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安装灌浆花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09096发布日期:2019-10-30 00:0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安装灌浆花管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拔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安装灌浆花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现已广泛用于土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地下空间支护,地下水防渗截渗工程。其中地下连续墙接头的施工质量是整个地下工程施工质量好坏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地下工程的整体质量、工程寿命和后期运行费用。

其中,拨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已成为现在国内地下连续墙接头连接的主要工艺。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利用拨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的接头接缝处因为各种原因容易发生缺陷。传统的对接缝缺陷的处理办法是:在槽孔的接缝处通过固定架安装预埋灌浆花管,通过预埋的灌浆花管向接缝处注浆。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费时费力;2、由于孔斜和混凝土浇筑等原因偏差很大,传统方法在接缝处预埋灌浆花管的成功率很低;3、由于预埋灌浆花管的成功率很低,通常是接缝出现缺陷后使用专用钻机钻孔,再安装灌浆花管注浆或采用其他注浆方法,由于钻孔的必然偏差和地下连续墙的薄壁结构,往往成本高,效果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拔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安装灌浆花管的方法,能将灌浆花管精确的预埋在地下连续墙接头缝处,操作简单快速,为后期接缝防渗处理和缺陷修复提供有效保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拔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安装灌浆花管的方法,包括:其水平移动受到约束的灌浆花管与接头管同步下设至一期槽段内;向一期槽段内浇筑一期混凝土前利用花管固定装置将所述灌浆花管的顶部紧固,用于对所述灌浆花管的竖直移动进行约束;待一期混凝土的底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开始起拔接头管,在接头管的上升过程中,所述灌浆花管由于受到水平移动和竖直移动约束而被稳定安装在地下连续墙接头缝处。

优选的,所述灌浆花管与接头管同步下设包括:在接头管起拔架上设置用于下放灌浆花管的通孔;将灌浆花管与接头管紧贴固定。

优选的,将灌浆花管与接头管紧贴固定包括:按照下设顺序在形成接头管的接头管节的管壁上依次开设花管固定孔;绑带穿过所述花管固定孔后绑扎所述灌浆花管,使所述灌浆花管与接头管的管壁紧贴。

优选的,所述绑带对位于底部混凝土范围内的灌浆花管和接头管紧固,对位于底部混凝土上部的灌浆花管和接头管仅约束其水平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绑带具有额定破断力,以便于在起拔接头管时能够使位于底部混凝土范围内的绑带破断。

优选的,所述花管固定孔呈v型孔,由接头管壁两个斜向上或斜向下对称开设的直孔相通后形成;其中,相邻两个所述花管固定孔对称布置。

优选的,还包括:在所述灌浆花管上且位于绑带下方绑扎柔性铅丝,并使所述铅丝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向一期槽段方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花管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接头管起拔架上。

优选的,所述花管固定装置为管状卡箍。

优选的,所述灌浆花管由钢管或硬塑料管制作的多节花管管节连接形成,位于最底端的花管管节采用同材质的底部封头封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本发明的灌浆花管采用传统的花管加工方法制作,并结合拔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孔进行安装,通过本发明可以解决灌浆花管预埋安装的难题,安装简单可行,额外成本不大,相对于钻孔安装等传统处理方法,能节约较大的施工费用,降低后期运营成本和处理难度,提升地下连续墙的精细化施工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拔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安装灌浆花管的方法实施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灌浆花管和接头管下设完成后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灌浆花管管节和接头管管节连接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a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的a放大图(未示出铅丝);

图6是接头管管节的管壁上开设的花管固定孔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灌浆花管;2-接头管;3-铅丝;4-绑带;5-花管固定孔;6-底部封头;7-接头管起拔架;8-花管固定装置;ⅰ-一期槽段;ⅱ-一期混凝土;ⅲ-接头孔;ⅳ-二期槽段;ⅴ-二期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拔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安装灌浆花管的方法,包括:其水平移动受到约束的灌浆花管1与接头管2同步下设至一期槽段ⅰ内;向一期槽段ⅰ内浇筑一期混凝土ⅱ前利用花管固定装置8将灌浆花管1的顶部紧固,用于约束灌浆花管的竖直移动;待一期混凝土ⅱ的底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开始起拔接头管2,在接头管的起拔过程中,灌浆花管1由于受到水平移动和竖直移动的约束而被安装在地下连续墙接头缝处。

本发明在拨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的同时预埋后期灌浆用的灌浆花管,操作简单快速,实现了将灌浆花管精确安装在地下连续墙接头缝处的目的,为接头缝后期可能需要的防渗补强灌浆提供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以在一期混凝土ⅱ和二期混凝土ⅴ的接头处安装灌浆花管进行详细说明,同样的,其余相邻槽段已浇筑的混凝土接头处也可利用本发明实现精确安装灌浆花管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利用拔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的同时安装灌浆花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灌浆花管1和接头管2,并对用于下设和起拔接头管2的接头管起拔架7进行改装。

具体的,灌浆花管1制备如下:本实施例的灌浆花管1由钢管或硬塑料管制作,钢管或硬塑料管的内径根据需要选择,优选50mm左右内径;如图2所示,灌浆花管1由多节花管管节连接形成,相邻花管管节之间采用带内螺纹接头连接,位于最底端的花管管节采用同材质的底部封头6封底。

接头管2制备如下:本实施例的接头管2由多节接头管节连接形成,接头管节采用现有技术材料制作,并且接头管节之间连接采用现有技术通用的卡槽和销轴方式。每节接头管节与花管管节的长度相同,并且按照接头管节依次下设的顺序在接头管节的管壁上钻设花管固定孔5。

具体的,花管固定孔5在每节接头管节上钻设的位置均相同,以便于固定灌浆花管1时对其均匀施力。具体实施时,可以在每节接头管节的端部或者中部管壁的相应位置钻设3-5mm直径的花管固定孔5。如图6所示,花管固定孔5呈v型孔。钻设时,从管壁两处由外向内相向钻设直孔,两个直孔在管壁内相交并连通形成v型的花管固定孔5。为了不影响接头管的起拔,本实施例的花管固定孔5不钻透接头管壁。优选的,形成v型花管固定孔5的两个直孔对称,以便于固定灌浆花管1时对其均匀施力。此外,为了加强对灌浆花管1的固定,如图2所示,相邻的两个花管固定孔5对称布置,一个从管壁外向内斜向上钻设,另一个从管壁外向内斜向下钻设。

接头管起拔架7改装如下:现有的接头管起拔架7上已有用于下放接头管2的通孔,本实施例在现有的接头管起拔架7上设置用于下放灌浆花管1的通孔。并在接头管起拔架7上加装花管固定装置8,其对灌浆花管1固定后用于限制灌浆花管1的上下移动。本实施例的花管固定装置8优选为竖向固定灌浆花管的管状卡箍,其焊接在下放灌浆花管1的通孔附近。

b、完成a步骤的同时,采用现有技术开挖一期槽段ⅰ。

c、一期槽段ⅰ开挖完成后,将接头管起拔架7固定在一期槽段ⅰ的预定位置,制备好的灌浆花管1与接头管2分别经由接头管起拔架7上对应的下放通孔向一期槽段ⅰ内同步下设。

具体的,在逐步下设的过程中,利用花管固定孔5将灌浆花管1紧贴固定在接头管2上,以实现灌浆花管1与接头管2同步下设的目的。将灌浆花管1紧贴固定在接头管2上的方法如下:如图5所示,绑带4穿过花管固定孔5后,利用其分别露出花管固定孔5的两个孔口的两端绕过灌浆花管1后绑扎;由于相邻的两个花管固定孔5对称布置,一个斜向上钻设,另一个斜向下钻设,因此分别穿设在相邻花管固定孔5内的两个相邻绑带4对灌浆花管1是斜向对称固定的(如图2所示),该固定方式使得灌浆花管1被限定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与接头管2紧密接触。

绑扎时,绑带4对即将下设至底部混凝土范围内的灌浆花管1和接头管2紧固,用于约束灌浆花管1相对于接头管2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从而达到同步下设的目的;绑带4对下设至底部混凝土上部的灌浆花管1和接头管2仅约束其水平方向移动,以便于在起拔力的作用下实现灌浆花管1和接头管2在竖直方向的相对移动。

此外,本实施例的绑带4采用现有的具有额定破断力的塑料绑带,以便于竖直向上起拔接头管2时能够使紧固灌浆花管1和接头管2的绑带4破断,解除位于底部混凝土范围内的灌浆花管1和接头管2之间的约束。

对每节灌浆花管1的花管管节绑扎绑带4后,在相应的花管管节上且位于绑带4下方绑扎柔性小号铅丝3,并使铅丝3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向一期槽段ⅰ方向延伸,呈翼展状。

在灌浆花管1与接头管2同步下设完成后,利用花管固定装置8对灌浆花管1的顶部进行固定,用于限制灌浆花管1在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

d、对灌浆花管1的顶部紧固完成后,向一期槽段ⅰ内浇筑一期混凝土ⅱ。

由于铅丝3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向一期槽段ⅰ方向延伸,在一期槽段ⅰ内浇筑一期混凝土ⅱ后便锚入混凝土内,可以加强混凝土对灌浆花管1的锚固。

e、待一期混凝土ⅱ的底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开始起拔接头管2;接头管2起拔后,其在一期混凝土ⅱ内所在的区域形成地下连续墙接头孔ⅲ。

在接头管2起拔过程中,灌浆花管1由于受到约束保持下设的位置不动,从而在接头管2起拔后,灌浆花管1稳妥的预留在地下连续墙接头孔ⅲ的边沿处。

由于是在一期混凝土ⅱ的底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开始起拔接头管2,因此接头管2的起拔过程是一个混凝土从流态到凝固,强度不断上升的过程。在接头管2起拔过程中,灌浆花管1受到其顶部紧固的花管固定装置8对其竖直方向移动的限制,不会随接头管2上升,同时受到来自绑带4对其水平方向移动的约束,从而实现灌浆花管1保持下设位置不动的目的。

具体的,当一期混凝土ⅱ的底部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接头管2在向上的起拔力的作用下开始起拔,灌浆花管1由于受到管状卡箍的限制,不能随接头管2向上移动;而在起拔力的作用下,位于底部混凝土范围内的用于紧固灌浆花管1和接头管2的具有额定破断力的塑料绑带4破断,接头管2摆脱与灌浆花管1的紧固连接而上升。此时,底部混凝土已经凝固,灌浆花管1自身以及铅丝3在已凝固的混凝土的锚固作用下稳定在下设位置不动。随着接头管2的继续上升,因塑料绑带4斜向固定而有较好的导向功能,位于上部流态区域的塑料绑带4被花管接头或锚固灌浆花管1的小号铅丝3挂住拉断的机率很小,从而随接头管2向上移动,继续对灌浆花管1保持水平向约束,使灌浆花管1与接头管2在水平方向的基本位置保持不动。当接头管2完全起拔后,灌浆花管1就稳妥的预留在地下连续墙接头孔ⅲ的边沿处;而随接头管上升的塑料绑带4接近管状卡箍时自然拉断或人工剪断。

f、采用现有技术开挖二期槽段ⅳ。

g、二期槽段ⅳ开挖完成后,向二期槽段ⅳ内浇筑二期混凝土ⅴ。二期混凝土ⅴ浇筑完成后,灌浆花管1便稳妥的安装在一期混凝土ⅱ和二期混凝土ⅴ的接头缝处,即地下连续墙接头缝处。

本实施例是在地下连续墙一期槽段接头管下设过程中,同步下设固定灌浆花管,并在接头管拔管时把灌浆花管保留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接头孔壁的边沿处,从而实现后期防渗补强灌浆的目的。

尽管上述对本发明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