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管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18430发布日期:2019-05-22 01:5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管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排水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水管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城市排水系统也愈加完善。城市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制的情况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厂后,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当城市突降大雨后,由于固体垃圾和淤泥使排水管道的过水面积大大缩小,容易导致雨水从排水井倒灌出路面,从而引发交通堵塞,出行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管道及其施工方法,具有提前作出堵塞预警以及有效缓解排水管道堵塞压力的优点,有利于减少雨水倒灌出路面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排水管道,包括若干段依次连接的排水管道和竖直连通于排水管道上的排水井,在排水管道中嵌隔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的上端部分与排水管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过滤网的下端部分抵接于排水管道的内侧壁上;在排水井内设有与排水管道连通的竖直延伸的滑槽,在滑槽内放置有浮球,浮球与第一过滤网的下端部分之间连接有连接件;所述排水井的端口处盖合有井盖,井盖上竖直穿设有警示杆,警示杆的下端伸入滑槽内并抵接于浮球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嵌隔于排水管道内的第一过滤网能有效滤除水中的固体垃圾,有利于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处理压力。当城市突降大雨后,混在雨水中的固体垃圾和淤泥堵在第一过滤网前,使排水管道的过水面积大大缩小。此时排水管道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并进入滑槽中,浮球在浮力作用下沿滑槽向上滑移,将警示杆顶出井盖外,对地面上的环卫人员进行堵塞提醒。同时浮球通过连接件拉动第一过滤网绕铰接处转动,打开排水管道,使雨水得以快速通过,有效缓解了排水管道的堵塞压力,有利于减少雨水倒灌出路面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滑槽底部向下延伸有内径递减的锥状漏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状漏口的设置使滑槽能够有效放置浮球,从而减少浮球脱出滑槽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缓解地面的排水压力,提高出行的便利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井内水平嵌隔有第二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网能够过滤从路面通过井盖流入至排水井内的积水,以使得进入到排水管道内的水体中存在更少的垃圾,从而有利于缓解第一过滤网的压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有圆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面能够增加第二过滤网的过滤面积,同时被过滤出来的杂物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圆锥面滑入至第二过滤网的边缘位置,有利于减少第二过滤网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过滤网上设置挂钩可以最大程度地勾住被第一过滤网挡住的固体垃圾,有利于减少固体垃圾下落到排水管道的下侧并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的可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石棉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石棉绳具有耐热、耐腐蚀、机械硬度强等特点,采用石棉绳作连接件有利于保证浮球与第一过滤网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在警示杆的上端覆盖有反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环卫人员在夜间也能轻易看到警示杆是否伸出了井盖外,从而得以及早采用相应的措施来预防雨水倒灌。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放出排水井的控制桩,并根据实测地面高程、土质和地下水情况计算出需开挖的排水井深度;

步骤二:用石灰粉放出开挖线,根据计算数据用挖掘机对井室进行开挖,及时测量室底高程;

步骤三:用挖掘机开挖出用于放置排水管道的沟槽;

步骤四:在沟槽底部预设浇筑孔,然后浇筑支撑桩;

步骤五:在井室基底铺设砂石,然后浇筑c20混凝土,在混凝土基础上砌筑井室;

步骤六:预制排水管道并将排水管道吊下至沟槽中,然后将排水管道与排水井连接,往滑槽中放入连有石棉绳的浮球,石棉绳从锥形漏口穿出后绑于第一过滤网的下端部分;

步骤七:井室周围和沟槽采用砂石回填,并用打夯机夯填密实;

步骤八:浇筑井盖座,在井盖座上安装井盖,将警示杆从井盖穿入滑槽中,并使警示杆抵接于浮球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排水管道以及排水井的布局与施工。施工前使用石灰粉放线,有利于减少超挖或挖偏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浇筑孔上浇筑支撑桩,有利于增加支撑桩对排水管道的支撑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嵌隔于排水管道内的第一过滤网,能有效滤除水中的固体垃圾,有利于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处理压力。当城市突降大雨后,排水管道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并进入滑槽中,浮球在浮力作用下沿滑槽向上滑移,将警示杆顶出井盖外,对地面上的环卫人员进行堵塞提醒。同时浮球通过连接件拉动第一过滤网绕铰接处转动,打开排水管道,使雨水得以快速通过,有效缓解了排水管道的堵塞压力,有利于减少雨水倒灌出路面的可能性。

2.通过设置锥状漏口使滑槽能够有效放置浮球,从而减少浮球脱出滑槽的可能性。

3.通过在第一过滤网上设置挂钩,可以最大程度地勾住被第一过滤网挡住的固体垃圾,有利于减少固体垃圾下落到排水管道的下侧并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排水管道与排水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管道;11、第一过滤网;111、挂钩;12、连接件;

2、排水井;21、滑槽;211、浮球;212、锥状漏口;22、第二过滤网;23、井盖;231、排水孔;232、警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排水管道,包括多段依次水平连接的排水管道1,在排水管道1和路面之间设有竖直连通的排水井2。在本实施例中,排水井2设有若干,其沿着排水管道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且排水井2的高度由所处的地势高度决定。

参照图1,在排水管道1中沿长度方向嵌隔有多个第一过滤网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网11与排水井2一一对应。第一过滤网11的上端部分沿着排水管道1的排水方向倾斜,第一过滤网11的上端部分与排水管道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一过滤网11的下端部分抵接于排水管道1的内侧壁上。在第一过滤网11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挂钩111。

参照图1,在排水井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滑槽21。在本实施例中,滑槽21长度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地面,滑槽21的槽腔与排水管道1连通。

参照图1,在滑槽21中放置有可相对于滑槽21上下滑移的浮球211,在滑槽21底部竖直向下延伸有内径递减的锥状漏口212。在本实施例中,锥状漏口212的最小内径小于浮球211的直径。

参照图1,浮球211与第一过滤网11的下端部分之间设有连接件1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2为石棉绳。

参照图1,在排水井2内水平嵌隔有第二过滤网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网22的中部向上隆起形成有圆锥面。

参照图1,排水井2的端口处盖合有井盖23。在本实施例中,在井盖23上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排水孔231。

参照图1,在井盖23上竖直穿设有警示杆232。在本实施例中,警示杆232的轴线平行于排水井2的轴线,警示杆232的下端伸入滑槽21内并抵接于浮球211上。在警示杆232的上端覆盖有用反光漆涂抹形成的反光层。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城市突降大雨后,混在雨水中的固体垃圾和淤泥堵在第一过滤网11前,使排水管道1的过水面积大大缩小。此时排水管道1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并由锥状漏口212进入滑槽21中,浮球211在浮力作用下沿滑槽21向上滑移,将警示杆232顶出井盖23外,对地面上的环卫人员进行堵塞提醒。同时浮球211通过石棉绳拉动第一过滤网11绕铰接处转动,打开排水管道1,使雨水得以快速通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放出排水井2的控制桩,并根据实测地面高程、土质和地下水情况计算出需开挖的排水井2深度;

步骤二:用石灰粉放出开挖线,根据计算数据用挖掘机对井室进行开挖,及时测量室底高程;

步骤三:用挖掘机开挖出用于放置排水管道1的沟槽;

步骤四:在沟槽底部预设浇筑孔,然后浇筑支撑桩;

步骤五:先在井室基底铺设15cm厚的砂石,然后浇筑25cm厚的c20混凝土,在混凝土基础上砌筑井室;

步骤六:预制排水管道1并将排水管道1吊下至沟槽中,然后将排水管道1与排水井2连接,往滑槽21中放入连有石棉绳的浮球211,石棉绳从锥形漏口穿出后绑于第一过滤网11的下端部分;

步骤七:井室周围和沟槽采用砂石回填,并用打夯机夯填密实;

步骤八:浇筑井盖23座,在井盖23座上安装井盖23,将警示杆232从井盖23穿入滑槽21中,并使警示杆232抵接于浮球211上。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嵌隔于排水管道1内的第一过滤网11,能有效滤除水中的固体垃圾,有利于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处理压力。通过设置浮球211随液面升降来对第一过滤网11实现开闭,既有利于自动缓解排水管道1的堵塞压力,减少雨水倒灌出路面的可能性,同时又能通过推动警示杆232来对地面上的环卫人员进行堵塞提醒。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