通过转轴与下支撑板转动设置,所述传送带上端通过转轴与上支撑板转动设置,所述传送带上均匀设置有滤孔。

此项设置中传送带上的滤孔可以有效防止传送带在收集污物时,将河道内的水带上传送带,使传送带运转速率降低,工作效率下降。

优选的,所述收集框上均匀设置有滤孔。

此项设置中收集框上的滤孔可以将收集入收集框内污物的水分滤除。

优选的,所述电源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外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安装在上支撑板的外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浮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体、10固定箍、11下支撑板、12上支撑板、2传送带、20刮杆、21滤孔、22转轴、3固定框、30电器腔、31电源、32第一电机、33第二电机、34螺旋桨、4收集框、5保护壳、50主动轮、51从动轮、52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浮体式河道清污机,包括浮体1,所述浮体1设置有两组且浮体1上分别套设有固定箍10,两组固定箍10上分别设置有下支撑板11和上支撑板12,两组所述固定箍10之间安装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上并排设置有刮杆20,两组所述上支撑板1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后端设置有电器腔30,所述电器腔30内分别设置有电源31、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33,所述第一电机32通过皮带52传动连接有螺旋桨34,所述螺旋桨34安装在固定框3后端底部,所述第二电机33的输出轴贯穿电器腔30一侧连接有主动轮50,所述主动轮50通过皮带52连接有从动轮51,所述从动轮51固定连接在传送带2上端的转轴22上,所述固定框3内活动设置有收集框4。

具体的,所述传送带2下端通过转轴22与下支撑板11转动设置,所述传送带2上端通过转轴22与上支撑板12转动设置,所述传送带2上均匀设置有滤孔21。

具体的,所述收集框4上均匀设置有滤孔21。

具体的,所述电源31分别与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33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主动轮50、从动轮51和皮带52外部设置有保护壳5,所述保护壳5安装在上支撑板12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设备整体放置在河道内,启动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33,第一电机32带动螺旋桨34运转,使浮体1可以在河道内行走,第二电机33带动传送带2运转,同时传送带2随着浮体1运动方向移动,河道内的污物在传送带2上均匀排布的刮杆20作用下,向传送带2上端移动,继而落入到收集框4内,通过螺旋桨34带动浮体1移动,大大提高了传送带2的作业范围;同时收集框4活动设置在固定框3内,便于取出收集框4,对收集框4收集的污物进行后续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