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砌片石砌筑用定位模具及砌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23475发布日期:2019-07-10 09:4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坡砌片石砌筑用定位模具及砌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基边坡砌片石砌筑用定位模具及砌筑方法。



背景技术:

高铁边坡,有两个作用:一是保护高铁安全,二是美化周边环境。因此,在工程中,对边坡形状、尺寸的施工质量提出了高要求。

在高铁路基边坡的施工中,常规施工工艺流程是:施工放样→人工清坡→凿削或嵌补坡面至平整→码砌预制→回土摊平→边坡防护。其中,多个工序均涉及到边坡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如:施工放样、人工清坡、凿削或嵌补坡面至平整、码砌预制、回土摊平等作业。

然而,在目前的施工中,各工序采取不同的尺寸、形状确定方式,导致作业标准不一致、重复作业多、劳务浪费大等问题。

同时,边坡中有大量的弧形形状,在传统工艺中,对于弧形边坡没有设计专门的治具和工法予以针对性的解决,更容易出现作业效率低、质量保证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砌片石砌筑用定位模具及砌筑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坡砌片石砌筑用定位模具,包括沿施工定位线间隔设置的定位桩板,相邻定位桩板间设有高度可调的柔性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模板和定位桩板间采用榫接。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模板包括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模板采用轻型材料。

一种边坡砌片石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平整边坡地面;

步骤2、在边坡上放出施工定位线;

步骤3、沿施工定位线将定位桩板埋入地面;

步骤4、选取形状与施工定位线线型相应的柔性模板,分别铆接在对应定位桩板间,并根据施工高度调整柔性模板上端面到地面的距离;

步骤5、在安装好的定位模具间浇筑垫层;

步骤6、待垫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根据砌筑高度调整柔性模板上端面到地面的距离;

步骤7、沿柔性模板砌筑砌片石至柔性模板上端面,施工完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模具为轻型材质且采用铆接工艺,人工即可操作,组装快捷、高效。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模具使用,还能作为砌筑高度标尺使用,而且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砌体结构,保证砌筑结构表面平整度,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边坡砌片石砌筑用定位模具,包括沿施工定位线间隔设置的定位桩板1,相邻定位桩板1间设有高度可调的柔性模板2。所述柔性模板2和定位桩板1间采用榫接。所述柔性模板2包括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所述柔性模板2采用轻型材料。

上述定位模具为轻型材质且采用铆接工艺,人工即可操作,组装快捷、高效。不仅能够作为模具使用,还能作为砌筑高度标尺使用,而且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砌体结构,保证砌筑结构表面平整度,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通过以下方法对上述定位模具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使用上述定位模具砌筑边坡砌片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平整边坡地面;

步骤2、在边坡上放出施工定位线;

步骤3、沿施工定位线将定位桩板1埋入地面;

步骤4、选取形状与施工定位线线型相应的柔性模板2,分别铆接在对应定位桩板1间,并根据施工高度调整柔性模板2上端面到地面的距离;

步骤5、在安装好的定位模具间浇筑垫层;

步骤6、待垫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根据砌筑高度调整柔性模板2上端面到地面的距离;

步骤7、沿柔性模板2砌筑砌片石至柔性模板上端面,施工完毕。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砌片石砌筑用定位模具及砌筑方法,包括沿施工定位线间隔设置的定位桩板,相邻定位桩板间设有高度可调的柔性模板。所述柔性模板和定位桩板间采用榫接。所述柔性模板包括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所述柔性模板采用轻型材料。本发明模具为轻型材质且采用铆接工艺,人工即可操作,组装快捷、高效。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模具使用,还能作为砌筑高度标尺使用,而且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砌体结构,保证砌筑结构表面平整度,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郑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5
技术公布日:2019.07.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