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雨水井连通的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5959发布日期:2019-10-09 05:23阅读:1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雨水井连通的化粪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与雨水井连通的化粪池。



背景技术:

化粪池是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的设备。其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层的水化物体,进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给固化物体如粪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时间水解。化粪池指的是将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及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的小型处理构筑物。

公告号为CN20813605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化粪池,包括主体、安装于主体横向两端的端盖和安装于主体内腔的具有通孔的隔板,主体具有由上主体和下主体拼接而成的长条形空腔,上主体和下主体的纵向截面是两腰为曲线的梯形,上主体和下主体均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钢筋层和外混凝土层。这种化粪池是由上下主体装配而成的,并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主体,具有提高抗压的效果;化粪池以配件形式提供,便于运输、组装,也能在个别配件损坏时单独维修更换。

目前,道路两侧的场地坡向两边建筑,雨水井通常设置于道路两侧的建筑散水坡旁,当雨量较大时,雨水井的排水能力不足,造成雨水排放不及时易在散水坡旁积水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雨水井连通,能够提升雨水能力,便于及时排水的化粪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与雨水井连通的化粪池,包括形成空腔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钢筋层和混凝土层,所述主体靠近雨水井的侧壁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形状为L形,所述进水管包括上横管和下竖管,所述上横管和下竖管连通,所述上横管的管口与雨水井连通,所述下竖管的管口插入主体的内部,所述主体的侧壁开设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连通街区排水管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量较小时,路面的雨水通过雨水井下渗入地;当雨水量过大,雨水不能及时下渗时,部分雨水通过与雨水井连通的进水管进入化粪池,化粪池内的污水通过排放管排入街区排水管网。化粪池分别与雨水井和街区排水管网连通,通过两重排水通道,提高了雨水井的排水能力,不易产生因雨水排放不及时而在散水坡旁积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上端面设有安装圈,所述安装圈内嵌套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嵌套于安装圈内,对化粪池上方进行封闭,保证安全的同时使得化粪池内的恶臭不易逸散,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圈内侧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L形,所述安装槽包括竖直的上滑槽和水平的下卡槽,所述盖板外侧壁设有与上滑槽和下卡槽匹配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嵌套于下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块沿着安装槽的上滑槽向下滑动,到达上滑槽与下卡槽的连接处时,将安装块水平朝向下卡槽转动,将安装块嵌套于下卡槽内,通过对安装块的固定将盖板固定,安装方便,提升了盖板的固定性,对化粪池上方进行更好得封闭,保证安全的同时使得化粪池内的恶臭不易逸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设于住宅庭院内的地下,所述主体的尺寸与住宅庭院的尺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受场地限制无条件在户外设置化粪池时,将化粪池主体设于住宅庭院内的地下,并将主体的尺寸与住宅庭院的尺寸对应,结合地形减小化粪池的尺寸,住户粪便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通过排放管排入街区排水管网,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靠近庭院房间外墙面的一侧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沿建筑外墙向上延伸,所述通气管的管口处设有透气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化粪池中的气体通过通气管和透气帽排放出去,能减少恶臭逸散的情况,满足卫生要求。同时,通气管和透气帽的设置使化粪池主体内空气流通,压力稳定,不会形成负压,从而保证排水的通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横管上设有存水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水弯能在进水管处形成水封,减少气体通过进水管进入化粪池主体内而影响化粪池对粪便的处理的情况。同时,也使得化粪池中难闻气体不易通过进水管进入雨水井,从雨水井口逸出,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竖管内壁设有固定内环,所述固定内环的内侧面向下连接有轻质弹簧,所述轻质弹簧下端连接有水平的挡板,所述挡板端面的尺寸小于下竖管横截面的尺寸,所述挡板的端面的尺寸大于固定内环的内圈的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井中的水流经过下竖管时,水流推动挡板向下运动,轻质弹簧拉伸,加大挡板的上端面与固定内环的下端面分离的距离,挡板的侧面与下竖管的内侧壁也存在空腔,形成水流从下竖管向下流动的通道。而当化粪池内的污水逆流时,水流从下往上推动挡板向上运动,轻质弹簧收缩,挡板的上端面与内环的下端面贴合,使水的流动通道被封闭。这样能使污水单向地从雨水井流向化粪池,不易产生化粪池内的污水逆流进雨水井,污水散发的臭气通过雨水井口逸出至地面上的情况,环保卫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设有多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进水管能提高雨水井向化粪池进行排水的能力,不易产生雨水排放不及时导致雨量较大时散水坡旁积水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了进水管与排放管的技术,从而通过两重排水通道,提高了雨水井的排水能力,不易产生雨水排放不及时在散水坡旁积水的情况;

2.采用了安装圈、安装槽、盖板和安装块的技术,从而能够安装方便,提升了盖板的固定性,对化粪池上方进行更好得封闭,保证安全的同时使得化粪池内的恶臭不易逸散;

3.采用了固定内环、轻质弹簧和挡板的技术,从而能够使污水单向地从雨水井流向化粪池,不易产生化粪池内的污水逆流进雨水井,污水散发的臭气通过雨水井口逸出至地面上的情况,环保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主体和进水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钢筋层;12、混凝土层;2、进水管;21、上横管;211、存水弯;22、下竖管;221、固定内环;3、排放管;4、安装圈;41、安装槽;411、上滑槽;412、下卡槽;5、盖板;51、安装块;6、通气管;7、透气帽;8、轻质弹簧;9、挡板;10、雨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与雨水井连通的化粪池,包括形成空腔的主体1,主体1包括钢筋层11和混凝土层12,钢筋层11和混凝土层12由内到外依次设置。主体1靠近雨水井10的侧壁设有进水管2,主体1的侧壁开设有排放管3,排放管3将主体1与街区排水管网连通。当雨水量过大,雨水井10排水能力不足导致雨水不能及时下渗时,部分雨水通过与雨水井10连通的进水管2进入化粪池,化粪池内的污水通过排放管3排入街区排水管网。化粪池分别与雨水井10和街区排水管网连通,通过两重排水通道的配合使用,不易产生暴雨天气下,雨水因排放不及时而在散水坡旁积水的情况。

参照图2,进水管2的形状整体为L形,包括上横管21和下竖管22,上横管21和下竖管22连通。上横管21的管口与雨水井10连通,下竖管22的管口插入主体1的内部。进水管2可设为多根,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2设为两根。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2为耐腐蚀性高和柔软性好的UPVC管,排放管3为结构合理、强度高的UPVC加筋管。

参照图2,上横管21上设有存水弯211,存水弯211能在进水管2内部设置一定高度的水柱,即形成水封,水封能减少气体通过进水管2进入化粪池主体1内的情况,从而不影响化粪池对粪便的处理。同时,存水弯211也使得化粪池中难闻气体不会通过进水管2进入雨水井10,从雨水井10口逸出而污染环境。

参照图3,下竖管22(参见图2)内壁安装有固定内环221,固定内环221的内侧面向下安装有轻质弹簧8,轻质弹簧8下端连接有水平的挡板9。挡板9端面的尺寸小于下竖管22横截面的尺寸,挡板9的端面的尺寸大于固定内环221的内圈的尺寸。当雨量较大时,雨水井10中的部分雨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化粪池主体1内。当水流经过下竖管22时,水流的压力推动挡板9向下运动,轻质弹簧8被拉伸,挡板9的上端面与固定内环221的下端面分离的距离加大,挡板9的侧面与下竖管22的内侧壁存在空腔,形成通道,使得水流从下竖管22顺畅地向下流动。一旦出现化粪池内的污水逆流的情况时,水流从下往上推动挡板9向上运动,轻质弹簧8收缩,挡板9的上端面与内环的下端面贴合,封闭水的流动通道。这样能使污水单向地从雨水井10(参见图2)流向化粪池,不易产生化粪池内的污水逆流进雨水井10并散发臭气逸出至地面上的情况,符合环保卫生的要求。

参照图1,主体1(参见图2)上端面设有安装圈4,安装圈4内侧壁设有L形的安装槽41,安装槽41包括竖直的上滑槽411和水平的下卡槽412,盖板5外侧壁设有与上滑槽411和下卡槽412匹配的安装块51,安装块51嵌套于下卡槽412内。操作人员将安装块51沿着安装槽41的上滑槽411向下滑动,到达上滑槽411与下卡槽412的连接处时,将安装块51水平顺着下卡槽412转动,即可将安装块51嵌套于下卡槽412内,从而固定盖板5。这样安装方便,提升了盖板5的稳定性,盖板5能对化粪池上方进行封闭,安全环保,不易产生化粪池内的恶臭逸散至上方地面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

参照图2,当受场地限制无条件在户外设置化粪池时,将主体1设于住宅庭院内的地下,结合地形减小化粪池主体1的尺寸,使得主体1的尺寸与住宅庭院的尺寸对应,符合实际要求。主体1靠近庭院房间外墙面的一侧设有通气管6,通气管6沿建筑外墙向上延伸,通气管6的管口处设有透气帽7。通气管6的管口高于屋面400-600mm。将化粪池中的气体通过通气管6和透气帽7排放出去,能减少恶臭逸散的情况,满足卫生要求。同时,这样能使化粪池主体1内空气流通,压力稳定,使排水更加通畅。此外,这样不易产生因主体1内负压而破坏存水弯211的水封的情况,安全可靠。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将安装块51沿着上滑槽411向下滑动,到达上滑槽411与下卡槽412的连接处时,将安装块51水平顺着下卡槽412转动,将安装块51嵌套于下卡槽412内,从而固定盖板5。当雨水量过大时,一部分雨水通过雨水井10下渗入地,一部分雨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化粪池。当水流经过下竖管22时,水流的压力推动挡板9向下运动,轻质弹簧8被拉伸,挡板9的上端面与固定内环221的下端面分离的距离加大,挡板9的侧面与下竖管22的内侧壁存在空腔,形成通道,使得水流从下竖管22顺畅地向下流动。化粪池中的气体通过通气管6和透气帽7排放出去。化粪池内的污水通过排放管3排入街区排水管网。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