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吊箱围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8500发布日期:2019-12-03 19:18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吊箱围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围堰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吊箱围堰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中桥梁工程的承台施工中,经常使用钢吊箱围堰,钢吊箱围堰一般是通过吊箱的侧板和底板上的封底混凝土围水,为承台施工提供无水的施工环境。例如平寨特大桥4#~15#墩位于深水区,风大浪大,墩柱封底混凝土高度2.5m,承台底设100cm厚封底混凝土,每个承台下设4根桩基础,封底混凝土采用钢吊箱围堰施工。

但是在风大浪大的恶劣环境中,钢吊箱受到风浪的扰动时,钢吊箱的侧板会与封底混凝土脱开,从而导致围堰漏水,无法为承台施工提供无水的施工环境,影响工程进度。因此,在风浪比较大的水上进行封底混凝土钢吊箱施工,如何确保钢吊箱下放封底后不渗不漏存在很大技术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钢吊箱围堰结构,其能够确保钢吊箱侧板与封底混凝土紧密贴合且能够防止水渗透入箱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吊箱围堰结构,包括与封底混凝土套设连接的箱体、第一密封件和紧固组件,第一密封件安装在箱体的内壁和封底混凝土之间,紧固组件将箱体和第一密封件固定在封底混凝土的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栓、套筒和分布在套筒外周沿的钢筋,套筒和钢筋锚固在封底混凝土内部,套筒设有内螺纹,螺栓穿过箱体和第一密封件之后与套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固定在箱体的外壁,所述螺栓依次穿过加强部、箱体和第一密封件之后与套筒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强部包括多件型材,多件型材相互组合连接,并呈“井”字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型材为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组件将钢吊箱侧板紧密地固定在封底混凝土侧壁,同时在侧板与封底混凝土侧壁之间增加密封件,依靠紧固组件抵抗外部环境对钢吊箱侧板的扰动,使得密封件能够紧贴在侧板内壁和封底混凝土侧壁,防止水渗入钢吊箱内部,为承台施工提供无水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吊箱与封底混凝土配合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吊箱围堰结构,包括与封底混凝土10套设连接的箱体1、第一密封件2和紧固组件3,第一密封件2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和封底混凝土10之间,紧固组件3将箱体1和第一密封件2固定在封底混凝土10的侧壁。具体地说,建造承台之前需通过钢吊箱围堰结构来提供无水施工环境,先在钢吊箱侧板内部安装第一密封件2,待钢吊箱下沉至设计位置之后,在水下钢吊箱底部浇筑承台封底混凝土,待封底混凝土凝结并且混凝土强度大于抗压设计强度的70%时,抽干钢吊箱内的水,同时通过紧固组件将钢吊箱侧板紧密地固定在封底混凝土侧壁,依靠紧固组件抵抗外部环境对钢吊箱侧板的扰动,使得密封件能够紧贴在侧板内壁和封底混凝土侧壁,防止水渗入钢吊箱内部,为承台施工提供无水施工环境。

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组件3包括螺栓31、套筒32和分布在套筒32外周沿的钢筋33,套筒32和钢筋33锚固在封底混凝土10内部,套筒32设有内螺纹,螺栓31穿过箱体1和第一密封件2之后与套筒3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封底混凝土浇筑之前,先将螺栓31穿过箱体1和第一密封件2之后与套筒32连接,当封底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套筒32和分布在套筒32外周沿的钢筋33即可被锚固在封底混凝土内部,钢筋33可使套筒32与封底混凝土的锚固连接更加牢固。根据钢吊箱侧板与封底混凝土侧壁的密封情况,调整螺栓31的松紧程度。

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部4,所述加强部4固定在箱体1的外壁,所述螺栓31依次穿过加强部4、箱体1和第一密封件2之后与套筒32连接。加强部4用于增强箱体1的刚度,防止因螺栓31在紧固时使钢吊箱侧板受力集中,导致钢吊箱侧板变形,从而造成钢吊箱内部漏水。

所述加强部4包括多件型材,多件型材相互组合连接,并呈“井”字形,有利于增加加强部4对钢吊箱侧板的支撑面积,进一步提高钢吊箱侧板的刚度。

优选的,所述型材为工字钢,进一步使钢吊箱侧板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