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输电线路铁塔半预制岩石锚杆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854发布日期:2019-08-16 21:28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区输电线路铁塔半预制岩石锚杆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石锚杆基础设计,属于山区输电线路安全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山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作为输电铁塔的支撑,将铁塔承担的荷载传递至下部地基,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目前,山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设计有以下三个技术问题。

1、材料及设备运输困难。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需要大量水泥、砂、水等原材料和搅拌设备,山区道路条件差,运输困难。

2、施工周期长。现场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制作、养护的周期长。当施工现场气温、湿度等条件恶劣时会进一步增加养护的周期。

3、输电铁塔基础水平方向基础作用力较大,对承台水平方向承载力要求较高,对基础下部产生较大的弯矩,基础材料量高。

现有方案采用复合锚杆基础,如图1所示。上部采用现浇混凝土承台,下部采用锚杆。抗拔承载力由上部基础和锚杆部分共同组成,下压承载力通过承台提供。基础与铁塔通过地脚螺栓进行连接,基础主柱为直柱。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复合锚杆基础上部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需要大量水泥、砂、水等原材料和搅拌设备,山区道路条件差,运输困难。现场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制作、养护的周期长。当施工现场气温、湿度等条件恶劣时会进一步增加养护的周期。

2)现有复合锚杆基础主柱为直柱,水平荷载对基础底部产生较大弯矩,对承台水平方向承载力要求较高,并进一步增大基础尺寸,材料量消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山区输电线路铁塔半预制岩石锚杆基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山区输电线路铁塔半预制岩石锚杆基础,包含:岩石地基,其上穿设有若干锚杆;预制混凝土基础,其置于岩石地基上,该预制混凝土基础包含承台及其上的基础主柱,承台上包含若干供锚杆穿过的穿孔,穿出的锚杆顶端高于承台上表面,基础主柱具有倾斜的坡度,基础主柱顶端包含预制插入的角钢;上覆土地基,其设置于岩石地基上,且所述承台和锚杆顶端埋入该上覆土地基之内。

所述基础主柱与垂直方向成的坡度范围为0.1-0.2。

所述的基础主柱的倾斜方向与塔腿主材的方向相同。

所述塔腿主材通过2块外贴的钢板和1块内包的角钢与所述角钢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部结构采用预制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在工厂标准温度、湿度下生产、养护,产品质量高,周期缩短。

2、本实用新型采用插入角钢与铁塔连接,主柱为斜柱,基础所受的水平力大大减小,改善了基础受力状态,降低了基础材料量。

3、采用主要结构预制后,避免了大型施工设备运输,降低了运输时间及整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复合锚杆基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预制岩石锚杆基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入角钢与塔腿主材的连接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入角钢与塔腿主材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山区输电线路铁塔半预制岩石锚杆基础设计,本实用新型在山区输电线路中采用半预制岩石锚杆复合基础,该基础上部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承台,下部采用锚杆嵌入岩石中形成一种复合型基础。基础主柱采用斜柱形式,并以插入角钢与铁塔主材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山区输电线路铁塔半预制岩石锚杆基础,包含:岩石地基1,其上穿设有若干锚杆2;预制混凝土基础3,其置于岩石地基1上,该预制混凝土基础3包含承台31及其上的基础主柱32,承台上31包含若干供锚杆2穿过的穿孔,穿出的锚杆2顶端高于承台31上表面,基础主柱32具有倾斜的坡度,基础主柱32顶端包含预制插入的角钢321;上覆土地基4,其设置于岩石地基1上,且所述承台31和锚杆2顶端埋入该上覆土地基4之内。

其中,基础主柱32与垂直方向成的坡度范围为0.1-0.2。

其中,基础主柱32的倾斜方向与塔腿主材5的方向相同。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角钢321预制在主柱32的顶端,在工厂已完成安装。铁塔底部塔腿主材5与该角钢321相连,通过2块外贴的钢板51和1块内包的角钢52连接。

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当基础承受下压力时,通过预制钢筋混凝土承台将压力传递至岩石地基层。当基础承受上拔力时,基础的抗拔承载力由上部混凝土承台和锚杆部分共同组成。同时基础主柱采用斜柱形式,与塔腿主材的方向相同,通过主柱传递至承台的水平力大大降低,改善了基础受力状态,基础材料消耗量减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