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漠综合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605发布日期:2019-11-15 21:55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沙漠综合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沙漠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沙漠综合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沙漠化现象已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沙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不仅造成生态系统失衡,而且使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我国西北干旱区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沙尘暴的主要源地之一,给国家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有效治理沙漠和沙化地区,抑制沙漠扩张是当前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沙漠治理主要依靠固定草方格和种植耐旱植物,草方格治理沙漠成本较高,而且劳动量大,难以大面积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沙效果好的沙漠综合治理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沙漠综合治理装置,包括铺浆机构和破浆机构;

所述铺浆机构包括料斗和水平设于料斗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料斗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破浆机构包括机架、滑动杆和钩耙,所述机架与料斗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水平套设于机架上,滑动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推动滑动杆沿其轴向做往复运动;滑动杆上连接有钩耙。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滑动杆相平行的驱动轴以及拉簧,所述驱动轴靠近滑动杆的一端为斜面,滑动杆的端部紧贴驱动轴斜端面的外圆周,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机架、另一端连接滑动杆,当驱动轴转动时可带动滑动杆沿其轴向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轴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伸出于料斗外并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伸出于料斗外并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搅拌轴与驱动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钩耙与滑动杆之间连接有仿地形机构,所述仿地形机构包括第一竖直连杆、第二竖直连杆、第一水平连杆和第二水平连杆,第一水平连杆和第二水平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连杆和第二竖直连杆相铰接并形成四边形结构,该四边形结构对角线上的两铰接点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竖直连杆与机架相固定,所述钩耙固定连接于第二竖直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钩耙为多组且相互紧邻设置,每组钩耙包括至少两排耙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治理效率高,可在沙漠边缘地区大面积实施,而且治理成本低;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易于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沙漠综合治理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沙漠综合治理装置铺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沙漠综合治理装置破浆机构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沙漠综合治理装置仿地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沙漠综合治理装置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2-第一搅拌轴,3-第二搅拌轴,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搅拌叶片,7-出料口,8-闸板,9-机架,10-滑动杆,11-钩耙,12-耙齿,13-驱动轴,14-拉簧,15-皮带,16-皮带轮,17-第一竖直连杆,18-第二竖直连杆,19-第一水平连杆,20-第二水平连杆,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沙漠综合治理装置,包括铺浆机构和破浆机构,其中:

所述铺浆机构包括料斗1和水平设于料斗1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搅拌轴2和第二搅拌轴3,第一搅拌轴2的一端伸出于料斗1外并设有第一齿轮4,第二搅拌轴3的一端伸出于料斗1外并设有第二齿轮5,第一搅拌轴2连接牵引设备的动力输出轴;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相互啮合,以使第一搅拌轴2和第二搅拌轴3能够相向转动,保证浆体能够搅拌均匀;第一搅拌轴2和第二搅拌轴3上均设有螺旋形的搅拌叶片6,料斗1底部设有出料口7,出料口7处设有用于控制开口大小的闸板8;

所述破浆机构包括机架9、滑动杆10和钩耙11,机架9与料斗1的后侧相固定,滑动杆10水平套设于机架9上,滑动杆10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推动滑动杆10沿其轴向做往复运动;滑动杆10上连接有多组钩耙11且钩耙11相互紧邻设置,为保证浆体被分割均匀,每组钩耙11包括两排耙齿1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滑动杆10平行且错位设置的驱动轴13以及拉簧14,驱动轴13靠近滑动杆10的一端为斜面,滑动杆10的端部紧贴驱动轴13斜端面的外圆周,拉簧14的一端连接机架9、另一端连接滑动杆10;当驱动轴13转动时可带动滑动杆10沿其轴向做往复运动;且驱动轴13与第二搅拌轴2通过皮带轮16和皮带15传动连接;

钩耙11与滑动杆10之间还连接有仿地形机构,所述仿地形机构包括第一竖直连杆17、第二竖直连杆18、第一水平连杆19和第二水平连杆20,第一水平连杆19和第二水平连杆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连杆17和第二竖直连杆18相铰接并形成四边形结构,该四边形结构对角线上的两铰接点之间连接有弹簧21,第一竖直连杆17与机架9相固定,钩耙11固定连接于第二竖直连杆18上。正常状态下,弹簧21处于受压状态,以保证耙齿12能够紧贴地表并将浆体顺利分割,遇高低起伏地形时,该仿地形结构能够保证耙齿12将高处和低处的浆体都能够进行分割。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也可以是液压油缸或电动推杆。

本实用新型沙漠综合治理装置的使用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该治理装置连接牵引设备,如拖拉机或其他农用车等。然后向料斗1内按比例加入沙漠黄沙、水泥、石膏粉等原料和水,将第一搅拌轴2连接牵引设备的动力输出轴。在第一搅拌轴2的带动下,第二搅拌轴3与之相向转动,对配浆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待搅拌均匀后,打开闸板8,牵引设备拖动治理装置向前移动,料斗1内浆体由出料口7不断淌出,人工将淌落的浆体摊平以进行铺浆,控制铺浆厚度在3-10cm。

铺浆机构向前移动过程中,其后侧的破浆机构随即开始工作,具体地,第二搅拌轴3通过皮带轮16和皮带15带动驱动轴13转动,驱动轴13转动过程中,其转动的斜端面可推动滑动杆10沿其轴线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进而带动钩耙11做横向往复移动,在治理装置向前移动过程中,钩耙11呈s形向前移动,由于钩耙11由两排耙齿12构成,向前移动过程中可将浆体分割为错落的料块,料块间的沟槽形成植被生长槽。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沙漠治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1)播撒草籽:将适宜在沙漠生长的草本植物的种子播散在沙漠表层;

(2)种植隔离带:在需要治理的沙漠区域的西侧种植乔木隔离带,树种可选择杨树、槐树或红柳;

(3)配置料浆:以沙漠黄沙、水泥、石膏粉、红土、石灰石为原料,加水后搅拌成浆体,浆体固液比为100:25-40;原料配比为(按重量份计):沙漠黄沙60-80份,水泥5-15份,石膏粉5-15份,红土5-10份,石灰石2-5份;

(4)铺浆: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铺浆机构将上述浆体平铺在沙漠表层,并覆盖需要治理的沙漠区域,铺浆厚度控制在3-10cm;

(5)破浆:将上述铺好的浆体用破浆机构进行切割,在沙漠表层形成错落排布、大小为3-10cm的块状或球状料块,料块间的间隙形成植被生长槽。

通过上述方法,可使沙漠治理区域做到料块全覆盖,有效固定黄沙,防止流沙的形成,料块还可降低黄沙中水分的蒸发,涵养水分,表层黄沙中的草籽则可以从植被生长槽中生长出来。由于防止了流沙的形成,生长出的草本植物不会被流沙淹没,而且料块下方黄沙涵养的水分可以进一步保证其正常生长。2-3年后,即可形成较大规模的植被面积,此时在石膏粉、石灰石等的作用下,料块会逐步自然分解,从而增加植被生长面积。经过3-5年的治理,治理区域即可被植被所覆盖,黄沙逐步转变为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