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3901发布日期:2019-07-17 06:2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园林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园林景观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中国专利CN207109924U公开了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蓄水池,蓄水池的右侧底端安装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与蓄水池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一水管的右端安装有过滤箱体,过滤箱体的内部底端设有沉淀池,过滤箱体的右端安装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右侧顶端安装有喷泉头。

上述系统在使用时,需要利用蓄水池对雨水进行收集,但是当降雨结束后,如果不及时对蓄水池内的雨水进行处理,雨水将会沿着蓄水池的开口处蒸发至大气中,造成雨水的浪费,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具有降低雨水资源浪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蓄水箱、设置于所述蓄水箱下端的排水管、连通设置于所述蓄水箱上端面的连接斗、连通设置于所述连接斗上端的集水斗,所述连接斗由上到下呈扩口状设置,所述集水斗由上到下呈缩口状设置,所述连接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连接斗的上端内壁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密封板抵触的挡圈,所述连接斗的下端内壁交叉设置有一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密封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复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上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时,先将整个系统置于室外,当降雨时,雨水依次经过集水斗以及连接斗后,汇集在密封板的上端面,此时雨水自身的重力压动密封板沿着连接斗的内壁向下滑动,同时密封板压动复位弹簧压缩,此时密封板的外壁与连接斗的内壁之间出现空隙,因此雨水可沿着两者间的空隙流入蓄水箱内。当降雨停止时,复位弹簧伸长并推动密封板向上滑动,直至密封板的上端面抵触挡圈下端面时,利用密封板对蓄水箱进行密封,并且当需要使用雨水时,将排水管打开即可。通过设置自动启闭的密封板实现蓄水箱的打开和密封,方便收集雨水的同时,有效的避免雨水的水分蒸发,达到了降低雨水资源浪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导向杆,所述支撑杆上贯穿有多个供所述导向杆滑移嵌入的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杆插接导向孔,限制密封板的运动方向,使得密封板只能沿着竖直方向运动,进而避免密封板运动时出现晃动而影响雨水的收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半圆球状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的中部高于四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半球状的导流面加快雨水的流动速度,加快雨水的收集效率,同时当杂物掉落至密封板上端面时,可通过导流面使得杂物可以顺利的滚落至蓄水箱内,避免杂物对密封板的启闭造成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该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桶、设置于所述过滤桶上端面的喷水管、设置于所述过滤桶下端面的排污管,所述排水管连通于所述过滤桶的下端侧壁,所述过滤桶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水管上方的过滤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蓄水池内的雨水时,将水泵固定于喷水管,然后启动水泵,水泵将蓄水箱内的水向外吸。此时雨水沿着连接管流至过滤桶内,然后再经过过滤芯的过滤后,利用过滤芯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最后再将雨水沿着喷水管吸出。即实现对雨水的过滤,在避免喷水管堵塞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可以使用清洁的雨水。并且当蓄水池内的雨水用完后,将排污管打开,此时将过滤桶内的杂质进行清理,即可始终保持过滤桶的清洁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过滤芯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雨水时,雨水经过单向阀后,再沿着喷水管排出。当不需要使用雨水时,喷水管内的雨水将发生回流现象,此时通过单向阀将隔板上下两端的空腔进行隔断,避免雨水流至蓄水箱底部。进而使得干净的雨水可以蓄积在隔板上,避免干净的雨水回流至过滤桶底端后受到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芯包括铰接于所述过滤桶外壁的安装环、设置于所述安装环内壁的芯体、设置于所述安装环外壁的把手,所述过滤桶的外壁周向设置有供所述安装环嵌入的安装槽,所述过滤桶的外壁铰接有用于钩紧所述把手的锁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长时间的使用过滤芯时,需要对过滤芯进行更换,当更换过滤芯时,将锁钩从把手上取下后,推动把手向外转动,把手带动安装环以及芯体沿着铰接处转动,此时安装环逐渐脱离安装槽。直至安装环完全脱离安装槽后,将芯体取下并更换,然后推动把手反向转动,最后通过锁钩将把手进行固定,即可完成芯体的维修更换,进而使得过滤芯的更换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芯以及所述安装槽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过滤芯以及所述安装槽沿所述过滤桶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个过滤芯,使得两个过滤芯可以交替进行维修更换,从而不会影响过滤桶的正常使用。当不进行维修更换时,通过两次过滤可以有效的提高雨水的过滤效果以及清洁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安装环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圈提高过滤芯与过滤桶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现象而造成雨水浪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降雨时,通过设置自动启闭的密封板实现蓄水箱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密封,方便收集雨水的同时,有效的避免雨水的水分蒸发,达到了降低雨水资源浪费的效果;

2.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对雨水进行过滤除杂,避免喷水管堵塞的同时,使得人们可以使用更加清洁的雨水;

3.通过单向阀将隔板上下两端的空腔进行隔断,避免干净的雨水回流至过滤桶底端后受到污染;

4.通过设置两个可以交替维修更换的过滤芯,在不会影响过滤桶正常使用的同时,也使得滤芯的维修更换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连接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过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蓄水箱;11、排水管;2、连接斗;21、挡圈;22、支撑杆;23、复位弹簧;24、导向孔;3、集水斗;4、过滤装置;41、过滤桶;42、喷水管;43、排污管;44、安装槽;45、锁钩;5、过滤芯;51、安装环;52、芯体;53、把手;54、密封圈;6、隔板;61、单向阀;7、密封板;71、导流面;72、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蓄水箱1、连通设置于蓄水箱1上端面的连接斗2、连通设置于连接斗2上端的集水斗3,连接斗2由上到下呈扩口状设置,集水斗3由上到下呈缩口状设置。

当利用上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时,先将整个系统置于室外,当降雨时,利用集水斗3对雨水进行收集后,雨水再经过连接斗2流至蓄水箱1内,此时利用蓄水箱1对雨水进行收集。

如图1、图2所示,该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4,过滤装置4包括过滤桶41、设置于过滤桶41上端面的喷水管42、设置于过滤桶41下端面的排污管43。蓄水箱1的下端侧壁与过滤桶41的下端侧壁之间设置有排水管11,过滤桶41内设置有位于排水管11上方的过滤芯5。排水管11与过滤芯5之间设置有隔板6,隔板6的中部设置有单向阀61。

当需要使用蓄水箱1内的雨水时,将水泵固定于喷水管42,然后启动水泵,水泵将蓄水箱1内的水向外吸。此时水泵的自吸力驱动单向阀61打开,然后雨水沿着连接管流至过滤桶41内,再经过滤芯5对雨水进行过滤后,雨水流经单向阀61,最后沿着喷水管42排出。在避免喷水管42堵塞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可以使用清洁的雨水。当雨水用完后,将排污管43打开,此时即可将过滤桶41内的杂质进行清理。

当不需要使用雨水时,单向阀61反向运动,将隔板6密封,此时喷水管42内的雨水回流后蓄积在隔板6上,将过滤后的雨水与过滤桶41底端的污水相隔离,进而避免干净的雨水回流至过滤桶41底端后受到污染。

如图1、图2所示,连接斗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7,密封板7的上端面设置有半圆球状的导流面71,并且连接斗2的上端内壁设置有用于供密封板7抵触的挡圈21。连接斗2的下端内壁交叉设置有一对支撑杆22,支撑杆22与密封板7之间设置有多个复位弹簧23。密封板7的下端面设置有多个导向杆72,支撑杆22上贯穿有多个供导向杆72滑移嵌入的导向孔24。

当对雨水进行时,雨水汇集在密封板7的上端面,随着雨水的不断蓄积,雨水自身的重力将压动密封板7沿着连接斗2的内壁向下滑动,同时密封板7压动复位弹簧23压缩,并且密封板7带动导向杆72沿着导向孔24内壁向下滑动。此时密封板7的外壁与连接斗2的内壁之间出现空隙,因此雨水可沿着两者间的空隙流入蓄水箱1内,实现雨水的收集。

当降雨停止时,复位弹簧23伸长并推动密封板7向上滑动,密封板7带动导向杆72沿着导向孔24的内壁向上运动,直至密封板7的上端面抵触挡圈21下端面时,利用复位弹簧23推动密封板7压紧挡圈21,进而实现蓄水箱1进行密封,避免雨水的水分蒸发,降低雨水资源浪费。

如图4所示,过滤芯5包括一对铰接于过滤桶41外壁的安装环51、设置于安装环51内壁的芯体52、设置于安装环51外壁的把手53,一对安装环51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密封圈54,并且一对过滤芯5沿过滤桶41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如图4所示,过滤桶41的外壁周向设置有一对供安装环51嵌入的安装槽44,并且过滤桶41的外壁铰接有一对用于钩紧把手53的锁钩45。

当对雨水进行过滤时,通过芯体52对雨水进行过滤,并且通过两次过滤提高雨水的过滤效果以及清洁程度。当需要对过芯体52进行更换时,将其中一个锁钩45从其所固定的把手53上取下后,然后推动把手53向外转动,此时把手53带动安装环51以及芯体52沿着安装环51的铰接处向外转动,同时安装环51逐渐脱离安装槽44。

直至安装环51完全脱离安装槽44后,将芯体52取下并更换,然后推动把手53反向转动,最后通过锁钩45将把手53进行固定,并通过密封圈54进行密封后,即可完成过滤芯5的维修更换。

然后再将另一个锁钩45从其所固定的把手53上取下后,推动把手53带动安装环51向外转动,然后对另一个芯体52进行更换,依次往复,在不影响过滤桶41的正常使用情况下,完成两个过滤芯5的交替维修更换。

工作原理:当降雨时,雨水依次经过集水斗3以及连接斗2后,汇集在密封板7的上端面,此时雨水自身的重力压动密封板7向下滑动,密封板7压动复位弹簧23压缩,此时雨水沿着密封板7外壁与连接斗2内壁之间的空隙流入蓄水箱1内。当降雨停止时,复位弹簧23伸长并推动密封板7向上滑动,直至密封板7的上端面抵触挡圈21下端面后,利用密封板7对蓄水箱1进行密封。

当需要使用蓄水箱1内的雨水时,将水泵固定于喷水管42,利用水泵将蓄水箱1内的水向外吸。此时雨水沿着连接管流至过滤桶41内,再经过滤芯5对雨水进行过滤,最后沿着喷水管42排出。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